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整形刀具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线束整形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8224发布日期:2019-06-29 02:1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线束整形刀具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线束整形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整形刀具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线束整形模组。



背景技术:

线束整形模组的摇摆机构需要往左、右往复运动,最终回归中间初始状态从而实现将线束理直的功能,市面上的摇摆机构一般通过三个气缸实现往左、往右以及回归中间初始位置的动作及定位,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制造成本的线束整形刀具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线束整形刀具机构,包括刀具支撑座、上刀架、上刀、下刀架滑动连接块、下刀架摇摆块、中间定位柱、上刀气缸、下刀气缸、下刀、左抵压钉、右抵压钉、左弹簧、右弹簧、左弹簧抵压块、右弹簧抵压块、摇摆气缸座以及摇摆气缸,所述刀具支撑座的前上部设有上下走向的上刀架滑轨,所述刀具支撑座的前下部设有上下走向的下刀架滑轨,所述上刀架上下滑动的连接于所述上刀架滑轨上,所述上刀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刀架的前壁的下端,所述下刀架滑动连接块位于所述上刀架的下方,且所述下刀架滑动连接块上下滑动连接于所述下刀架滑轨,所述下刀架摇摆块左右滑动连接于所述下刀架滑动连接块的前壁,所述下刀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刀架摇摆块的前壁的上端且正对所述上刀,所述下刀的上边开设有锯齿状的电线卡槽,所述上刀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刀具支撑座上,用于驱动所述上刀架上下移动,所述下刀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刀具支撑座上,用于驱动所述下刀架滑动连接块上下移动,所述下刀架摇摆块的中部开设右前后走向的摇摆定位孔,所述下刀架摇摆块于所述摇摆定位孔的左内壁往左凹设水平的左弹簧安装孔,所述下刀架摇摆块于所述摇摆定位孔的右内壁往右凹设水平的右弹簧安装孔,所述左弹簧安装孔与所述右弹簧安装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中间定位柱的后端垂直连接于所述下刀架滑动连接块的前端面,所述中间定位柱的前端穿过所述摇摆定位孔,所述摇摆定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中间定位柱的直径,所述左弹簧抵压块固插于所述左弹簧安装孔的左端,所述左弹簧、左抵压钉均置于所述左弹簧安装孔中,所述左弹簧的左端与所述左弹簧抵压块相抵压,所述左抵压钉的右端与所述中间定位柱抵接,所述左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左抵压钉的左端相抵压,所述右弹簧抵压块滑动插设于所述右弹簧安装孔的右端,所述右弹簧、右抵压钉均置于所述右弹簧安装孔中,所述右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右弹簧抵压块相抵压,所述右抵压钉的左端与所述中间定位柱抵接,所述右弹簧的左端与所述右抵压钉的右端相抵压,所述摇摆气缸座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刀架滑动连接块的右壁,所述摇摆气缸座上开设有摇摆气缸安装孔,所述摇摆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摇摆气缸座的右壁,且所述摇摆气缸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摇摆气缸安装孔与所述右弹簧抵压块相接。

所述刀具支撑座包括底板、刀架滑板、两内侧板、刀架气缸座及中间连接块,所述刀架滑板左右走向且竖直而置,所述上刀架滑轨设置于所述刀架滑板的前壁上部,所述下刀架滑轨设置于所述刀架滑板的前壁下部,所述底板的前端与所述刀架滑板的下端垂直相接,两所述内侧板的前端分别与所述刀架滑板的后壁的两侧端垂直相接,所述内侧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刀架滑板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刀架气缸座水平安装于所述刀架滑板及两侧板之上,所述刀架气缸座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上刀气缸安装孔及下刀气缸安装孔,所述上刀气缸安装孔位于所述上刀架的正上方,所述下刀气缸安装孔位于所述刀架滑板的后方,所述刀架滑板的下部正对所述下刀架滑动连接块处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上刀气缸及所述下刀气缸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刀架气缸座上,且所述上刀气缸的输出轴往下穿过所述上刀气缸安装孔与所述上刀架相接,所述下刀气缸的输出轴往下穿过所述下刀气缸安装孔与中间连接块的上端相接,所述中间连接块的下端往前延伸穿过所述连接通孔与下刀架滑动连接块相接。

