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后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93930发布日期:2020-06-16 20:0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二极管后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器元件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发光二极管后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常用的发光器件,通过电子与空穴复合释放能量发光,发光二极管可分为普通单色发光二极管、高亮度发光二极管、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变色发光二极管、闪烁发光二极管、电压控制型发光二极管、红外发光二极管和负阻发光二极管等,发光二极管可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在现代社会具有广泛的用途,如照明、平板显示、医疗器件等,发光二极管能够进行二次利用,但是二次利用的发光二极管引脚经常会发生弯曲的现象,需要对发光二极管引脚进行拉直处理。

然而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引脚拉直时存在的以下难题,a,传统的发光二极管引脚在拉直时,需要人工拿住发光二极管中端,用手指夹持住发光二极管的引脚进行捋直作业,工作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大量的生产,并且人工使用手指捋直时很容易被发光二极管的引脚戳伤;b,人工对发光二极管引脚捋直时,由于用力过度,经常会将发光二极管的引脚拉断,浪费原材料,能够稳定的将发光二极管的引脚拉直,操作简单,拉直效率高并且效果好,不会出现引脚拉断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发光二极管后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验作业:人工发光二极管进行发光检测作业,得到检测合格的发光二极管;

步骤二,拉直处理:将步骤一中得到检测合格的发光二极管放置到拉直设备内对发光二极管的引脚进行拉直作业,得到完整的发光二极管;

步骤三,检测处理:将步骤二中得到完整的发光二极管进行再次发光检测处理,得到完备发光二极管;

步骤四,收集包装:将步骤三中得到的完备发光二极管进行收集包装作业,并进行标记,得到成品发光二极管。

上述步骤中使用到的拉直设备包括底板、取料装置、旋转装置、调直装置和夹持装置,所述的底板下端安装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上安装有夹持装置,底板左端安装有调直装置,底板右端安装有取料装置。

所述的取料装置包括一号气缸、滑动板、一号电机、一号齿轮、定位圆杆、二号齿轮、转动圆环、l型动杆、动力圆环、三号齿轮、l型转杆、平板、夹持板、一号双向气缸、直杆和橡胶板,所述的底板右端中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右端内壁上安装有一号气缸,一号气缸输出端连接有滑动板,且滑动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滑槽内,滑动板中端安装有定位圆杆,定位圆杆上端安装有二号齿轮,定位圆杆中端套设有转动圆环,转动圆环下端外壁上设置有转动齿轮槽,转动圆环中端前侧外壁上安装有l型动杆,l型动杆上端安装有动力圆环,动力圆环内通过轴承安装有l型转杆,l型转杆后端安装有三号齿轮,三号齿轮和二号齿轮相互啮合使用,l型转杆左端安装有平板,平板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平槽,平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上下对称安装有夹持板,后端平槽中端安装有一号双向气缸,一号双向气缸输出端连接在上下两端的夹持板上,前后两端的夹持板之间通过直杆相连接,夹持板左端开设有半圆槽,半圆槽内安装有橡胶板,滑动板后端安装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输出端安装有一号齿轮,一号齿轮和转动圆环外壁上的转动齿轮槽相互啮合使用,通过转动圆环、l型动杆、动力圆环和l型转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使得l型转杆能够带动夹持板上夹持的发光二极管进行翻转作业,能够对发光二极管进行收集作业。

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二号电机、连接板、动力圆杆、缺口圆环、转动圆盘、旋转杆、从动圆杆和转珠,所述的底板中端开设有圆环槽,圆环槽内壁上延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弧形环槽,旋转杆中端开设有环形弧槽,环形弧槽和弧形环槽之间安装有转珠,旋转杆下端安装有转动圆盘,转动圆盘上延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从动圆杆,底板下端右侧安装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输出端外壁上安装有动力圆杆,二号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安装有缺口圆环,通过动力圆杆、缺口圆环、转动圆盘、旋转杆、从动圆杆和转珠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使得动力圆杆通过从动圆杆能够带动旋转杆转动,能够带动夹持装置进行稳定的转动。

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直板、支撑板、夹紧板、旋转圆杆、四号齿轮、内齿皮带、五号齿轮、三号电机、方板和橡胶条,所述的旋转杆上端外壁上左右对称安装有直板,直板上均匀开设有弧面槽,旋转杆和直板上开设有旋转槽,旋转槽前后两端左右对称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前后两端内壁之间安装有旋转圆杆,旋转圆杆上安装有夹紧板,夹紧板上均匀开设有弧形槽,旋转圆杆中端安装有四号齿轮,旋转杆上端中部前后对称安装有方板,前端方板内壁上安装有三号电机,三号电机输出端安装有五号齿轮,五号齿轮和四号齿轮之间通过内齿皮带相连接,弧面槽和弧形槽内壁上均安装有橡胶条,能够对发光二极管进行稳定的夹持作业。

