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刚性车床主轴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3868发布日期:2019-08-07 01:0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刚性车床主轴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轴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刚性车床主轴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需求量逐年增长,对于铝轮毂的用量需求也随之增加,这就对轮毂加工设备的刀纹稳定性,中心孔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轴箱是决定一台车床加工精度的重要部分,合理化的主轴箱能够保证车床精度,刀纹分布均匀,表面光洁度良好。

现有技术中的主轴箱中的轴承孔一般采用铸件加工,这样轴承孔易于出现砂眼,料松等缺陷,主轴轴承在装配后,车床使用一段时间会出现轴承轴向微小移动。另外,主轴箱前后轴承的同轴度是主轴高速旋转径向精度的重要保证,现有技术中的主轴箱一般采用前后轴承孔直接加工完成,这样同轴度不易保证,会出现较大的超差现象。结果,直接影响到轮毂加工时刀纹的均匀性,表面光洁度的等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刚性车床主轴箱装置,用于解决提高主轴箱的配合以及工作性能技术问题,从而提高车床的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刚性车床主轴箱装置,包括主轴、主轴箱、前轴承、后轴承以及套筒配合组件;主轴的前端与前轴承配合安装,主轴的后端与后轴承配合安装;主轴箱与前轴承、后轴承之间通过所述套筒配合组件匹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配合组件包括前端盖、第一前隔套、套筒和后端盖;套筒安装在所述的主轴箱与前轴承、后轴承之间;套筒的前端内侧与所述的主轴、前轴承外端之间安装所述的第一前隔套;套筒的前端外部与主轴之间安装所述的前端盖,套筒的后端外部与主轴之间安装所述的后端盖。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配合组件包括第二前隔套,第二前隔套安装在所述前轴承的内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前隔套的内端设置与主轴连接的锁紧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配合组件包括后隔套,后隔套安装在所述后轴承的内端。

进一步的,所述后隔套与第二前隔套之间通过大隔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隔套的内端设置与主轴连接的锁紧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后端盖与所述的套筒、主轴箱之间安装有涨套。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箱的X向采用多颗高强度螺钉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箱上呈米字型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箱主体与加强筋的厚度比例为0.8。

实用新型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实用新型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套筒式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主轴箱采用铸造轴承孔产生的弊端。明显增强了机床工作可靠性,提高了加工精度。

2、套筒结构经过热处理工艺后,能够保证轴承外环接触面与套筒内环接触良好;套筒固定采用涨套结构,能够保证在主轴高速运转过程中保证良好的同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轴箱内部筋布置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轴箱的X向侧视示意图;

图中:1、前端盖;2、主轴;3、第一前隔套;4、套筒;5、前轴承;6、第二前隔套;7、锁紧螺母;8、主轴箱;9、大隔套;10、后隔套;11、后轴承;12、涨套;13、后端盖;14、螺钉;1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技术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3所示,一种高刚性车床主轴箱装置,包括主轴2、主轴箱8、前轴承5、后轴承11以及套筒配合组件。主轴2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前轴承5和后轴承11匹配安装,主轴箱8与前轴承5和后轴承11之间通过所述套筒配合组件匹配连接。

套筒配合组件包括前端盖1、第一前隔套3、套筒4、第二前隔套6、锁紧螺母7、大隔套9、后隔套10、涨套12以及后端盖13。所套筒4安装在所述的主轴箱8与前轴承5和后轴承11之间;套筒4的前端内侧与所述的主轴2、前轴承5外端之间安装所述的第一前隔套3,并用螺钉拧紧固定;套筒4的前端外部与主轴2之间安装所述的前端盖1。所述前轴承5的内端与主轴2之间安装所述的第二前隔套6,第二前隔套6的内端设置与主轴2连接的锁紧螺母7。

所述后轴承11的内端安装所述的后隔套10,后隔套10的内端设置与主轴2连接的锁紧螺母7。所述的前轴承5内端与后轴承11内端之间通过所述的大隔套9连接固定,且大隔套9位于套筒4的内侧;大隔套9的前端内侧与所述第二前隔套6匹配,大隔套9的后端内侧与所述后隔套10匹配。所述后轴承11的外端与主轴2之间安装所述的后端盖13(迷宫环),后端盖13与所述的套筒4、主轴箱8之间安装所述的涨套12,保证整个套筒4与主轴箱8紧密连接。

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主轴箱8的X向受到切削力更大,所以在其沿X向采用多颗M20高强度螺钉14固定。为了保证主轴箱8在各个方向受力均匀,主轴箱上米字型设有加强筋15,主轴箱8的主体厚度为30cm,加强筋15的壁厚为24cm,主体与筋的厚度比例为合理值0.8。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