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自切锚栓螺钉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3519发布日期:2019-08-13 22:58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水泥自切锚栓螺钉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钉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泥自切锚栓螺钉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水泥自切锚栓螺钉成型模具是对水泥自切锚栓螺钉进行大批量加工的生产模具,目前水泥自切锚栓螺钉采用传统的成型模具,设计不合理,结构较为复杂,由于水泥自切锚栓螺钉的特点,在其末端位置带有自切的沟槽,因此模具的对应位置需要设置切割口,目前传统的模具切割口与模具一体成型,切割口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磨损,因为大大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低了水泥自切锚栓螺钉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的水泥自切锚栓螺钉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水泥自切锚栓螺钉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上平面依次设置进料区、成型区及出料区,所述进料区设有导入牙,所述导入牙成对设置,包括第一导入牙及与第一导入牙平行设置的第二导入牙,所述导入牙相邻之间设有第一成型间隙,所述第一导入牙与第二导入牙之间设有第二成型间隙;所述导入牙从进料区向成型区延伸,并在成型区形成机械牙,同时第一成型间隙及第二成型间隙逐渐减小;所述机械牙从成型区延伸并在出料区形成出料牙,所述成型区的一侧设有一组安装通槽,所述安装通槽内配合设置压爪。

所述的水泥自切锚栓螺钉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爪顶部采用锥形面结构,并在顶部形成切口。

所述的水泥自切锚栓螺钉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槽设有3道,且安装通槽与模具本体的端面平行设置。

所述的水泥自切锚栓螺钉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牙在模具本体上平面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的水泥自切锚栓螺钉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牙上设有防滑纹路,且防滑纹路深度依次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成型区的一侧设置一组安装通槽,并在安装通槽内配合设置压爪,使得压爪能够进行拆卸更换,提高了模具整体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螺钉的生产质量。

2)压爪顶部采用锥形面结构,并顶部形成切口,能够完成对螺钉自切口的一次成型,提高了螺钉生产的效率。

3)出料牙在模具本体上平面向下倾斜设置,方便螺钉成型后的出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牙爪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区,101-导入牙,2-成型区,201-机械牙,3-出料区,301-出料牙,4-安装通槽,5-模具本体,6-第一导入牙,7-第二导入牙,8-第二成型间隙,9-第一成型间隙,10-防滑纹路,11-压爪,12-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水泥自切锚栓螺钉成型模具,包括进料区1、导入牙101、成型区2、机械牙201、出料区3、出料牙301、安装通槽4、模具本体5、第一导入牙6、第二导入牙7、第二成型间隙8、第一成型间隙9、防滑纹路10、压爪11及切口12。

模具本体5上平面依次设置进料区1、成型区2及出料区3,进料区1设有导入牙101,导入牙101成对设置,包括第一导入牙6及与第一导入牙6平行设置的第二导入牙7,导入牙101相邻之间设有第一成型间隙9,第一导入牙6与第二导入牙7之间设有第二成型间隙8;导入牙从进料区1向成型区2延伸,第一成型间隙9及第二成型间隙8逐渐减小,并在成型区2形成机械牙201,机械牙201从成型区2延伸并在出料区3形成出料牙301,成型区2的一侧设有一组安装通槽4,安装通槽4内配合设置压爪11,压爪11在工作过程中属于易损件,需要及时进行更换,设置安装通槽4能够方便压爪11的拆装。

压爪11顶部采用锥形面结构,并顶部形成切口12,能够很好的对螺钉进行切槽。

安装通槽4设有3道,且安装通槽4与模具本体5的端面平行设置。

出料牙301在模具本体5上平面向下倾斜设置,方便加工好的螺钉进行出料。

导入牙101上设有防滑纹路10,且防滑纹路10在进料区1依次减小,在螺钉进入进料区1为其增大摩擦力,便于螺钉的成型。

加工过程:模具本体5设有上下两块,且对称设置,将其分别安装到搓床上,启动搓床,未加工的螺钉从模具的导入牙101一侧进入,依次经过模具本体5上平面的进料区1、成型区2及出料区3,完成加工,由于成型区2上设有压爪11,螺钉在经过压爪11时,被切口12切出一道槽口,形成水泥自切锚栓螺钉;由于压爪11配合设置在安装通槽4内,所述压爪11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更换,同时也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