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密五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2540发布日期:2019-11-09 00:0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密五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模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精密五金模具。



背景技术:

五金模具是在工业生产中,用各种压力机和装在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通过压力把金属材料制出所需形状的零件或制品,这种专用工具统称为五金模具。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工具和产品,大到机床的底座、机身外壳,小到一个胚头螺丝、纽扣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的外壳,无不与模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模具的形状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质量与精度也就决定着这些产品的质量。因为各种产品的材质、外观、规格及用途的不同,模具分为了铸造模、锻造模、压铸模、冲压模等非塑胶模具,以及塑胶模具。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五金模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多的缺陷,例如:

1.一般情况下,模具装置将上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冲压机构上,下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以达到压模生产的效果,但是在生产不同型号的产品需要更换模具时需要通过拆装螺栓对原模具进行拆卸并安装新模具,操作较为复杂。

2.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五金加工用多功能模具,其涉及的多功能模具通过转动转动杆带动转轴、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左卡柱和右卡柱移动,达到快速更换料槽的效果,便于制作不同型号的五金产品。

但是其仅提供两种型号的模具,若按照其方法增加多组模具时,不仅造成加工设备的体积过大,而且转动转动杆需要的力会大大增加,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密五金模具,包括基座、上模驱动装置、上模和下模,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模,且基座的上方设置有上模驱动装置,所述上模驱动装置的下表面设置有上模,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下模转盘,所述下模转盘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组不同型号的下模,所述下模转盘上表面的中心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模转盘,所述上模转盘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组不同型号的上模,所述基座中心处套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下模转盘转动连接,所述上模随上模转盘转动后与上模驱动装置结合。

优选的,所述下模固定安装在下模转盘的上表面上,且下模在下模转盘上呈环形阵列方式分布,所述上模转盘的上表面上放置有上模盒体,且上模盒体在上模转盘上呈环形阵列方式分布,所述上模盒体的内部镶嵌有上模,所述上模盒体随上模转盘转动后与上模驱动装置结合。

优选的,所述上模转盘位于上模盒体之间的区域开设有上模转盘开口,且上模转盘开口在上模转盘上呈环形阵列方式分布。

优选的,所述上模转盘开口的俯视轮廓与上模盒体的俯视轮廓一致。

优选的,所述上模盒体的两侧设置有滑道,所述上模驱动装置的底端连接有上模夹持部,所述上模夹持部的空腔通过滑道与上模盒体匹配卡接。

优选的,所述上模转盘上表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凸缘,且凸缘的上表面与上模夹持部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上模盒体下表面与其中镶嵌上模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上模的下表面低于上模夹持部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上模和上模盒体的下表面与上模转盘上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大于上模盒体与上模夹持部之间的摩擦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基座上转动安装有下模转盘,下模转盘上固定安装有多组不同型号的下模,下模转盘中心套装的转动杆的顶端套接有上模转盘,上模转盘上设置有多组不同型号的上模,通过电机驱动上、下模转盘的转动,使得不同型号的上下模匹配,达到灵活便捷地变换不同型号模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模转盘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基座;11-上模驱动装置;111-上模夹持部;12-电机;20-下模转盘;21-下模;22-转动杆;30-上模转盘;31-上模盒体;311-滑道;312-上模;32-上模转盘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密五金模具,包括基座10、上模驱动装置11、上模312和下模21,基座10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模21,且基座10的上方设置有上模驱动装置11,上模驱动装置11的下表面设置有上模312,基座10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下模转盘20,下模转盘20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组不同型号的下模21,下模转盘20上表面的中心连接有转动杆22,转动杆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模转盘30,上模转盘30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组不同型号的上模312,基座10中心处套装有电机12,电机12的动力输出端与下模转盘20转动连接,上模312随上模转盘30转动后与上模驱动装置11结合,使得使用时,通过电机12驱动下模转盘20转动,下模转盘20通过转动杆22带动上模转盘30同步转动,使得不同型号的上模312和对应的下模21匹配,达到灵活便捷地变换不同型号模具的效果。

下模21固定安装在下模转盘20的上表面上,且下模21在下模转盘20上呈环形阵列方式分布,上模转盘30的上表面上放置有上模盒体31,且上模盒体31在上模转盘30上呈环形阵列方式分布,上模盒体31的内部镶嵌有上模312,上模盒体31随上模转盘30转动后与上模驱动装置11结合,上模312在上模转盘30上的分布顺序与下模21在下模转盘20上的分布顺序按同一匹配型号对应分布,上模转盘30位于上模盒体31之间的区域开设有上模转盘开口32,且上模转盘开口32在上模转盘30上呈环形阵列方式分布,上模转盘开口32的俯视轮廓与上模盒体31的俯视轮廓一致,上模盒体31的两侧设置有滑道311,上模驱动装置11的底端连接有上模夹持部111,上模夹持部111的空腔通过滑道311与上模盒体31匹配卡接,使得使用时,将上模转盘开口32与下模呈上下对应设置,当上模转盘30和下模转盘20同步转动时,上模盒体31恰好与上模夹持部111匹配卡接,在匹配卡接的同时,上模盒体31与上模转盘30之间相对移动,当上模盒体31恰好完全与上模夹持部111卡接时,恰好上模转盘开口32转至上模夹持部111的正下方,此时启动上模驱动装置11带动上模夹持部111和上模盒体31下移,使得上模312与下模21完成配套压模工序,完成压模工序后复位,若需要更换上模312的型号,此时启动电机12使上模转盘30和下模转盘20同步转动,由于上模转盘30的上表面与上模312之间存在摩擦力,使得上模盒体31逐步从上模夹持部111中脱离出来,随后第二位置的上模盒体31重新与上模夹持部111完成卡接,以完成第二种型号的上模312和下模21的工位调整,上模转盘30上表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凸缘,且凸缘的上表面与上模夹持部111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模盒体31下表面与其中镶嵌上模312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上模312的下表面低于上模夹持部111的下表面,使得使用时,凸缘有效地对上模盒体31进行限位,防止其在上模转盘30上沿径向移动,而且凸缘不会碰触上模夹持部111,避免了上模盒体31影响上模312与下模21之间的合模,上模312和上模盒体31的下表面与上模转盘30上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大于上模盒体31与上模夹持部11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使用时,上模转盘30提供的摩擦力能够将上模盒体31卡套在上模夹持部111内,而且能够将上模盒体31从上模夹持部111中脱离出来。

工作原理:使用时,启动电机12驱动上模转盘30和下模转盘20同步转动,上模盒体31恰好与上模夹持部111匹配卡接,在匹配卡接的同时,上模盒体31与上模转盘30之间相对移动,当上模盒体31恰好完全与上模夹持部111卡接时,恰好上模转盘开口32转至上模夹持部111的正下方,此时关闭电机12,启动上模驱动装置11带动上模夹持部111和上模盒体31下移,使得上模312与下模21完成合模、压模工序,完成压模工序后复位,若需要更换上模312的型号,此时启动电机12使上模转盘30和下模转盘20同步转动,由于上模转盘30的上表面与上模312之间存在摩擦力,使得上模盒体31逐步从上模夹持部111中脱离出来,随后第二位置的上模盒体31重新与上模夹持部111完成卡接,以完成第二种型号的上模312和下模21的工位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