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及焊接烟尘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8206发布日期:2019-12-03 19:15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切割及焊接烟尘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割及焊接烟尘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切割是利用经聚焦的高功率密度激光束照射工件,使被照射的材料迅速熔化、汽化、烧蚀或达到燃点,同时借助与光束同轴的高速气流吹除熔融物质,从而实现将工件割开。等离子和激光切割均为热切割,在切割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细微有害烟尘,如乙醛,松香酸,异氰酸盐,氮氧化物,硫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对工人的健康和整个工作环境均有害。现有生产企业中,移动式焊接机和移动式切割机也以及广泛的使用,对于这种设置,通常使用的烟尘处理手段是在割嘴附近设置随着切割机移动的吸尘罩,吸收由于切割或焊接产生的粉尘,但是由于吸尘罩的吸力通常只能保证设置有吸尘罩的一侧的烟尘得到捕集,粉尘的吸收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滑动式烟尘净化装置,具有能够随割嘴或焊嘴同步移动的烟尘捕集,能够对割嘴或焊嘴两侧的散布的烟尘进行高效的吸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切割及焊接烟尘净化装置,包括除尘主机、与除尘主机连通的抽风机、主管道、工作平台和烟尘捕集装置,所述烟尘捕集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平台上面的格栅底板、设置于焊接/切割机侧梁上的吹风装置、设置于吹风装置相对侧的滑动吸风风道、设置于滑动吸风风道上方且与滑动吸风风道始终连通的滑动吸风装置,所述滑动吸风风道通过主管道连接在除尘主机上;

所述格栅底板包括若干个沿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排列的隔板,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形成沿工作平台的宽度方向贯通的格栅风道,所述吹风装置包括吹风风机和正对格栅风道端口的滑动吹风口,所述滑动吸风装置包括正对格栅风道端口的滑动吸风口,所述滑动吹风口与所述滑动吸风口始终在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吹风风机的数量至少为2个,这些吹风风机正对格栅风道并排设置,使得风向与格栅风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吸风口和所述滑动吹风风口的尺寸均大于单个格栅风道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吸风装置经由支架支撑于焊接/切割机的侧梁上,这样子滑动吸风装置由侧梁驱动,无需再另设额外的驱动设备,节约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烟尘捕集装置还包括密封皮带,所述密封皮带铺设于滑动吸风风道上平面且密封皮带的两端位置分别固定;所述滑动吸风装置还包括外壳、对称设置于外壳内部上部的第一滚轴和对称设置于外壳内部下部的第二滚轴,所述外壳通过第二滚轴在密封皮带上行走,所述密封皮带穿绕于第一滚轴使得部分密封皮带离开滑动吸风风道的上平面,即第一滚轴将密封皮带顶起,从而使得该部分滑动吸风风道上方的滑动吸风口敞开,以便气流进入滑动吸风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吸风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外壳内的防尘内壳,所述防尘内壳的两端均与外壳的内壁连接,所述防尘内壳将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位于外侧的滚筒腔和与滑动吸风口连通的吸风腔,所有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设于所述滚筒腔内;密封皮带为现有技术,由于密封皮带多为橡胶材质,容易吸附灰尘,若长期与焊接/切割的烟尘直接接触其内表面就会吸附烟尘中的灰尘,进而影响滑动吸风风道上表面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设置有用于向滑动吸风口导流的导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的表面设置有耐高温防粘涂料层,这样针对板材切割时产生大量的飞溅高温金属液体,可有效防止高温金属液体粘附在导流板上,影响导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吹风装置至少包括两排吹风风机,位于上排吹风风机至少部分位于工作平台的上方且朝向工作平台方向斜向下出风,能够将加工板材时板材上面的烟尘也向滑动吸风装置的方向吹。

进一步的,在所述吹风装置的滑动吹风口上设有防溅板,用于防止切割或焊接时板材飞溅的金属液体或火星损伤吹风风机,影响吹风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工作平台的上部为格栅底板,格栅底板形成有格栅风道,吹风装置和滑动吸风装置始终对置于格栅风道的两侧,吹风装置能够将焊接或切割产生的烟尘吹至滑动吸风装置的一侧,抽风机提供负压将烟尘从滑动吸风装置的滑动吸风口吸入,烟尘经过滑动吸风风道和主管道进入除尘主机除尘,随后净化后的烟气排入大气;通过吹风风机的吹气,能够将远离滑动吸风装置一侧的烟尘也进行充分的吸收,进而实现粉尘高效吸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移动式焊接机/切割机,如激光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火焰切割机、焊接机器人、自动焊接机等设备的烟尘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使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滑动吸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滑动吸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吹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除尘主机1、主管道2、工作平台3、格栅底板4、测梁5、支架51、吹风风机61、上排吹风风机611、防溅板62、滑动吸风风道7、滑动吸风装置8、外壳81、第一滚筒82、第二滚筒83、防尘内壳84、滑动吸风口85、导流板86、密封皮带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切割及焊接烟尘净化装置,包括除尘主机1、与除尘主机1连通的抽风机、主管道2、工作平台3和烟尘捕集装置,烟尘捕集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平台3上面的格栅底板4、设置于焊接/切割机侧梁5上的吹风装置、设置于吹风装置相对侧的滑动吸风风道7、设置于滑动吸风风道7上方且与滑动吸风风道7始终连通的滑动吸风装置8,滑动吸风风道7通过主管道2连接在除尘主机1上;

