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冲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3743发布日期:2019-08-10 00:09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冲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全自动冲压机。



背景技术:

冲压机主要用于钣金材料的冲孔、压模、折边等工作。传统的冲压机都是一个冲压头和一个传送带,传送带将钣料移动到冲压头的底部,冲压头下冲完成冲压工作,此时,传送带停止移动钣料,所以,该种冲压机的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效率较高的全自动冲压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冲压机,包括冲压机本体,所述冲压机本体旁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辊轴、传动轮、一号电机及传送带,所述传动轮同轴固定连接在辊轴的一端,传动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梯形齿牙,在梯形齿牙转动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号正极磁片和一号负极磁片,所述传送带的内侧壁上设有拨片,在拨片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一号负极磁片配合的二号正极磁片和用于与一号正极磁片配合的二号负极磁片,所述传送带通过一号电机传动;

所述冲压机本体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移动冲压头,所述传送装置设有多个,多个传送装置间隔均匀分布,并且均与工作台垂直设置,在传送装置与工作台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辊筒上的钣输送到工作台上的移料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料装置包括左夹板、右夹板及气缸组件,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分布在辊轴传动方向的两端,所述气缸组件设有两组,主要由x轴气缸和y轴气缸构成,所述x轴气缸连接在夹板上,所述y轴气缸连接在工作台上,其活塞杆与夹板固定连接,辊轴上的钣料移动到工作台位置后,两x轴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夹住钣料,y轴气缸的活塞杆收缩将钣料和夹板移动到工作台上设置的模具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压头通过走位装置控制在工作台上滑动,所述走位装置包括传感器、二号电机、钢丝绳及制动机构,所述传感器连接在模具的一侧,所述二号电机连接在工作台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冲压头的底部设有滑块,工作台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块在滑台上滑动,在工作台相对二号电机的另一端设置有从动轮,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钢丝绳传动,所述钢丝绳与冲压头固定连接,所述制动机构与工作台固定连接,钢丝绳从制动机构中穿过,所述传感器与二号电机通讯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制动机构包括结构大小相同的第一轴刹和第二轴刹,所述第一轴刹包括空心壳体、一号弹簧、楔形块、底板及调节板,所述底板连接在壳体的一端,所述楔形块设置在壳体内,且楔形块的楔形面朝向壳体相对底板的另一端,所述壳体内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楔形块配合的斜面,所述一号弹簧设置在底板与楔形块之间,其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楔形块固定连接,所述楔形块上开设有供钢丝绳穿过的通孔,楔形块的相对两侧设置有均与通孔相通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设有可滚动的轴杆,所述调节板设置在楔形块相对一号弹簧的另一侧,调节板相对楔形块的一侧设有斜面;

所述壳体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位于调节板的底部,在调节板与电磁铁之间设置有二号弹簧,当电磁铁通电时,吸引调节板向下移动,同时推动楔形块朝向底板方向移动,二号弹簧和一号弹簧处于弹性压变状态,当电磁铁断电时,二号弹簧推动调节板向上移动,同时一号弹簧推动楔形块背向底板方向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用于与钢丝绳上缝隙配合的防滑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机械臂和吸盘,所述吸盘连接在机械臂的一端,所述机械臂相对吸盘的另一端连接在钢丝绳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片与二号磁片之间设有铁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润油装置,所述润油装置包括上油机构,所述上油机构包括转盘、联杆、海绵及弧形弹性柱,所述转盘通过轴承与工作台转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弹性柱的底端固定在转盘的上端面,其顶端与联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固定在联杆相对弧形弹性柱的另一端,海绵通过联杆的转动间歇搭接在钢丝绳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润油装置还包括添油机构,所述添油机构包括托油盘、三号弹簧、顶盘、油桶、滴油板及隔板,所述三号弹簧、滴油板、隔板及顶盘均设置在油桶内,所述顶盘的底部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连接在托油盘的顶部,所述三号弹簧设置在托油盘与顶盘之间,三号弹簧的顶部连接在顶盘的下端面,其底部连接在拖油盘的上端面,所述隔板设置在顶盘的上,所述隔板上开设有漏孔,所述顶盘上设有用于与漏孔配合的封块,所述滴油板悬置在顶盘的上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海绵由evc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多个传送装置均可以用于传递钣料,将钣料移动到工作台位置后,再通过移料装置将辊轴上的钣料移动到工具台上,冲压头在工作台上来回的移动,冲压头在移动和下冲的过程中,其他组的传动装置将钣料放置到模具内,节省加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皮带与辊轴是通过拨片上的磁片与传动轮上的磁片配合完成传动,相比传统的齿轮传动成本低,且不会产生摩擦制造噪音,使用寿命也较长,维护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全自动冲压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全自动冲压机中传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全自动冲压机中轴刹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全自动冲压机中上油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全自动冲压机中添油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1、冲压头;2、工作台;3、辊轴;4、传动轮;41、齿牙;42、一号正极磁片;43、一号负极磁片;5、传送带;51、拨片;52、二号正极磁片;53、二号负极磁片;6、移料装置;7、壳体;8、一号弹簧;9、楔形块;10、底板;11、调节板;12、托油盘、13、三号弹簧;14、顶盘;15、油桶;16、滴油板;17、隔板;18、抽板;19、钢丝绳;20、海绵;21、联杆;22、弧形弹性柱;23、转盘;24、轴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全自动冲压机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全自动冲压机,包括冲压机本体,冲压机本体旁设置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辊轴3、传动轮4、一号电机及传送带5,传动轮4同轴固定连接在辊轴3的一端,传动轮4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梯形齿牙41,在梯形齿牙41转动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号正极磁片42和一号负极磁片43,传送带5的内侧壁上设有拨片51,在拨片51移动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一号负极磁片43配合的二号正极磁片52和用于与一号正极磁片42配合的二号负极磁片53,传送带5通过一号电机传动;冲压机本体包括工作台2和设置在工作台2上的移动冲压头1,传送装置设有多个,多个传送装置间隔均匀分布,并且均与工作台2垂直设置,在传送装置与工作台2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辊筒上的钣输送到工作台2上的移料装置6。