所述的调直装置包括二号气缸、u型板、三号气缸、长条板、二号双向气缸、卡板、抵紧板、转动圆杆和调直轮,所述的二号气缸安装在底板左端,二号气缸输出端安装有u型板,u型板上均匀开设有u型槽,u型板上端安装有三号气缸,三号气缸输出端安装有长条板,长条板上开设有长条槽,长条槽中端安装有二号双向气缸,二号双向气缸输出端前后对称连接有抵紧板,且抵紧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长条槽内,抵紧板左右对称安装有卡板,左右卡板内壁之间安装有转动圆杆,转动圆杆上均匀安装有调直轮,调直轮和u型槽之间相互配合使用,通过调直轮的滚动,能够对发光二极管的引脚进行拉直作业,不会发生引脚断裂的现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底板下端均匀安装有支撑杆,为拉直设备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环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底板右端后侧安装有收集箱,能够对发光二极管进行收集作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缺口圆环伸入到旋转杆上的从动圆杆之间,动力圆杆位于缺口圆环的缺口处且和缺口圆环外壁处相切,动力圆杆和从动圆杆之间相互配合使用,缺口圆环和从动圆杆能够对旋转杆进行定位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发光二极管引脚拉直时存在的以下难题,a,传统的发光二极管引脚在拉直时,需要人工拿住发光二极管中端,用手指夹持住发光二极管的引脚进行捋直作业,工作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大量的生产,并且人工使用手指捋直时很容易被发光二极管的引脚戳伤;b,人工对发光二极管引脚捋直时,由于用力过度,经常会将发光二极管的引脚拉断,浪费原材料,能够稳定的将发光二极管的引脚拉直,操作简单,拉直效率高并且效果好,不会出现引脚拉断的现象。

2.本发明设计的夹持装置和旋转装置通过缺口圆环、动力圆杆、旋转杆和从动圆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作业,动力圆杆通过从动圆杆带动旋转杆转动一定角度后,缺口圆环和直杆相互配合作用,能够对旋转杆进行定位作业,为发光二极管引脚拉直和发光二极管取下时提供了稳定的环境,通过夹紧板、旋转圆杆、四号齿轮、内齿皮带、五号齿轮和橡胶条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使得两端的夹紧板能够同时对发光二极管进行夹持和松开,为调直装置对发光二极管引脚拉直时提供了稳定的夹持,提高了引脚拉直的效果。

3.本发明设计的取料装置和调直装置通过一号齿轮、定位圆杆、二号齿轮、转动圆环、l型动杆、动力圆环、三号齿轮和l型转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作业,使得l型转杆能够带动夹持板上夹持的发光二极管能够进行翻转作业,稳定的将发光二极管夹持到收集箱内,对发光二极管进行收集作业,通过调直轮和u型板上的u型槽相互配合作业,能够稳定对发光二极管的引脚进行拉直作业,不会发生引脚拉断的现象,提高了发光二极管引脚拉直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拉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取料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取料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旋转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夹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调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图2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到图9所示,一种发光二极管后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验作业:人工发光二极管进行发光检测作业,得到检测合格的发光二极管;

步骤二,拉直处理:将步骤一中得到检测合格的发光二极管放置到拉直设备内对发光二极管的引脚进行拉直作业,得到完整的发光二极管;

步骤三,检测处理:将步骤二中得到完整的发光二极管进行再次发光检测处理,得到完备发光二极管;

步骤四,收集包装:将步骤三中得到的完备发光二极管进行收集包装作业,并进行标记,得到成品发光二极管。

上述步骤中使用到的拉直设备包括底板1、取料装置2、旋转装置3、调直装置4和夹持装置5,所述的底板1下端安装有旋转装置3,旋转装置3上安装有夹持装置5,底板1左端安装有调直装置4,底板1右端安装有取料装置2。

所述的夹持装置5包括直板5a、支撑板5b、夹紧板5c、旋转圆杆5d、四号齿轮5e、内齿皮带5f、五号齿轮5g、三号电机5h、方板5i和橡胶条5j,所述的旋转杆36上端外壁上左右对称安装有直板5a,直板5a上均匀开设有弧面槽,旋转杆36和直板5a上开设有旋转槽,旋转槽前后两端左右对称安装有支撑板5b,支撑板5b前后两端内壁之间安装有旋转圆杆5d,旋转圆杆5d上安装有夹紧板5c,夹紧板5c上均匀开设有弧形槽,旋转圆杆5d中端安装有四号齿轮5e,旋转杆36上端中部前后对称安装有方板5i,前端方板5i内壁上安装有三号电机5h,三号电机5h输出端安装有五号齿轮5g,五号齿轮5g和四号齿轮5e之间通过内齿皮带5f相连接,弧面槽和弧形槽内壁上均安装有橡胶条5j。

具体工作时,人工将发光二极管放置到直板5a上的橡胶条5j上,三号电机5h带动五号齿轮5g转动,五号齿轮5g通过内齿皮带5f带动四号齿轮5e转动,四号齿轮5e通过旋转圆杆5d带动左端的夹紧板5c转动,对发光二极管进行夹持作业,同时,右端的夹紧板5c转动到和直板5a垂直的位置处。

