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覆盖件侧翻边侧冲孔分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2527发布日期:2019-11-09 00:0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汽车覆盖件侧翻边侧冲孔分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研究领域中的一种复合机构,特别是一种汽车覆盖件侧翻边侧冲孔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覆盖件,覆盖发动机和底盘,构成驾驶室、车身的金属薄板制成的空间形状的表面或内部零件。

现有技术中汽车覆盖件由众多形状复杂零件组成,大部分零件需要通过拉延,修边冲孔和翻边整形等工序完成,每一工序单独需一套模具来实现。如何以最少模具实现产品冲压生产,降低工装及后续生产成本是现今冲压零件开发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于左右件,为了提高效率,平衡冲压力,减少开发成本,通常采用合模的生产方式。在设计这类汽车覆盖件侧翻边模具时,相邻两处侧翻边角度不一致,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两零件排样时空间紧凑,采用自制斜楔机构无法实现。需将两零件分离后,改变零件冲压角度,使翻边之后的面没有负角,追加一序翻边模来完成该部位的成型。传统意义上的翻边模包含上模座、下模座、凸模、上压料板和翻边刀块,凸模装在下模座上,翻边刀块和上压料板装在上模座上,上压料板里有限位和弹性元件,上压料板四周装有导向元件同上模座导向,合模时上压料板先接触板件,当弹性元件压缩一定行程后,翻边刀块开始翻边,上模座继续向下运动直至翻边结束。

现有技术缺点:增加了一套模具,相应增加了模具加工,钳工研配和调试时间,开发成本增加;同时生产时,由于板件放在斜面上,定位不稳定,多了一序,生产节拍也变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侧翻边同分离,侧冲孔等工艺放在一工序上实现的汽车覆盖件侧翻边侧冲孔分离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汽车覆盖件侧翻边侧冲孔分离机构,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压料板组件,所述压料板组件的前后侧分别布置有一个侧冲单元,压料板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布置有一个分离单元,所述压料板组件包括上压料板和下压料板,所述下压料板中部设置有一个翻边孔和能相对下压料板移动的翻边凸模,翻边凸模设置在翻边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侧冲单元包括布置在上模座的斜楔座、设置在斜楔座上的滑块、直接或者间接安装在滑块上的冲头和设置在下模座上的斜楔驱动块,所述斜楔驱动块能驱使滑块沿斜楔座的斜面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分离单元包括设置在下模座上的下分离刀和设置在上模座上的上分离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座上锁附有凹模套固定板,所述凹模套固定板位于下压料板内,凹模套固定板和下压料板之间存在0.5mm间隙,凹模套固定板上设置有凹模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座和上压料板之间设置有上模氮气弹簧,下模座和下压料板之间设置有下模氮气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边凸模的上端翻边面设置有符型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侧冲单元、两个分离单元和位于下压料板内的翻边凸模,将侧翻边、侧冲孔和分离合在一序生产,减少模具数量,节约开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满足量产需求,且板件放在平面上,定位准确;采用下压料板同翻边凸模进行侧翻边,结构简单,不需要用到复动斜楔,模具开发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参照图1~图2,汽车覆盖件侧翻边侧冲孔分离机构,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压料板组件,所述压料板组件的前后侧分别布置有一个侧冲单元,压料板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布置有一个分离单元,所述压料板组件包括上压料板17和下压料板2,所述下压料板2中部设置有一个翻边孔和能相对下压料板移动的翻边凸模9,翻边凸模9设置在翻边孔内。

通过设置两个侧冲单元、两个分离单元和位于下压料板2内的翻边凸模9,将侧翻边、侧冲孔和分离合在一序生产,减少模具数量,节约开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满足量产需求,且板件放在平面上,定位准确;采用下压料板2同翻边凸模9进行侧翻边,结构简单,不需要用到复动斜楔,模具开发成本低。翻边时,翻边凸模9固定不动,上压料板下行后,下压料板2带着板件下行,翻边部位在翻边凸模和下压料板之间的相对运动中实现翻边。

各所述侧冲单元包括布置在上模座的斜楔座14、设置在斜楔座14上的滑块、直接或者间接安装在滑块上的冲头12和设置在下模座上的斜楔驱动块3,所述斜楔驱动块3能驱使滑块沿斜楔座14的斜面移动。

各所述分离单元包括设置在下模座上的下分离刀20和设置在上模座上的上分离刀19。

所述下模座上锁附有凹模套固定板7,所述凹模套固定板7位于下压料板2内,凹模套固定板7和下压料板2之间存在0.5mm间隙,凹模套固定板7上设置有凹模套10。

所述上模座和上压料板17之间设置有上模氮气弹簧15,下模座和下压料板2之间设置有下模氮气弹簧8。上模氮气弹簧的初压大于下模氮气弹簧的终压两倍以上且大于翻边所需的翻边力。合模时,上压料板17和下压料板2之间用于压住板件,不让其窜动。

所述翻边凸模9的上端翻边面设置有符型斜面,符型斜面提供的反作用力可以分解为向上的力和向零件翻边面的力,向上的力和上模氮气弹簧提供的压力抵消。符型斜面与板件中所需翻边的翻边部位相对,因此,符型斜面根据需要设置在翻边凸模9翻边面相应位置。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

上压料板17,由固定在上模座上的上模氮气弹簧15提供压力,上限位螺栓16挂在上模座上限制其上下运动,其侧面装有导板18与上模座导滑面之间导向;上分离刀19和斜楔座 14装在上模座上,上分离刀19位于上压料板17左右侧,斜楔座14位于上压料板17前后侧,冲头12套在冲头固定座13里,冲头固定座13安装在滑块上。

下压料板2,由固定在下模座上的下模氮气弹簧8提供压力,下限位螺栓6挂在下模座上限制其上下运动,其下装有导柱4和固定在下模座上的导套5导向;下压料板防侧块21位于下压料板2前后侧,在下压料板2上下运动过程中一直与其导向;凹模套10安装在凹模套固定板7和下分离刀20里,凹模套固定板7锁附在下模座上,位于下压料板2里面,周圈与下压料板2有0.5mm间隙;下分离刀20位于下压料板2左右侧,斜楔驱动块3位于下压料板2前后侧,零件定位块11前后左右都设置有一个位于下压料板2四周,翻边凸模9位于下压料板2中间,它们都锁附在下模座上。

使用时,首先将需要冲压的板件1放在下压料板2的型面上,通过零件定位块11实现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定位,然后启动冲压机,上模座开始垂直往下运动,上压料板17开始接触下压料板2,上压料板17压着下压料板2继续往下运动,这时板件1的翻边面开始接触翻边凸模9,由于翻边凸模9的型面是斜面,斜面提供的反作用力可以分解为向上的力和向零件翻边面的力,向上的力和上模氮气弹簧15提供的压力抵消,板件的翻边面会向里运动,上模继续运动,板件的翻边面继续向里运动,当下压料板2到底后,板件1翻边结束,下压料板防侧块21在这一翻边过程中起到防侧向力的作用,巧妙利用力的分解原理,将垂直运动变成了向另一个方向的水平运动,实现了板件1的侧翻边。上模座继续向下运动,氮气弹簧15开始压缩,斜楔座14与斜楔驱动块3开始接触,上模座继续向下运动,斜楔座14里的滑块沿着斜楔驱动块3的斜面运动,实现板件1的侧冲,同时上分离刀同下分离刀开始修边,分离出左、右件,上模座到底,墩死块墩死,模具运动结束。开模取件时,下压料板2顶出,左右件向侧翻边相反水平方向移动再向上即可取出,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便于取件需要将下压料板2干涉部分去除。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