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器挡位打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5722发布日期:2020-01-07 09:3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控器挡位打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控器挡位打直装置。



背景技术:

温控器,是指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也叫温控开关、温度保护器、温度控制器,简称温控器。或是通过温度保护器将温度传到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发出开关命令,从而控制设备的运行以达到理想的温度及节能效果。温控器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种类的温控器应用在家电、电机、制冷或制热等众多产品中。

如图1所示,现有的温控器包括有支架、瓷棒、金属隔板和支架上的挡位,瓷棒旋入支架的调节轴孔内,金属隔板用于隔离绝缘块和金属片。在温控器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温控器支架的挡位打直。挡位打直需要较大的压力,同时挡位打直过程中需要将温控器固定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器挡位打直装置,能够提供较大压力以及稳定的固定温控器。

技术方案

一种温控器挡位打直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气缸、压杆和夹具,所述支撑柱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压杆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夹具位于所述压杆的正下方且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夹具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温控器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温控器瓷棒的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外设置有圆弧型挡板,所述圆弧型挡板向下延伸至所述容置槽底部,所述容置槽包括上部的矩形槽和所述矩形槽底部的圆弧槽,所述圆弧槽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温控器金属隔板的限位槽。

优选的,还包括夹具座、固定块和螺栓,所述夹具固定在所述夹具座上;所述夹具座上设置有u型槽,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固定块和所述u型槽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整体呈矩形,包括底边框和所述底边框内的凸起部;所述底边框的四角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凸起部的四角上设置有圆弧。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的底部还设置有呈网格分布的筋条。

优选的,所述压杆包括连接柱和撞针,所述连接柱一端连接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撞针,所述撞针的半径小于所述连接柱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撞针的连接处设置有r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温控器挡位打直装置通过气缸、夹具和压杆,提供了温控器挡位打直需要的动力和固定温控器的夹具,气缸通过压杆作用在温控器挡位上;夹具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温控器的容置槽,容置槽的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温控器瓷棒的限位管,限位管外设置有圆弧型挡板,圆弧型挡板向下延伸至所述容置槽底部,容置槽包括上部的矩形槽和所述矩形槽底部的圆弧槽,圆弧槽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温控器金属隔板的限位槽;通过这样设置的夹具固定温控器更牢固,同时温控器定位快,挡位打直后易取出,挡位打直效率高。

上述结构中,当夹具偏离了压杆的位置,可通过夹具座、固定块和螺栓调整夹具和压杆的相对位置。

上述结构中,底边框内部设置凸起部增强底座的强度;圆弧的设置消去了尖锐的边角防止工作人员磕伤,同时也增大了定位孔上方的操作空间,便于底座的快速定位。

上述结构中,网格分布的筋条增大了底座的强度。

上述结构中,连接柱接收气缸的压力传到撞针上,撞针的半径小给予温控器挡位的压力大更大。

上述结构中,r角设置改善连接柱和撞针连接处的受力情况,提高产品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温控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温控器挡位打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仰视图;

图5为图3中a处放大图。

附图标号

1-支架,2-瓷棒,3-金属隔板,4-挡位,5-底座,6-支撑柱,7-气缸,8-压杆,9-夹具,10-容置槽,11-限位管,12-圆弧型挡板,13-矩形槽,14-圆弧槽,15-限位槽,16-夹具座,17-固定块,18-螺栓,19-u型槽,20-底边框,21-凸起部,22-定位孔,23-筋条,24-连接柱,25-撞针,26-r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实用新型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2、3、5所示,一种温控器挡位打直装置,包括底座5、支撑柱6、气缸7、压杆8和夹具9,所述支撑柱6固定在所述底座5上,所述气缸7固定在所述支撑柱6上,所述压杆8连接所述气缸7的输出端,所述夹具9位于所述压杆8的正下方且固定在所述底座5上;所述夹具9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温控器的容置槽10,所述容置槽10的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温控器支架1的限位管11,所述限位管11外设置有圆弧型挡板12,所述圆弧型挡板12向下延伸至所述容置槽10底部,所述容置槽10包括上部的矩形槽13和所述矩形槽13底部的圆弧槽14,所述圆弧槽14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温控器金属隔板3的限位槽15。

具体操作时,工作人员手动先将温控器上的支架1和金属隔板3分别对准夹具9上的限位管11和限位槽15,然后将支架1和金属隔板3分别放入限位管11和限位槽15。放入后温控器的挡位4位于圆弧型挡板12的上方,此时启动温控器挡位打直装置,气缸7驱动压杆8将温控器挡位4打直,打直后温控器挡位4与温控器支架1垂直,整个打直过程工作人员用手支撑至温控器,打直结束能迅速取出,打直效率高。

实施例二

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夹具座16、固定块17和螺栓18,所述夹具9固定在所述夹具座16上;所述夹具座16上设置有u型槽19,所述螺栓18穿过所述固定块17和所述u型槽19并与所述底座5固定连接。

上述结构中,当夹具9偏离了压杆8的位置,可通过夹具座16、固定块17和螺栓18调整夹具9和压杆8的相对位置。

实施例三

结合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底座5整体呈矩形,包括底边框20和所述底边框20内的凸起部21;所述底边框20的四角上设置有定位孔22,所述凸起部21的四角上设置有圆弧。

上述结构中,底边框20内部设置凸起部21增强底座5的强度;圆弧的设置消去了尖锐的边角防止工作人员磕伤,同时也增大了定位孔22上方的操作空间,便于底座5的快速定位。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所述凸起部21的底部还设置有呈网格分布的筋条23。

上述结构中,网格分布的筋条23增大了底座5的强度。

实施例五

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杆8包括连接柱24和撞针25,所述连接柱24一端连接于所述气缸7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撞针25,所述撞针25的半径小于所述连接柱24的半径。

上述结构中,连接柱24接收气缸7的压力传到撞针25上,撞针25的半径小给予温控器挡位4的压力大更大,压杆8更稳定。

实施例六

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接柱24与所述撞针25的连接处设置有r角26。

上述结构中,r角26设置改善连接柱24和撞针25连接处的受力情况,提高产品寿命。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以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在不背离上述展示的原则下可任意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