所述上刀气缸设有上刀气缸调节螺母,所述下刀气缸设有下刀气缸调节螺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线束整形模组包括模组底座、压线机构、后拉机构以及如上所述的线束整形刀具机构,所述刀具支撑座前后滑动连接于所述模组底座上,所述后拉机构安装于所述模组底座上,用于驱动所述刀具支撑座前后移动,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压线块、压线气缸以及压线气缸座,所述压线气缸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压线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压线气缸座上,所述压线气缸的输出轴往下伸出与所述压线块相接,所述压线块位于所述下刀的前上方。

所述后拉机构包括后拉气缸座以及后拉气缸,所述后拉气缸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模组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刀具支撑座的后方,所述后拉气缸座上开设有前后走向的后拉气缸安装孔,所述后拉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后拉气缸座的后壁,且所述后拉气缸的输出端往前穿过伸出所述后拉气缸安装孔与所述刀具支撑座的后端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线束整形刀具机构结合左抵压钉、右抵压钉、左弹簧、右弹簧、左弹簧抵压块、右弹簧抵压块从而实现只需一个摇摆气缸即可使下刀架摇摆块左右往复运动以及自动复位,大大节省制造成本。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束整形模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束整形模组一个角度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束整形模组另一个角度的局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束整形模组的分解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束整形模组的一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线束整形模组100包括模组底座10、压线机构20、后拉机构30以及线束整形刀具机构40。

所述线束整形刀具机构40包括刀具支撑座401、上刀架404、上刀405、下刀架滑动连接块406、下刀架摇摆块407、下刀419、中间定位柱408、上刀气缸409、下刀气缸410、左抵压钉411、右抵压钉412、左弹簧413、右弹簧414、左弹簧抵压块415、右弹簧抵压块416、摇摆气缸座417以及摇摆气缸418。所述刀具支撑座401的前上部设有上下走向的上刀架滑轨40111,所述支撑座401的前下部设有上下走向的下刀架滑轨40112。所述上刀架404上下滑动的连接于所述上刀架滑轨40111上。所述上刀405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刀架404的前壁的下端。所述下刀架滑动连接块406位于所述上刀架404的下方,且所述下刀架滑动连接块406上下滑动连接于所述下刀架滑轨40112。所述下刀架摇摆块407左右滑动连接于所述下刀架滑动连接块406的前壁。所述下刀419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刀架摇摆块407的前壁的上端且正对所述上刀405。所述下刀419的上边开设有锯齿状的电线卡槽4191。所述上刀气缸409固定安装于所述刀具支撑座401上,用于驱动所述上刀架404上下移动。所述下刀气缸410固定安装于所述刀具支撑座401上,用于驱动所述下刀架滑动连接块406上下移动。所述下刀架摇摆块407的中部开设右前后走向的摇摆定位孔4071,所述下刀架摇摆块407于所述摇摆定位孔4071的左内壁往左凹设水平的左弹簧安装孔4072,所述下刀架摇摆块407于所述摇摆定位孔4071的右内壁往右凹设水平的右弹簧安装孔4073,所述左弹簧安装孔4072与所述右弹簧安装孔407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中间定位柱408的后端垂直连接于所述下刀架滑动连接块406的前端面,所述中间定位柱408的前端穿过所述摇摆定位孔4071,所述摇摆定位孔4071的直径大于所述中间定位柱408的直径,所述左弹簧抵压块415固插于所述左弹簧安装孔4072的左端,所述左弹簧413、左抵压钉411均置于所述左弹簧安装孔4072中,所述左弹簧413的左端与所述左弹簧抵压块415相抵压,所述左抵压钉411的右端与所述中间定位柱408抵接。所述左弹簧413的右端与所述左抵压钉411的左端相抵压,所述右弹簧抵压块416左右滑动插设于所述右弹簧安装孔4073的右端,所述右弹簧414、右抵压钉412均置于所述右弹簧安装孔4073中,所述右弹簧414的右端与所述右弹簧抵压块416相抵压,所述右抵压钉412的左端与所述中间定位柱408抵接,所述右弹簧414的左端与所述右抵压钉412的右端相抵压。所述摇摆气缸座417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刀架滑动连接块406的右壁,所述摇摆气缸座417上开设有摇摆气缸安装孔(图未示),所述摇摆气缸418固定安装于所述摇摆气缸座417的右壁,且所述摇摆气缸418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摇摆气缸安装孔与所述右弹簧抵压块415相接。

