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硬质合金挤压铰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4864发布日期:2019-08-09 22:05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硬质合金挤压铰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硬质合金挤压铰刀。



背景技术:

铰刀是零部件孔精密加工最常见的刀具之一,一般具有4~8个刀齿,用以切除已经粗加工或半精加工的孔表面薄层,以进一步提高被加工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而该表面薄层一般可以达到0.10~0.25mm。

铰刀结构包括:切削部分、校准部分、颈部和柄部。当铰刀被加工成不同的刀齿数时,在切削部分中的每个刀齿磨制切削锥а及后角β,形成的切削刃用来对被加工孔进行切削加工。校准部分的每个刀齿留圆柱刃带b,用以对被加工孔进行挤压校准,从而保证被加工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颈部用来连接校准部分和柄部,形成空刀,增加铰刀的铰削工作长度。柄部一般采用直柄、莫氏锥柄,用于铰刀的装夹,以保证铰刀的安装精度。

铰刀的加工方式主要是切削,同时辅以挤压和校准,因此铰削精度一般只能达到H6~H9级,粗糙度只能达到Ra0.2~0.4μm。当被加工孔精度高于H6级,或粗糙度值低于Ra0.2μm时,现有的铰刀就很难满足使用要求了。

因此一种新型的高精度铰刀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铰刀对于加工精度较高的加工孔而言,不能较好的进行加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硬质合金挤压铰刀,解决加工孔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硬质合金挤压铰刀,包括依次连接并位于同一轴线上的切削部分、校准部分、颈部和柄部,切削部分为四方锥体,切削部分的锥面上设置有若干圆锥刃带,圆锥刃带的直径随校准部分到切削部分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的设置更有利于对切削部分进行保护,防止在挤压的过程中发生断裂,更便于加工使用。

校准部分为长方体,校准部分的侧边上设置有圆柱刃带,圆柱刃带与圆锥刃带的轴线位于同于直线上,并且圆柱刃带的直径与圆锥刃带在切削部分和校准部分的连接处的直径相同;

颈部和柄部的直径小于圆柱刃带的直径,柄部上设置有插销孔,柄部通过插销孔与机床连接;

铰刀使用时,通过切削部分上的圆锥刃带对孔表面进行挤压加工,校准部分进行挤光和校准,加工完成后,柄部通过插销孔与机床分离,并穿过加工孔。

进一步的,本结构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圆锥刃带的引导使铰刀进入被铰削孔并对孔进行挤压加工,在切削部分进行挤压加工后,再通过其上的校准部分的圆柱刃带进一步对被加工孔进行挤光和校准,从而保证被加工孔更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本装置没有设计传统的切削刀齿,而是靠圆锥刃带进行挤压加工,靠校准部分的圆柱刃带对被加工孔进行进一步的挤压和校准。

因此,本装置的加工方式不是切削加工,而是挤压加工。通过挤压铰刀对被加工孔进行挤压加工,被加工孔精度可以达到H4级,粗糙度值可以达到Ra0.05μm。

同时,由于现有的铰刀柄部一般采用直柄、莫氏锥柄,铰刀安装后不方便拆卸,被加工孔铰削后,铰刀只能从已铰削孔中返回,因此铰刀刀齿可能对已铰削孔造成伤害,从而降低铰削精度和被铰削孔表面质量。

而本装置的柄部通过插销孔与机床连接,在加工完毕后,通过插销将机床和柄部分离,此时,切削部分、校准部分、颈部和柄部穿过加工孔,不进行原路返回,因此不会对已铰削孔的侧面造成损伤,进一步的保证了铰削精度和被铰削孔表面质量。

优选的,一种新型硬质合金挤压铰刀,圆柱刃带与圆锥刃带位于同一直线上,圆锥刃带位于切削部分的棱边上。圆柱刃带与圆锥刃带位于同一直线上,在使用时,能进一步的防止铰刀断裂,更便于长期使用。

优选的,一种新型硬质合金挤压铰刀,圆锥刃带的宽度为圆柱刃带宽度的两倍。圆锥刃带的宽度较宽,更有利于对待加工孔进行挤压加工,进一步的提高被加工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具体的,一种新型硬质合金挤压铰刀,校准部分沿其轴线所在直线的两端为正方形。挤压加工时可铰刀旋转,也可工件旋转,均不会影响对加工孔的挤压加工和校准,更便于长期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硬质合金挤压铰刀,本装置通过挤压铰刀对被加工孔进行挤压加工,被加工孔精度可以达到H4级,粗糙度值可以达到Ra0.05μm,能有效的提高加工质量和精度,更便于长期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硬质合金挤压铰刀,本装置的柄部为带插销的快换结构,柄部与机床能分离,挤压铰刀柄部可以很方便地从被加工孔中穿过并抽出,有效的避免了挤压铰刀对已加工孔的伤害;

3、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硬质合金挤压铰刀,本装置的切削部分、校准部分为四方结构,这样的设置不仅强度好,有足够的冷却和润滑空间,并且为被加工孔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校准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切削部分,2-校准部分,3-颈部,4-柄部,5-插销孔,6-圆锥刃带,7-圆柱刃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硬质合金挤压铰刀,包括依次连接并位于同一轴线上的切削部分1、校准部分2、颈部3和柄部4,切削部分1为四方锥体,切削部分1的锥面上设置有若干圆锥刃带6,圆锥刃带6的直径随校准部分2到切削部分1的方向逐渐减小;

校准部分2为长方体,校准部分2的侧边上设置有圆柱刃带7,圆柱刃带7与圆锥刃带6的轴线位于同于直线上,并且圆柱刃带7的直径与圆锥刃带6在切削部分1和校准部分2的连接处的直径相同;

颈部3和柄部4的直径小于圆柱刃带7的直径,柄部4上设置有插销孔5,柄部4通过插销孔5与机床连接;

铰刀使用时,通过切削部分1上的圆锥刃带6对孔表面进行挤压加工,校准部分2进行挤光和校准,加工完成后,柄部4通过插销孔5与机床分离,并穿过加工孔。

实施例2

一种新型硬质合金挤压铰刀,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圆柱刃带7与圆锥刃带6位于同一直线上。圆锥刃带6的宽度为圆柱刃带7宽度的两倍。校准部分2沿其轴线所在直线的两端为正方形。

实施例3

本装置铰刀的切削部分1为四方锥体,在四方锥体上留较宽的圆锥刃带6,靠圆锥刃带6引导铰刀进入被铰削孔并对孔进行挤压加工。同时,校准部分2为四方结构,在挤压铰刀四方磨削加工时保留圆柱刃带7,用以进一步对被加工孔进行挤压和校准,从而保证被加工孔更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为了保持已挤压加工后孔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不受伤害,柄部4为带插销5的快换结构,当铰刀对孔进行挤压加工后,铰刀校准部分2不从被加工孔中返回,而是拔除插销5,将铰刀脱离机床安装部分,挤压铰刀柄部4从被加工孔中穿过并抽出,避免了挤压铰刀对已加工孔的伤害。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