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转刀及退刀功能之弹簧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9791发布日期:2019-09-21 01:3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具有转刀及退刀功能之弹簧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创作是有关弹簧加工之弹簧成型机,尤指一种能达成在弹簧成型过程中,使其转刀及退刀功能顺畅、减少弹簧反复加工所须时间、并去除退刀卡死故障之功效。



背景技术:

传统弹簧成型机于生产弹簧时,具有以下两点缺失:

1.一把刀具围绕轴芯360度转动,刀具是跟着轴芯同步转动(单式传动),不能独立转动,只能朝轴芯一个方向去折角、绕线,容易干涉,灵活度不够,在弹簧加工成型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加工死角,导致加工难度加大,往往需要经由二次加工才能制成所须要规格之弹簧,故其生产效率低且良率差。

2.当在折一些尺寸比较短角度的弹簧时,容易出现刀具无法退回、卡死,难以将刀具拉回之技术困境。缘此,传统弹簧成型机之设计实有其缺点,此为本案创作人极欲解决之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创作之目的,在提供一种转刀及退刀功能顺畅、减少弹簧反复加工所须时间、并去除退刀卡死故障之弹簧成型机,以有效解决传统弹簧成型机在折一些尺寸较短角度的弹簧时,容易出现刀具无法退回、卡死,难以将刀具拉回之技术困境。

为达上述之目的,其技术手段在于:通过本创作旋转鸟座机构后方分别独立设置的内圆转芯传动机构和外圆转刀传动机构,使旋转鸟座机构上两个圆盘内外各360转动,分别为内圆转芯传动机构上的转芯过桥齿轮带动旋转鸟座机构的转芯齿轮转动,外圆转刀传动机构的外圆转刀传动齿轮带动旋转鸟座机构的外圆转刀齿轮转动,从而使内圆转芯传动机构带动轴芯转动,有效达到加工灵活度大,无死角,无需经由二次加工才能制成所须要规格之弹簧,可大幅节省反复加工的时间。

再者,通过本创作旋转鸟座机构的滑座组件上可与摇摆组件和刀具组件传递一可呈杠杆式翻转的退刀勾子运动,在退刀勾子向下摆动时,可拉动摇摆组件产生向上翻转,进而带动刀具组件向上运动,以形成退刀动作,达到整个退刀过程快速顺畅。退刀勾子向上摆动时,其使摇摆组件向下翻转,进而带动刀具组件向下运动,以形成刀具内扣动作,有效改善传统刀具无法退回或退刀不流畅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旋转鸟座机构与外部机台的装配关是图;

图2为图1中隐藏面板后的另一角度装配关是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旋转鸟座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旋转鸟座机构的局部爆炸图;

图6为图5中摇摆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刀具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旋转鸟座机构的运动关是图;

图9为图8中旋转鸟座机构的进一步运动关是图;

图10为双传动转芯分离机构的爆炸图;

图11为双传动转芯分离机构隐藏面板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双传动转芯分离机构隐藏面板后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13为双传动转芯分离机构的另一角度爆炸图;

附图中标记为:100、旋转鸟座机构,10、滑座组件,11、固定滑座,111、半圆形底板,112、第一支撑臂,113、第一滑槽,114、第二滑槽,115、摇摆轴安装孔,116、勾子槽,12、摇摆轴,13、勾子压簧,14、第一牵引螺钉,20、刀具组件,21、滑块,211、第二基板,212、第二支撑臂,213、第三滑槽,214、刀具轴孔,215、第二螺钉,216、凸轮面,22、刀具座,221、第三基板,222、第三支撑臂,223、转动部,224、顶柱孔,226、转动孔,227、刀具安装槽,23、压盖,24、第二牵引螺钉,25、刀具轴,26、刀具,27、退刀弹簧,28、顶柱,30、摇摆组件,31、摇摆座,311、第一板,312、第二板,313、凸轮块,314、摇摆轴孔,315、轴承孔,316、滚轮槽,317、退刀轴孔,318、第二挡块,32、轴承轴,33、滚轮,34、退刀勾子,341、退刀轴,40、旋转组件,41、轴芯固定座,411、连接块,43、轴芯,45、压盖,50、滑块拉簧,200、传动机构,210、圆形推杆,300、面板,310、面板轴承,500、第一基板,501、第一安装孔,502、第二安装孔,503、第三安装孔,525、转刀圆盘,527、转芯固定座,528、外圆转刀齿轮,529、转芯齿轮,700、内圆转芯传动机构,701、第一伺服电机,704、转芯传动齿轮,708、转芯过桥齿轮,800、转芯定位机构,5、外圆转刀传动机构,51、第二伺服电机,54、皮带,56、外圆转刀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方便了解本创作之内容,及所能达成之功效,兹配合图式列举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至图3,一旋转鸟座机构100可通过一面板轴承310装配在外部机台的面板300上,面板300上装配设有一传动机构200,传动机构200上设有一用于套装在旋转鸟座机构100外部的圆形推杆210。