所述的调直装置4包括二号气缸41、u型板42、三号气缸43、长条板44、二号双向气缸45、卡板46、抵紧板47、转动圆杆48和调直轮49,所述的二号气缸41安装在底板1左端,二号气缸41输出端安装有u型板42,u型板42上均匀开设有u型槽,u型板42上端安装有三号气缸43,三号气缸43输出端安装有长条板44,长条板44上开设有长条槽,长条槽中端安装有二号双向气缸45,二号双向气缸45输出端前后对称连接有抵紧板47,且抵紧板47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长条槽内,抵紧板47左右对称安装有卡板46,左右卡板46内壁之间安装有转动圆杆48,转动圆杆48上均匀安装有调直轮49,调直轮49和u型槽之间相互配合使用。

左端的夹紧板5c对发光二极管夹持完成后,二号气缸41带动u型板42向上端运动到u型槽下端抵紧在发光二极管的引脚上,三号气缸43带动长条板44向下端运动到调直轮49下端抵紧在发光二极管的引脚上,二号双向气缸45带动抵紧板47向两端运动,使得调直轮49从中端向两端转动对发光二极管的引脚进行调直处理。

所述的取料装置2包括一号气缸2a、滑动板2b、一号电机2c、一号齿轮2d、定位圆杆2e、二号齿轮2f、转动圆环2g、l型动杆2h、动力圆环2i、三号齿轮2j、l型转杆2k、平板2l、夹持板2m、一号双向气缸2n、直杆2o和橡胶板2p,所述的底板1右端中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右端内壁上安装有一号气缸2a,一号气缸2a输出端连接有滑动板2b,且滑动板2b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滑槽内,滑动板2b中端安装有定位圆杆2e,定位圆杆2e上端安装有二号齿轮2f,定位圆杆2e中端套设有转动圆环2g,转动圆环2g下端外壁上设置有转动齿轮槽,转动圆环2g中端前侧外壁上安装有l型动杆2h,l型动杆2h上端安装有动力圆环2i,动力圆环2i内通过轴承安装有l型转杆2k,l型转杆2k后端安装有三号齿轮2j,三号齿轮2j和二号齿轮2f相互啮合使用,l型转杆2k左端安装有平板2l,平板2l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平槽,平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上下对称安装有夹持板2m,后端平槽中端安装有一号双向气缸2n,一号双向气缸2n输出端连接在上下两端的夹持板2m上,前后两端的夹持板2m之间通过直杆2o相连接,夹持板2m左端开设有半圆槽,半圆槽内安装有橡胶板2p,滑动板2b后端安装有一号电机2c,一号电机2c输出端安装有一号齿轮2d,一号齿轮2d和转动圆环2g外壁上的转动齿轮槽相互啮合使用。

所述的底板1右端后侧安装有收集箱12。

右端的夹紧板5c转动到和直板5a垂直的位置后,一号气缸2a推动滑动板2b向左端运动到合适位置后,一号双向气缸2n带动夹持板2m向中心运动,使得夹持板2m夹持住发光二极管的引脚,一号电机2c带动一号齿轮2d转动,一号齿轮2d带动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带动转动圆环2g转动,转动圆环2g带动l型动杆2h转动,l型动杆2h带动动力圆环2i运动,在三号齿轮2j和二号齿轮2f相互啮合的作用下,动力圆环2i能够带动l型转杆2k进行翻转运动到收集箱12上端,一号双向气缸2n带动夹持板2m向两端运动,人工取下发光二极管,一号电机2c反转,使得平板2l运动到起始位置后,一号气缸2a推动滑动板2b向左端运动到合适位置,夹持板2m继续对发光二极管的引脚进行夹持,如此重复,能够及时取下引脚调直的发光二极管。

所述的旋转装置3包括二号电机31、连接板32、动力圆杆33、缺口圆环34、转动圆盘35、旋转杆36、从动圆杆37和转珠38,所述的底板1中端开设有圆环槽,圆环槽内壁上延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弧形环槽,旋转杆36中端开设有环形弧槽,环形弧槽和弧形环槽之间安装有转珠38,旋转杆36下端安装有转动圆盘35,转动圆盘35上延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从动圆杆37,底板1下端右侧安装有二号电机31,二号电机31输出端外壁上安装有动力圆杆33,二号电机31输出端安装有连接板32,连接板32上安装有缺口圆环34。

所述的缺口圆环34伸入到旋转杆36上的从动圆杆37之间,动力圆杆33位于缺口圆环34的缺口处且和缺口圆环34外壁处相切,动力圆杆33和从动圆杆37之间相互配合使用。

发光二极管引脚调直后和取下后,二号气缸41带动u型板42向下端运动到起始位置,三号气缸43带动长条板44向上端运动到起始位置,二号电机31带动连接板32转动,使得动力圆杆33通过从动圆杆37带动旋转杆36转动到取料装置2和调直装置4下端,重复以上步骤,能够继续对发光二极管的引脚进行调直作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