多个传送装置均可以用于传递钣料,将钣料移动到工作台2位置后,再通过移料装置6将辊轴3上的钣料移动到工具台上,电机带动皮带轮转动,使所以辊轴3都随着皮带一起转动,将冲压头1在工作台2上来回的移动,冲压头1在移动和下冲的过程中,其他组的传动装置将钣料放置到模具内,节省加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皮带与辊轴3是通过拨片51上的磁片与传动轮4上的磁片配合完成传动,相比传统的齿轮传动成本低,且不会产生摩擦制造噪音,使用寿命也较长,维护成本也较低。

移料装置6包括左夹板、右夹板及气缸组件,左夹板和右夹板分布在辊轴3传动方向的两端,气缸组件设有两组,主要由x轴气缸和y轴气缸构成,x轴气缸连接在夹板上,y轴气缸连接在工作台2上,其活塞杆与夹板固定连接,辊轴3上的钣料移动到工作台2位置后,两x轴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夹住钣料,y轴气缸的活塞杆收缩将钣料和夹板移动到工作台2上设置的模具内。移料装置6的设置一方面用于将辊轴3上的钣料放置到模具内,另一方面用于精准定位,因为,辊轴3传递的钣料容易歪斜,冲压时易错位,该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不良品的出现。

冲压头1通过走位装置控制在工作台2上滑动,走位装置包括传感器、二号电机、钢丝绳19及制动机构,传感器连接在模具的一侧,二号电机连接在工作台2长度方向的一端,冲压头1的底部设有滑块,工作台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台,滑块在滑台上滑动,在工作台2相对二号电机的另一端设置有从动轮,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钢丝绳19传动,钢丝绳19与冲压头1固定连接,制动机构与工作台2固定连接,钢丝绳19从制动机构中穿过,传感器与二号电机通讯连接。

二号电机带动钢丝绳19移动,冲压头1是连接在钢丝绳19上随其一起移动,钢丝绳19相比传统的丝杆传动抗震能力较强,使用寿命较长;相比皮带传动,耐磨抗老化及不会发生形变,二号电机选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配合钢丝绳19和精准的传动,传感器用于感应模具内是否有钣料,当感应到模具内有钣料后,将信号传递给二号电机,二号电机控制冲压头1移动到有钣料的模具上方完成冲压工作,有效的较少传递及等待冲压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制动机构包括结构大小相同的第一轴刹和第二轴刹,第一轴刹包括空心壳体7、一号弹簧8、楔形块9、底板10及调节板11,底板10连接在壳体7的一端,楔形块9设置在壳体7内,且楔形块9的楔形面朝向壳体7相对底板10的另一端,壳体7内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楔形块9配合的斜面,一号弹簧8设置在底板10与楔形块9之间,其一端与底板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楔形块9固定连接,楔形块9上开设有供钢丝绳19穿过的通孔,楔形块9的相对两侧设置有均与通孔相通的放置孔,放置孔内设有可滚动的轴杆24,调节板11设置在楔形块9相对一号弹簧8的另一侧,调节板11相对楔形块9的一侧设有斜面;壳体7固定在工作台2上,工作台2上连接有电磁铁,电磁铁位于调节板11的底部,在调节板11与电磁铁之间设置有二号弹簧,当电磁铁通电时,吸引调节板11向下移动,同时推动楔形块9朝向底板10方向移动,二号弹簧和一号弹簧8处于弹性压变状态,当电磁铁断电时,二号弹簧推动调节板11向上移动,同时一号弹簧8推动楔形块9背向底板10方向移动。