请参考图3至图5,旋转鸟座机构100包括一可绕面板轴承310的中心轴线呈360度旋转的旋转组件40,旋转组件40前端端部上固定有一与其同中心轴线设置的滑座组件10,滑座组件10上连接设有刀具组件20和摇摆组件30,摇摆组件30与滑座组件10呈同轴转动连接,刀具组件20可沿滑座组件10垂直方向往复运动,刀具组件20与滑座组件10之间连接有一沿垂直方向设置的滑块拉簧50。

摇摆组件30上转动连接有一可呈杠杆式翻转的退刀勾子34,退刀勾子34的翘起端被圆形推杆210箍住并抵靠其内壁,并限制其向外的翻转角度,退刀勾子34远离圆形推杆210内壁摆动时,其拉动摇摆组件30产生向上翻转,进而带动刀具组件20向上运动,以形成退刀动作。

滑座组件10尚包括固定滑座11、摇摆轴12、勾子压簧13和第一牵引螺钉14。固定滑座11包括一半圆形底板111,半圆形底板111一侧的板面上形成有两个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臂112,两支撑臂112之间依次形成有均朝向半圆形底板111板面凹陷的长条形的第一滑槽113和第二滑槽114,第一滑槽113和第二滑槽114的两端贯通至外部,两第一支撑臂112的相对且侧壁上分别形成一摇摆轴安装孔115。第一牵引螺钉14沿半圆形底板111的中心轴线方向固定连接,滑块拉簧50的一端可与第一牵引螺钉14套接。半圆形底板111的外壁且对应第二滑槽114的位置处形成有一勾子槽116,勾子压簧13可在勾子槽116内被施压并伸缩变形。

摇摆组件30包括摇摆座31、轴承轴32、滚轮33、退刀轴341及退刀勾子34,滚轮33可同轴套接在轴承轴32的外壁上,退刀勾子34可同轴套接在退刀轴341的外壁上,轴承轴32与退刀轴341与摇摆座31枢接。

请参考图5与图6,摇摆座31呈L状,其包括相互垂直一体相连的第一板311和第二板312,第一板311可嵌入至固定滑座11的第二滑槽114内;第一板311的一侧板面上与第二板312对应的位置处向外凸出形成一凸轮块313;第二板312的中部形成有一沿第一板311的方向延伸并贯通的滚轮槽316,第二板312的侧壁上形成有与滚轮槽316贯通的轴承孔315,轴承轴32同时穿过轴承孔315和滚轮33可将滚轮33连接在滚轮槽316内;第一板311靠近下端的侧壁上形成有一贯通设置的摇摆轴孔314,摇摆轴12同时穿过固定滑座11的摇摆轴安装孔115和摇摆座31的摇摆轴孔314,可将摇摆座31铰接在固定滑座11的两个第一支撑臂112之间。

第一板311靠近第二板312一端的侧壁上形成有一贯通设置的退刀轴孔317,退刀轴341可与退刀轴孔317同轴相接、以将退刀勾子34与摇摆座31转动连接,第一板311靠近底端的外壁上且与凸轮块313相反方向形成有一凸起的第二挡块318。

请参考图5与图7,刀具组件20包括滑块21、刀具座22、压盖23、第二牵引螺钉24、刀具轴25、刀具26、退刀压簧27和顶柱28。滑块21包括可嵌入至固定滑座11的第一滑槽113内并沿其做往复运动的第二基板211,第二基板211一侧的板面上向外凸出形成有两个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臂212,两个第二支撑臂212之间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至外部的第三滑槽213,每个第二支撑臂212的板面上均形成有一刀具轴孔214和第二螺钉孔215,两个刀具轴孔214和两个第二螺钉孔215同轴设置且均贯穿至第三滑槽213内,刀具轴25可同时穿过两个刀具轴孔214,每个第二螺钉孔215可从第二支撑臂212的外部插入一第二牵引螺钉24,滑块拉簧50的另一端可与第二牵引螺钉24套接;第二基板211的背向靠近其上方的转角处形成有一呈圆弧状的凸轮面216。

刀具座22包括一长方形与滑块21的第二基板211平行设置的第三基板221,第三基板221朝向第二基板211一侧的板面上凸出形成一转动部223,另一相对的板面上形成有两个对称设置的L状第三支撑臂222,两个第三支撑臂222之间形成有一用于嵌入刀具26的刀具安装槽227;第三基板221靠近上端的板面上形成有贯通的顶柱孔224,第三基板221靠近下端的板面上形成有一用于插入退刀压簧27一端的限位腔,退刀压簧27的另一端可抵靠在滑块21的第三滑槽213的槽底壁上;转动部223上形成有一贯穿其两端的转动孔226,刀具轴25同时穿过滑块21的刀具轴孔214和刀具座22的转动孔226,可将刀具座22的转动部223连接在滑块21的第三滑槽213内;压盖23固定在第三支撑臂222的端部上,以将刀具26锁固在刀具安装槽227的外壁。