格栅底板4包括若干个沿工作平台3的长度方向排列的隔板,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形成沿工作平台3的宽度方向贯通的格栅风道,吹风装置包括吹风风机61和正对格栅风道端口的滑动吹风口,滑动吸风装置8包括正对格栅风道端口的滑动吸风口85,滑动吹风口与滑动吸风口85始终在一条直线上;

滑动吸风风道7的上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透风长孔,滑动吸风装置8的底部开放使得风能且仅能从滑动吸风口85进入并经由透风长孔进入滑动吸风风道7。

吹风风机61的数量至少为2个,这些吹风风机61正对格栅风道并排设置,使得风向与格栅风道的延伸方向相同;优选的,包括三个吹风风机61。

如图1所示,滑动吸风口85和滑动吹风风口的尺寸均大于单个格栅风道的宽度,优选的,滑动吸风口85和滑动吹风风口的尺寸略大于三个格栅风道的宽度。

优选的,如图2所示,滑动吸风装置8经由支架51支撑于焊接/切割机的侧梁5上,这样子滑动吸风装置8由侧梁5驱动,无需再另设额外的驱动设备,节约成本,如可采用角钢作为支架51,将角钢直接焊接或螺栓固定于侧梁5上即可;吹风装置的固定也与此类似;通过选用不同规格的角钢或是增加垫片可以调整吹风装置或滑动吸风装置8的高低或角度。

优选的,如图3所示,烟尘捕集装置还包括密封皮带9,密封皮带9铺设于滑动吸风风道7上平面且密封皮带9的两端位置分别固定;滑动吸风装置8还包括外壳81、对称设置于外壳81内部上部的第一滚轴82和对称设置于外壳内部下部的第二滚轴83,外壳81通过第二滚轴83在密封皮带9上行走,密封皮带9穿绕于第一滚轴82使得部分密封皮带9离开滑动吸风风道7的上平面;由于抽风机的抽风,使得密封皮带9在通常情况下是吸附在滑动吸风风道7的上表面起到密封的作用,在滑动吸风装置8的第一滚轴82将密封皮带9顶起,从而使得该部分滑动吸风风道7上方的滑动吸风口敞开,以便气流进入滑动吸风风道7。

优选的,如图4所示,滑动吸风装置8还包括设置于外壳81内的防尘内壳84,防尘内壳84的两端均与外壳81的内壁连接,防尘内壳84将外壳8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位于外侧的滚筒腔和与滑动吸风口85连通的吸风腔,所有第一滚轴82和第二滚轴83设于滚筒腔内;密封皮带9为现有技术,由于密封皮带9多为橡胶材质,容易吸附灰尘,若长期与焊接/切割的烟尘直接接触其内表面就会吸附烟尘中的灰尘,进而影响滑动吸风风道7上表面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基于实施例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对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方案描述将省略,仅对与实施例1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外壳81设置有用于向滑动吸风口85导流的导流板86,优选的,导流板86的内表面为科恩达表面,从而具有了科恩达效应使得烟尘能够被吸附聚集在导流板86的表面并顺着导流板86有序且快速吸入滑动吸风装置8,导流板86的上沿优选的高出格栅风道10cm以上。

优选的,导流板86的表面设置有耐高温防粘涂料层,这样针对板材切割时产生大量的飞溅高温金属液体,可有效防止高温金属液体粘附在导流板86上,影响导流效果。

优选的,如图6所示,吹风装置至少包括两排吹风风机61,位于上排吹风风机611至少部分位于工作平台3的上方且朝向工作平台3方向斜向下出风,能够将加工板材时板材上面的烟尘也向滑动吸风装置8的方向吹;优选的,上排吹风风机611的吹风能够吹在板材相对于上排吹风风机611的远端侧,然后风夹带着烟尘继续向远端移动直至被导流板86导流并进入滑动吸风风道7。

优选的,如图6所示,在吹风装置的滑动吹风口上设有防溅板62,用于防止切割或焊接时板材飞溅的金属液体或火星损伤吹风风机,影响吹风效果,防溅板61为多孔板或网孔板或百叶冲孔板,优选的为百叶冲孔板。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