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再制造激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4041发布日期:2019-08-16 21:2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再制造激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技术领域中的修复与再制造领域。具体来讲是优化集成平台化安装的激光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修复与再制造技术的发展,一种用于移动修复的技术应运而生。更加方便大型机器上不便拆卸的零部件磨损或破损后的现场修复。

以往,我们是把激光发生器,水冷机,送粉机,控制器等直接运输到修复现场,然后在客户现场进行组装调试,调试好后再进行修复工作。这样安装调试时间很长,耽误客户生产时间,满足不了快速修复的需求。另外,由于长途运输,途中颠簸,激光器因振动导致损害;此外,由于运输过程中意外碰撞产生更大的振动,也会导致水冷机等损害。从而影响修复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移动运输的,大大缩短安装调试时间,满足快速修复需求的一种可移动再制造激光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移动再制造激光系统,包括安装平台及固定在安装平台上的送粉机、冷干机、稳压电源、水冷机、激光发生器、机器人控制器以及分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为隔振平台,包括底托、隔振带、框架、起吊环和木板,所述隔振带和框架依次固定在所述底托上;所述木板固定在所述框架上;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若干定位角件,通过所述定位角件将所述木板在平面上划分为多个分离的设备第一放置处;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若干连接螺母,通过所述连接螺母在所述木板平面的第一放置处外形成设备第二放置处;所述起吊环固定在所述底托、框架及木板其中之一、之二或三个上;所述设备第一放置处包括第一放置区、第二放置区及第三放置区,所述设备第二放置处包括第四放置区及第五放置区;所述送粉机和冷干机固定在所述第一放置区,所述水冷机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区,所述激光发生器和机器人控制柜放置在所述第三放置区,所述稳压电源放置在所述第四放置区,所述分电箱放置在第五放置区。

所述第一放置区与第三放置区位于所述木板一侧,所述第二放置区位于所述木板并一侧;所述第五放置区位于第一放置区和第二放置区之间;所述第四放置区与所述第二放置区位于木板的同侧且并排设置。

在所述木板上还设置有捆带固定座,所述捆带固定座位于所述第一放置区的两侧用于固定所述送粉机和冷干机,所述捆带固定座位于所述第二放置区的两侧用于固定所述水冷机,所述捆带固定座位于所述第三放置区的两侧用于固定所述激光发生器和机器人控制柜。

所述第一放置区、第二放置区及第三放置区均由四个成矩形分布的定位角件围合而成。

所述框架为木框架,由木构件通过连接角件连接成一个整体。

所述起吊环部分固定在底托上,部分固定在框架上。

所述连接螺母为四爪螺母。

本实用新型激光系统,由分电箱提供稳压器,水冷机,机器人控制柜,单桶送粉机和冷干机的动力电源,由稳压器给激光器提供动力电源。

由机器人控制柜控制机器人的动作;激光器的功率输出大小;单桶送粉机的送粉的启动与关停;水冷机的启动与停止;冷却气体的开与关。这些控制都可以实现可编程控制。

机器人按预先编制的程序,完成整套动作,实现零部件的修复再制造工作。在熔覆过程中,激光器的功率,送粉量,水冷量,冷却气体都是预先编制在程序里,按程序顺序执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具有移动隔振、运输防撞功能。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力的保证了现场施工,让执行机械加工头快速投入熔覆工作。

具有激光发生、功率大小0-3000W的调节功能。具有水冷却调节功能。具有气冷却功能。具有送粉、送粉量调节功能。

本实用新型隔振平台,把核心部件在平台上预先进行集成,方便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有保护功能,到达现场后,通电即可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具有隔振功能,适应消除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振动。

具有定位功能。

具有提供捆带固定的功能。

具有提供金属螺钉锁紧固定的功能。

具有高强度,可承受1.5吨压力的功能。

具有方便起吊,叉车搬运功能。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力的保证了现场施工,让执行机械加工头快速投入熔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振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图2的C-C剖面图;

图5是图4的I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的D-D剖面图;

图7是图6的II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3的E-E剖面图;

图9是图8的III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木板;2.定位角件;3、起吊环;4、蒙皮;5、底托;6、捆带固定座;7、连接螺母;8、隔振带;9、连接角件;10、方木;11、紧固件;12、框架;13、第一放置区;14、第二放置区;15、第三放置区;16、第四放置区;17、第五放置区;18、送粉机;19、冷干机;20、稳压电源;21、水冷机;22、激光发生器;23、机器人控制器;24、分电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装置做详细说明。

如1图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再制造激光系统,包括隔振平台以及送粉机18、冷干机10、稳压电源20、水冷机21、激光发生器22、机器人控制器23以及分电箱24。

隔振平台的结构如图2-9所示,由底托3、隔振带8、框架12、定位角件2、捆带固定座6、连接螺母7、起吊环3和木板1八部分构成。

木板1,提供激光系统各个组成模块装配位置的平台。

定位角件2,可准确定位激光系统各个组成模块在平台上的位置。

起吊环3,隔振平台运输前后,上、下方便行车装卸。

蒙皮4,可更好的保护木板四周,不易被外力破坏。

底托5,增加隔振平台的强度,方便叉车搬运,有利平台延长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寿命。

捆带固定座6,方便激光系统各个组成模块在运输前,通过捆带固定在锁紧座上,保证途中不易晃动。

连接螺母7,可采用四爪螺母,方便给激光系统各个组成模块螺钉固定,装卸方便,重复使用,寿命长,更好的保护木板,不被破坏。

隔振带8,采用珍珠棉,作用是吸振,在激光系统运输过程中,途中颠簸,振动,被隔处,从而保护了各个组成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隔振平台的外形尺寸为1802*1440*466mm。底托5起到支撑作用,主要由80*80*5mm的方管构成,底托5上预留起吊孔和液压叉车插入空间。珍珠棉由截面80*50mm的白色珍珠棉构成隔振带8,装配时通过螺栓把珍珠棉预压到30mm高,压缩量是20mm,保证了托台的刚度。框架12主要由截面80*60mm的杉木构成,通过连接角件9构成一体,再通过螺栓与底托5和珍珠棉连接成一体。木板1主要由40mm厚的杉木构成,通过螺栓与底托5固定在一起,木板1上设计有四爪螺母7和定位角件2,通过四爪螺母7和定位角件2在木板1上形成多个设备放置区,可供产品固定用。整个平台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足以承受1.5吨重力。

在本实施中,设备放置区分别为:用于放置送粉机和冷干机的第一放置区13、用于放置水冷机的第二放置区14、放置激光发生器和机器人控制柜的第三放置区15、用于放置稳压电源的第四放置区16及用于放置分电箱第五放置区17。

第一放置区13、第二放置区14、第三放置区15、第四放置区16及第五放置区17,在平面上的分布如图1所示。第一放置区13和第三放置区15在长度方向的一侧,第二放置区14和第四放置区16在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第五放置区17居中设置。在宽度方向上,第一放置区13和第二放置区14在同一侧,第三放置区15和第四放置区16在同一侧。

图7所示,通过M12的螺钉把珍珠棉和底托及框架连成一体,然后通过紧固螺母给珍珠棉预压力,提高隔振平台的刚度。

图9所示,通过连接角件9把方木10连接成一体框架,连接角件是100*100*3mm的钣金,通过自攻螺钉把角件固定在方木上,牢固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