具体地,所述刀具支撑座401还包括刀架滑板4011、底板4012、两内侧板4013、刀架气缸座4014及中间连接块4015.。所述刀架滑板4011左右走向且竖直而置,所述上刀架滑轨40111设置于所述刀架滑板4011的前壁的上部,所述下刀架滑轨40112设置于所述刀架滑板4011的前壁的下部。所述底板4012的前端与所述刀架滑板4011的下端垂直相接。两所述内侧板4013的前端分别与所述刀架滑板4011的后壁的两侧端垂直相接。所述内侧板4013的上端面与所述刀架滑板4011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刀架气缸座4014水平安装于所述刀架滑板4011及两侧板之上,所述刀架气缸座4014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上刀气缸安装孔(图未示)及下刀气缸安装孔(图未示),所述上刀气缸安装孔位于所述上刀架404的正上方,所述下刀气缸安装孔位于所述刀架滑板4011的后方。所述刀架滑板4011的下部正对所述下刀架滑动连接块406处开设有连接通孔40113。所述上刀气缸409及所述下刀气缸410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刀架气缸座4014上,且所述上刀气缸409的输出轴往下穿过所述上刀气缸安装孔与所述上刀架404相接。所述下刀气缸410的输出轴往下穿过所述下刀气缸安装孔与所述中间连接块4015的上端相接,所述中间连接块4015的下端往前延伸穿过所述连接通孔40113与所述下刀架滑动连接块406相接。

较佳者,所述上刀气缸409设有上刀气缸调节螺母4091,所述下刀气缸410设有下刀气缸调节螺母4101。

所述刀具支撑座401前后滑动连接于所述模组底座10上。所述后拉机构30安装于所述模组底座10上,用于驱动所述刀具支撑座401前后移动。所述压线机构20包括压线块21、压线气缸22以及压线气缸座23。所述压线气缸座23固定安装于所述模组底座10上,所述压线气缸22固定安装于所述压线气缸座23上,所述压线气缸22的输出轴往下伸出与所述压线块21相接,所述压线块21位于所述下刀419的前上方。

具体地,所述后拉机构30包括后拉气缸座31以及后拉气缸32。所述后拉气缸座31固定连接于所述模组底座10上且位于所述刀具支撑座401的后方,所述后拉气缸座31上开设有前后走向的后拉气缸安装孔311。所述后拉气缸32固定安装于所述后拉气缸座31的后壁,且所述后拉气缸32的输出端往前穿过伸出所述后拉气缸安装孔31与所述刀具支撑座401的后端相接。

本实用新型线束整形刀具机构40工作时,下刀架摇摆块407处于初始位置时,如图5所示,中间定位柱408的中轴线与摇摆定位孔4071的中轴线重叠,当摇摆气缸418往左进给推送时,右弹簧414被压缩,左弹簧413状态不变,当摇摆气缸418往右拉进给时,左弹簧413被压缩,左弹簧414恢复初始状态,当摇摆气缸418关闭回归初始状态时,在左弹簧413和右弹簧414的作用下,最终下刀架摇摆块407回归初始位置,从实现将线束理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线束整形刀具机构结合左抵压钉、右抵压钉、左弹簧、右弹簧、左弹簧抵压块、右弹簧抵压块从而实现只需一个摇摆气缸即可使下刀架摇摆块左右往复运动以及自动复位,大大节省制造成本。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施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