一种深孔钻刀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8762发布日期:2019-04-23 23:27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孔钻刀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孔钻刀片。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通常把孔深与孔径之比大于6的孔称为深孔,深孔钻是一款专门用于加工深孔的钻头。深孔钻削时,散热和排屑困难,且因钻杆细长而刚性差,易产生弯曲和振动。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钻头,刀体为合金钢的在钻取长径比等于大于10倍的、能进行稳定加工和批量生产的很少,基本以整体合金钻头为主。可转位的钻头(铲钻)加工部件为一片整体合金刀片,定心不好,加工出来的孔尺寸不稳定。整体合金刀片成本高,一旦崩裂,需要更换新刀片。其余市面上的钻头钻取长径比在5-10倍的以焊接为主,如果刀片损坏需要更换钻体和刀片,加工成本很高。此外目前市面上深孔钻(铲钻)的刀片刃很宽,切削阻力大,加工时机床负载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深孔钻刀片,刀片的切削锋利性与切削刃强度好,并且刀片收到损坏,可直接更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深孔钻刀片,包括刀体和刀头,刀体形状呈上宽下窄、前窄后宽,刀头位于刀体上部;刀头前后两侧设有螺旋槽,上部设置有横刃及主切削刃,侧面设置有副切削刃,刀体上设有螺钉孔。刀片与刀杆配合使用,在刀杆端部开设有与刀片形状相匹配的刀片槽,形状也是呈上宽下窄、前窄后宽,对刀片在周向有很好的限位作用,并通过螺钉将刀片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刀体上部前侧设置有端面切削刃槽及端面切削刃,所述刀体与刀头底部两侧连接位置设置有刃带。刀头的左右两侧面呈圆弧状,刃带呈两段圆弧状的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螺钉孔具有锥度定位面,用于固定的螺钉可以为沉头螺钉,避免凸出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刀头前后两侧设置有向刀体延伸的排削槽。

作为优选,所述刀头的位置不在刀体上中间的位置,而是偏向一侧,这样使得安装后刀头处于钻头中心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主切削刃构成的顶角的角度为110°~150°,所述刀体两侧为定位面,其中一个定位面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为1°~6°,另一个定位面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为5°~20°。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面上下方向的倾斜角度分别为15°,即夹角为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用于加工孔深与孔径之比达到10倍的孔,刀片的切削锋利性与切削刃强度好,在深孔加工时减少阻力,提高切削效率和使用寿命,采用螺丝固定方法,使得装夹简单,硬质深孔钻刀片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替换,较原先的整体合金钻头和焊接刀片钻头更灵活,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面的角度示意图。

图中:1、主刃刀片;1.1、刀体;1.2、刀头;1.3、定位面;1.4、螺钉孔;1.5、横刃;1.6、螺旋槽;1.7、主切削刃;1.8、副切削刃;1.9、端面切削刃槽;1.10、端面切削刃;1.11、刃带;1.12、锥度定位面;1.13、排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深孔钻刀片,包括刀体1.1和刀头1.2,刀体1.1形状呈上宽下窄、前窄后宽,刀头1.2位于刀体1.1上部。刀头1.2前后两侧设有螺旋槽1.6,上部设置有横刃1.5及主切削刃1.7,侧面设置有副切削刃1.8,刀体1.1上设有螺钉孔1.4,螺钉孔1.4具有锥度定位面1.12。刀体1.1上部前侧设置有端面切削刃槽1.9及端面切削刃1.10,刀体1.1与刀头1.2底部两侧连接位置设置有圆弧状的刃带1.11。安装后刀头1.2位于钻头的中心位置。

其中,刀头1.2前后两侧设置有向刀体1.1延伸的排削槽1.13。

结合图3所示,刀体1.1两侧为定位面1.3,其中一个定位面1.3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为1°~6°,另一个定位面1.3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为5°~20°,两个定位面1.3上下方向的夹角可以为30°。此外,主切削刃1.7构成的顶角的角度为110°~1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类似的产品上,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