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框体激光冲击强化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4037发布日期:2019-08-16 21:24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发动机框体激光冲击强化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框体激光冲击强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框体激光冲击强化夹具。



背景技术:

激光冲击强化技术是利用强激光束产生的等离子冲击波,提高金属材料的抗疲劳、耐磨损和抗腐蚀能力的一种高新技术。与普通的金属材料表面强化手段相比,如冷挤压、喷完等技术,它具有非接触、无热影响区、可控性强以及强化效果显著等突出优点。

激光冲击强化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可以对指定区域的零件进行可控性强化。为了提高航空发动机框体激光冲击强化的加工效率,目前需要一种对航空发动机框体有精准定位且以便拆装的专用夹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框体激光冲击强化夹具,能够有效夹持框体在现有的激光冲击强化设备上进行激光冲击强化。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航空发动机框体激光冲击强化夹具,用于夹持航空发动机的框体,包括标准定位板,所述标准定位板的底面活动接有载物结构,所述载物结构包括承物板,所述承物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标准定位板所在平面,所述承物板的前表面设有平行夹持部分和垂直夹持部分,所述平行夹持部分对抵接在承物板前表面中部的框体施加平行于承物板的夹紧力,所述垂直夹持部分对框体前表面施加朝向承物板的夹紧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行夹持部分包括若干个定位块,各定位块分别连接在承物板前表面的四周,至少四个相对的定位块上设有夹紧螺栓,所述夹紧螺栓的轴线方向均指向承物板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垂直夹持部分包括设置在承物板两端的压盖,所述压盖相对于承物板呈向前方凸出的拱形,所述压盖上设有压紧螺栓,所述压紧螺栓的轴线方向朝向承物板的前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物板为长方框形,其两条长边上相对的两个定位块上均设有安装结构,所述压盖的两端设有能够分别固接在两个安装结构上的装配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物结构包括活动定位件、与承物板联动的定位方板,所述定位方板设置在标准定位板底面并能在标准定位板底面平移,所述活动定位件将定位方板定位在标准定位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准定位板的底面矩形阵列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活动定位件为可与各定位孔螺接的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连接定位方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物结构包括加强肋板、承物臂,所述承物臂垂直连接定位方板并向下延伸后与承物板连成一体,所述加强肋板呈三角形并连接承物臂和定位方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准定位板的顶部设有可连接机械手的操作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物结构的材质为铝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平行夹持部分和垂直夹持部分可以有效、方便的夹持框体以快捷的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加工,另外,载物结构活动接在标准定位板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搭载的框体进行位置的调整,更加方便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承物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航空发动机框体激光冲击强化夹具,用于夹持并未图示的航空发动机的框体,包括标准定位板1,标准定位板1的底面活动接有载物结构。

所述的载物结构包括承物板2,承物板2呈竖向布置,其直接或者间接连接在标准定位板1上,该承物板2所在的平面垂直标准定位板1所在平面。承物板2的前表面为承托并夹持固定发动机框架的表面,框架在加工时抵接在该前表面的中部位置。在承物板2上设有平行夹持部分和垂直夹持部分,平行夹持部分对抵接在承物板2前表面中部的框体施加平行于承物板2的夹紧力,这种夹紧力如图中所示包括沿x轴方向的对向夹紧力以及沿y轴方向的对向夹紧力;而垂直夹持部分对框体前表面施加朝向承物板2的z轴方向夹紧力。由于框体在三维坐标上都被夹紧,因此容易进行下一步的强化工作。

载物结构活动接在标准定位板1上,可以相对标准定位板1进行移动,以对搭载在承物板2上的框架进行位置的调整、定位,方便强化操作加工。

进一步优选的,同时参考图2,平行夹持部分包括若干个定位块3,各定位块3分别连接在承物板2前表面的四周。至少四个相对的定位块3上设有夹紧螺栓6,夹紧螺栓6的轴线方向均指向承物板2的中部。通过旋转操作,夹紧螺栓6的运动方向为指向框体或者远离框体,其用于对框体的边缘施加朝向框体中部的夹紧力。如图2中所示,每一接有夹紧螺栓6的定位块的对向侧均有另一个定位块与之对应,这一对定位块与相应的夹紧螺栓提供了框体的沿x方向或者沿y方向的夹紧力。

进一步优选的,垂直夹持部分包括设置在承物板2两端的压盖5,压盖5相对于承物板2呈向前方凸出的拱形,凸出部分形成的腔体可以用于置入框体的边缘,压盖5在拱形较低的两个端部与承物板2固定。在压盖5的表面设有压紧螺栓4,压紧螺栓4的轴线方向朝向承物板2的前表面,即沿z轴方向。用户通过操作压紧螺栓4可以使其沿z轴方向移动,对框体施加z轴的作用力。

上述使用压紧螺栓4和夹紧螺栓6在进行框体的夹紧固定都非常方便。

进一步优选的,承物板2为长方框形,具有两条短边和两条长边,每条长边和每条短边均设有上述的定位块3。其两条长边上相对的两个定位块3上均设有安装结构,压盖5的两端设有能够分别固接在两个安装结构上的装配部。所述的安装结构为螺栓孔11,装配部是与该螺栓孔孔径匹配的通孔12,并未图示的螺栓可以通过孔、螺栓孔将压盖5锁定在定位块3上。为此,压盖5的位置其实是可以移动的,其不仅仅能够位于承物板2的端部,而且还可以移动到承物板2的中部以及在中部与端部之间的某一固定的位置,从而能够根据需要在不同的位置对框体施加朝向承物板2的垂直作用力。

进一步优选的,载物结构包括活动定位件、与承物板2联动的定位方板7,定位方板7设置在标准定位板1底面并能在标准定位板1底面平移,活动定位件将定位方板7定位在标准定位板1上。定位方板7能够带动承物板2的平移,在需要移动调整时,松开活动定位件,而需要固定定位时,利用活动定位件将定位方板7紧固在标准定位板1的预定位置中。

进一步优选的,标准定位板1的底面矩形阵列设置有定位孔8,相邻定位孔8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且为设定值。活动定位件为可与各定位孔8螺接的并未图示的定位螺栓,定位螺栓连接定位方板7。定位螺栓连接在不同的定位孔8代表定位方板7移动到不同的位置而对框体进行定位。

上述标准定位板1与定位方板7的协同定位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框体的定位精度。

进一步优选的,载物结构包括加强肋板9、承物臂10,承物臂10垂直连接定位方板7并向下延伸后与承物板2连成一体,加强肋板9呈三角形并通过螺栓连接承物臂10和定位方板7。

进一步优选的,标准定位板1的顶部设有可连接机械手的操作部11,机械手控制操作部11而带动整体夹具旋转,用以对框体不同表面进行强化加工。

进一步优选的,载物结构的材质为铝材,即满足了夹具需要的刚度,也保证了夹具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中的强化夹具,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冲击强化质量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