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干涉深孔钻孔导向头及钻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2918发布日期:2020-10-28 14:5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干涉深孔钻孔导向头及钻床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板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免干涉深孔钻孔导向头及钻床设备。



背景技术:

以管壳式换热器为例,换热器内具有若干条换热管,高温介质或低温介质进入换热管,对应地低温介质或高温介质流经换热管的外侧,如此实现换热。管壳式换热器的首尾端部通常设有管板,两个管板上均设置若干管孔,换热管便是通过管孔从一端的管板穿过然后到达另一端的管板。

本申请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管板上钻孔。

以我司蒸汽发生器为例,其管板上需要加工15994个管孔,管板深孔钻是精密加工,主要项目精度控制严格:管孔直径17.66±0.10mm,钻孔深度约690mm,垂直度φ0.40mm,位置度φ0.25mm,圆柱度φ0.25mm。与此同时,管板上沿直径方向设有一条分隔板短筋,该分隔板短筋将管板划分为两个半圆。

现有技术中用到钻轴导向头boza,其基于已知详细尺寸的成熟管板尺寸进行设计,可以加工常规的管孔。但是钻轴导向头boza体积较大,会干涉到分隔板短筋,从而限制了加工范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做法是将钻轴导向头boza做长,同时减小径向尺寸;不过钻轴导向头boza采用非标设计,研制周期长,采购价格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免干涉深孔钻孔导向头及钻床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免干涉深孔钻孔导向头,包括轴套和钻套,所述轴套嵌入所述钻套,所述轴套和所述钻套同轴,所述轴套的根部与钻套连接,所述轴套的头部伸出钻套外端端面至少100mm;所述轴套内部具有与轴套本身同轴的通孔,所述轴套的中间部位设置一圈环形的轴肩,所述轴套的头部逐渐收窄。

有益效果:现有的轴套设置钻套的头部,仅露出少量部分,除了适当引导钻杆之外,还用于防止钻套直接接触管板。本方案以现有的钻孔导向头为基础,创造性地将轴套大幅度地从钻套本身延伸出来,从而避免了对钻套本身的改造,而轴套本身具有制作简单、调整方便等优点。上述设计使得整个钻孔导向头能够适应各种窄小的位置,实用性极强,而且花费的成本极低。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轴肩的右侧端面与轴套的根部端面的距离为35~45mm,合适的长度方便钻套夹持加长后的轴套本身。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轴肩的左侧端面与轴套的头部端面的距离为130~150mm,一般这个长度足够使用,太长的话会提高加工难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轴套的头部设置三段依次连接的倒角,以轴套的头部为起点,三个倒角的截面线依次为第一折线、第二折线、第三折线,所述第一折线最靠近轴套的轴心线,所述第三折线最远离轴套的轴心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折线与轴套的轴心线的夹角为60°,所述第二折线与轴套的轴心线的夹角为30°,所述第三折线与轴套的轴心线的夹角为8°。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轴套内部的通孔为渐宽结构,靠近轴套的头部的一侧最窄,远离轴套的头部的一侧最宽。此孔为与钻杆配合孔,对钻杆导向约束,后面渐渐变大区域,可降低轴套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轴套内部的通孔以轴套的头尾为起点,依次分为小直孔、大直孔和锥孔,小直孔与大直孔之间以及大直孔与锥孔之间均为圆弧过渡。

一种钻床设备,包括上述的免干涉深孔钻孔导向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轴套的剖视图;

图2是轴套的主视图;

图3是轴套的左视图;

图4是轴套加工窄小位置的管孔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免干涉深孔钻孔导向头及钻床设备。

钻孔导向头包括轴套4和钻套,轴套4和钻套均为回转体结构,所述轴套4嵌入所述钻套,所述轴套4和所述钻套同轴,所述轴套4的根部与钻套连接,所述轴套4的头部伸出钻套外端端面至少100mm。所述轴套4内部具有与轴套4本身同轴的通孔,所述轴套4的中间部位设置一圈环形的轴肩5,所述轴套4的头部逐渐收窄。

以图4为例,靠近分隔板短筋7的位置需要钻出若干管孔,由于分隔板短筋7通过焊接固定在管板5上,分隔板短筋7的根部尺寸略大。图4中可以看到,应用本方案之后,钻杆能稳定地进行钻孔(轴套4的根部还连接有钻套、前铜套、后铜套之类的结构;除了轴套4引导钻杆之外,钻杆上还具有钻杆支撑套和弹簧夹紧头。由于这一部分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在其他实施例中,分隔板短筋7的结构略微不同,或者管板5边缘的凸起部位结构略微不同,都可以适应性地调整轴套4。

作为优选,所述轴肩5的右侧端面与轴套4的根部端面的距离为35~45mm,合适的长度方便钻套夹持加长后的轴套4。所述轴肩5的左侧端面与轴套4的头部端面的距离为130~150mm,一般这个长度足够使用,太长的话会提高加工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套4的头部设置三段依次连接的倒角,以轴套4的头部为起点,三个倒角的截面线依次为第一折线1、第二折线2、第三折线3,所述第一折线1最靠近轴套4的轴心线,所述第三折线3最远离轴套4的轴心线。所述轴套4的中间位置为圆柱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折线1与轴套4的轴心线的夹角为60°,所述第二折线2与轴套4的轴心线的夹角为30°,所述第三折线3与轴套4的轴心线的夹角为8°。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轴套4的头部采用圆弧倒角过渡收窄。

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套4内部的通孔为渐宽结构,靠近轴套4的头部的一侧最窄,远离轴套4的头部的一侧最宽,方便引导钻杆从根部穿入。进一步,所述轴套4内部的通孔以轴套4的头尾为起点,依次分为小直孔、大直孔和锥孔,小直孔与大直孔之间以及大直孔与锥孔之间均为圆弧过渡。

至于钻床设备,则使用上述免干涉深孔钻孔轴套4。一般来说,大型钻床设备具有多个钻杆,可同时工作钻多个孔,这个时候可以制作若干轴套4,安装到对应的钻套上。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

1、轴套4方案相对改造范围小,未对设备本体(钻套)进行改造,设计相对简单,研制周期短;2、轴套4制造成本低,设备升级成本低;3、适用范围广,可制备一系列的加长的轴套4,满足不同的干涉情况。

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