轴刹的设置用于限定钢丝绳19防止冲压头1冲压时产生的晃动影响冲压精度,第一轴刹与第二轴刹均是单向限定,并且方向相反,钢丝绳19在移动的时候,楔形块9与钢丝产生摩擦力带动楔形块9朝向底板10方向移动,一号弹簧8受到楔形块9的挤压产生弹性压变,但钢丝绳19停止移动时,一号弹簧8恢复形变,将楔形块9朝背向底板10方向移动,放置孔内的轴杆24与壳体7内壁上的斜面配合夹紧通孔内的钢丝绳19,使钢丝绳19无法反向移动,当钢丝绳19需要移动的时候,电磁铁通电将调节板11向下移动,调节板11下移的过程中推动楔形块9朝向底板10方向移动,使钢丝绳19摆脱轴杆24的限定,此时,钢丝绳19可以正常的随二号电机的转动而移动,结构简单,可以自动化便捷操作,成本也较低。

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用于与钢丝绳19上缝隙配合的防滑纹。防滑纹用于增加与钢丝绳19的摩擦力,避免钢丝绳19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发生相对滑动,钢丝绳19是由多跟钢丝缠绕形成,任意相邻两钢丝之间会有缝隙,防滑纹与钢丝绳19之间的缝隙相配合,防滑效果更好。

工作台2上设有卸料装置,卸料装置包括机械臂和吸盘,吸盘连接在机械臂的一端,机械臂相对吸盘的另一端连接在钢丝绳19上。卸料装置用于将模具内的成本取出,冲压头1在上升时,机械臂将吸盘移动到模具位置,吸盘是与抽气泵连接,与钣料接触后产生吸力,从而将板料从模具内带出,移动装置是连接在钢丝绳19上,可以在工作台2绳水平往复移动,所以,工作台2上只需要设置一个卸料装置即可,降低成本。

拨片51与二号磁片(二号正极磁片52和二号负极磁片53)之间设有铁片。铁片放置在二号磁片与拨片51之间可以有效的提高磁片的磁力,使拨片51能够更好的促进传动轮4转动。

工作台2上设有润油装置,润油装置包括上油机构和添油机构,上油机构包括转盘23、联杆21、由evc材料制成的海绵20及弧形弹性柱22,转盘23通过轴承与工作台2转动固定连接,弧形弹性柱22的底端固定在转盘23的上端面,其顶端与联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海绵20固定在联杆21相对弧形弹性柱22的另一端,海绵20通过联杆21的转动间歇搭接在钢丝绳19上。添油机构包括托油盘12、三号弹簧13、顶盘14、油桶15、滴油板16及隔板17,三号弹簧13、滴油板16、隔板17及顶盘14均设置在油桶15内,顶盘14的底部设有立柱,立柱的底部连接在托油盘12的顶部,三号弹簧13设置在托油盘12与顶盘14之间,三号弹簧13的顶部连接在顶盘14的下端面,其底部连接在拖油盘的上端面,隔板17设置在顶盘14的上,隔板17上开设有漏孔,顶盘14上设有用于与漏孔配合的封块,滴油板16悬置在顶盘14的上方。

转盘23可以360°旋转,需要给钢丝绳19上油防锈润滑时,转动转盘23,使连接有耐磨吸油海绵20搭接在钢丝绳19上,此时弧形弹性柱22发生弹性形变使海绵20更紧密的连接在钢丝绳19上,因为,海绵20的吸油量是有饱和度,需要间歇性的给海绵20添油,此时将联杆21转动,使海绵20放置在托油盘12中,托油盘12受力下移拉动顶盘14一起运动,顶盘14上的封块与隔板17上的漏孔分离,隔板17上的润滑油从漏孔留下滴落到拖油盘中给海绵20添油,三号弹簧13的设置是用于在海绵20移出拖油盘时,使顶盘14上移封住隔板17,滴油板16的设置是用于控制每次给海绵20的添油量,滴油板16上开设有微孔,油液从微孔中滴落,滴油板16的底部设有抽板18,抽板18的一端延伸出油箱外,通过抽板18遮住微孔的数量控制滴油速度,调节给海绵20添油量,还用于在冲压机停止工作时,遮住全部微孔,使润滑油也停止滴落,减少润滑油的浪费。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