请参考图5,旋转组件40包括中心轴线设置的轴芯固定座41、轴芯43和压盖45;轴芯固定座41呈圆柱状,其前端形成有一呈弧形的连接块411,固定滑座11可与连接块411同轴连接;固定滑座11与连接块411同轴连接并紧贴在其外部的环形侧壁上,压盖45呈弧状,其与轴芯固定座41固定连接的同时可与固定滑座11合拢呈一圆环状。

请同时参考图2、图3、图4、图6、图7、图8与图9,实际运行时,传动机构200上的圆形推杆210沿直线运动撞击摇摆座31上的凸轮块313使其绕退刀轴孔317产生向前翻转,进而可使滚轮33撞击滑块21上的凸轮面216,从而带动滑块21下压以使刀具26接近轴芯43,到运行到一定距离时接近顶柱28,撞击顶柱28从而带动刀具26形成向轴芯43里面扣的动作;圆形推杆210沿反向退回来时,会与退刀勾子34的端部相互撞击并使其形成向下转动,进而退刀勾子34则拉动摇摆座31绕退刀轴孔317向后方翻转,此时第二挡块318则撞击滑块21的底部外壁,从而对滑块21产生一个向上的力,来向上推动滑块21,从而带动刀具26向上运动并远离轴芯43,从而实现退刀的动作原理。

请参考图10、图11、图7与图5,一双传动转芯分离机构包括一第一基板500,第一基板500的前方板面中心设有前述旋转鸟座机构100,第一基板500的后方板面上还设有一轴芯定位机构800、内圆转芯传动机构700和外圆转刀传动机构5。旋转鸟座机构100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刀圆盘525、转芯固定座527、外圆转刀齿轮528和转芯齿轮529;以上组件与摇摆组件30、轴芯43、以及轴芯固定座41同轴设置。转芯齿轮529转动时可带动轴芯固定座41同时转动,外圆转刀齿轮528可带动转刀圆盘525转动,转芯固定座527与第一基板500固定连接。

请参考图10和图11,内圆转芯传动机构700包括第一伺服电机701和转芯过桥齿轮708。第一伺服电机701驱动转芯传动齿轮704转动,转芯传动齿轮704与转芯过桥齿轮708啮合传动并带动其转动,转芯过桥齿轮708与旋转鸟座机构100的转芯齿轮529啮合传动并带动其转动,转芯齿轮529转动带动转芯固定座527同时转动。

复请参考图10和图11,外圆转刀传动机构5包括第二伺服电机51、皮带54和外圆转刀传动齿轮56。第二伺服电机51透过皮带54的传动以带动外圆转刀传动齿轮56转动,并与旋转鸟座机构100的外圆转刀齿轮528啮合传动,并带动外圆转刀齿轮528与转刀圆盘525同时转动。前述皮带54亦可透过一齿轮达到啮合转动之效果。

请参考图10至图13,转芯定位机构800、内圆转芯传动机构700与外圆转刀传动机构5可被嵌置在第一基板500固定连接,第一基板500本体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501、第二安装孔502和第三安装孔503,第三安装孔503形成在第一基板500的中心处,第一安装孔501和第二安装孔502靠近第三安装孔503设置。

旋转鸟座机构100的转芯固定座527从第一基板500的前方板面嵌置安装在第三安装孔503内、以使旋转鸟座机构100与第一基板500固定连接,转芯定位机构800从第一基板500的后方板面嵌置安装在第三安装孔503内、以使转芯定位机构800与第一基板500固定连接,内圆转芯传动机构700从第一基板500的后方板面嵌置安装在第一安装孔501、以使内圆转芯传动机构700与第一基板500固定连接,外圆转刀传动机构5从第一基板500的后方板面嵌置安装在第二安装孔502、以使外圆转刀传动机构5与第一基板500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创作的旋转鸟座机构100,通过其后方分别独立设置的内圆转芯传动机构700和外圆转刀传动机构5,藉由独立的第一、第二伺服电机701、51控制,使旋转鸟座机构100上两个圆盘内外各别360转动,分别为内圆转芯传动机构700上的转芯过桥齿轮708带动旋转鸟座机构100的转芯齿轮529转动,外圆转刀传动机构5的外圆转刀传动齿轮56带动旋转鸟座机构100的外圆转刀齿轮528转动,从而使内圆转芯传动机构700带动轴芯43转动,造成加工灵活度大,无死角,无需经由二次加工才能制成所须要规格之弹簧,可大幅节省反复加工的时间;而外圆转刀传动机构5主要是加装一些刀具组件20和辅助工具的特殊效果,有效改善传统刀具跟着轴芯同步转动(单式传动)所造成的诸多缺点。

再者,本创作的旋转鸟座机构100,通过滑座组件10上可与摇摆组件30和刀具组件20传递一可呈杠杆式翻转的退刀勾子34运动,在退刀勾子34向下摆动时,可拉动摇摆组件30产生向上翻转,进而带动刀具组件20向上运动(如第9图所示),以形成退刀动作,达到整个退刀过程快速顺畅。退刀勾34子向上摆动时,其使摇摆组件30向下翻转,进而带动刀具组件20向下运动(如第8图所示),以形成刀具26内扣动作,有效改善传统刀具无法退回或退刀不流畅的现象。

虽然对本创作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惟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