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温器杯体过孔和装配片同步冲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3751发布日期:2019-08-09 21:5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限温器杯体过孔和装配片同步冲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零配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温器杯体过孔和装配片同步冲切机构。



背景技术:

用于电饭锅温度感应的磁钢限温器结构附图1所示,包括一个限温器外杯a1、一个限温器内杯a2,限温器外杯a1和限温器内杯a2的底部均需要冲压出供拉钩X穿过的过孔a11,且在限温器外杯a1的底部还要冲切出供限温器内杯a2的插脚穿过的过孔a12,然后还要在限温器外杯a1的侧壁冲切出与电饭锅底座装配用的装配片a13,其中,磁钢限温器的装配结构和限温器外杯a1的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对于过孔a11和a12的冲切,由于都在同一平面上,可以一次完成冲切,但是,由于装配片a13位于限温器外杯a1的侧壁上,与过孔a11和a12并不能同步冲切,目前都是分成两步冲切,工序复杂,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限温器杯体过孔和装配片同步冲切机构,可以同步完成限温器杯体底部过孔和侧壁装配片的冲切,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温器杯体过孔和装配片同步冲切机构,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底面和下模座的顶面分别设有上冲模和下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冲模的两侧设有侧边冲模座,所述侧边冲模座上设有横置的侧冲模,所述侧冲模与所述侧边冲模座活动轴承连接,所述侧冲模的两端伸出于所述侧边冲模座的两侧端面,所述侧冲模的指向所述下冲模的一端的侧壁设有弹簧固定点,所述弹簧固定点与回位弹簧连接,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侧边冲模座固定,所述侧冲模远离所述下冲模的一端的端面为倾斜面,所述上模座的底面设有向所述倾斜面悬伸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倾斜面适配的驱动倾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限温器杯体过孔和装配片同步冲切机构工作时,只需将待冲切的限温器杯体放置在下冲模上,启动上模座下压,上冲模下压完成限温器杯体底部过孔的冲切,同时上模座下压同步带动驱动杆下压,驱动杆的底面的驱动倾斜面与侧冲模的倾斜面接触,从而驱动侧冲模向下冲模的限温器杯体的侧边运动,由侧冲模指向下冲模的一端完成对限温器杯体侧壁装配片的冲切,也就是通过上模座的一个下压动作即可同步完成限温器杯体底部过孔和侧壁装配片的冲切,减少了生产工序,极大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冲切完成后,上模座上升,上冲模开始远离下冲模,而驱动杆随之上行,解除对侧冲模的倾斜面的驱动,侧冲模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此时可以将冲切好的成限温器杯体从下冲模中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还设有若干矩形阵列设置的导向柱,以使上模座的上行和下行运动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磁钢限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磁钢限温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限温器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限温器杯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4,本实用新型的限温器杯体过孔和装配片同步冲切机构,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模座1的底面和下模座2的顶面分别设有上冲模11和下冲模21,下冲模21的两侧设有侧边冲模座3,侧边冲模座3上设有横置的侧冲模31,侧冲模31与侧边冲模座3活动轴承连接,侧冲模31的两端伸出于侧边冲模座3的两侧端面,侧冲模31的指向下冲模21的一端的侧壁设有弹簧固定点310,弹簧固定点310与回位弹簧4连接,回位弹簧4的另一端与侧边冲模座3固定,侧冲模31远离下冲模21的一端的端面为倾斜面311,上模座1的底面设有向倾斜面悬伸的驱动杆12,驱动杆12的底面设有与倾斜面311适配的驱动倾斜面121。

本实用新型的限温器杯体过孔和装配片同步冲切机构工作时,只需将待冲切的限温器杯体a1放置在下冲模21上,启动上模座1下压,上冲模11下压完成限温器杯体a1底部过孔a11和过孔a12的冲切,同时上模座1下压同步带动驱动杆12下压,驱动杆12的底面的驱动倾斜面121与侧冲模31的倾斜面311接触,从而驱动侧冲模31向下冲模21的限温器杯体a1的侧边运动,由侧冲模31指向下冲模21的一端完成对限温器杯体a1侧壁装配片a13的冲切,也就是通过上模座1的一个下压动作即可同步完成限温器杯体a1底部过孔a11和过孔a12和侧壁装配片a13的冲切,减少了生产工序,极大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冲切完成后,上模座1上升,上冲模11开始远离下冲模21,而驱动杆12随之上行,解除对侧冲模31的倾斜面311的驱动,侧冲模31在回位弹簧4的作用下回位,此时可以将冲切好的成限温器杯体a1从下冲模21中取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模座1和下模座2之间还设有矩形阵列设置的导向柱5,以使上模座1的上行和下行运动更加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