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桶流水线及制桶工艺切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275861发布日期:2020-12-11 20:1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桶流水线及制桶工艺切换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桶流水线及制桶工艺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制桶设备加工流水线通常由多种不同工序设备组成,设备与设备之间通常由漫长的链条输送,桶在进行每道工序加工前均先对桶进行定位,结构重复,同时设备与设备之间所需的距离较大,需要较大的安装场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对桶在进入各工序设备时重复定位的制桶流水线。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一种制桶流水线,至少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所述制桶流水线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移载梁、夹臂、往复机构,所述移载梁穿过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第二设备,所述夹臂等距固定于所述移载梁,定义所述夹臂与夹臂之间的距离为桶距离,所述第一设备的操作位置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操作位置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桶距离的整数倍;所述往复机构包括往复动力设备、往复轴,所述往复轴与所述移载梁相对固定,所述往复动力设备带动所述往复轴沿所述往复轴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这样,待加工桶放上流水线后,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由带夹臂的输送装置直接输送,由于夹臂等距固定于移载梁,第一设备的操作位置与第二设备的操作位置之间的距离为桶距离的整数倍,因此进入第一设备加工与第二设备加工无需反复定位。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夹臂开合机构,所述夹臂开合机构包括开合动力设备、v形杆,所述v形杆包括顶端、第一端、第二端,所述顶端开设往复轴孔,所述往复轴穿过所述往复轴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移载梁固定,所述开合动力设备带动所述第二端运动。·在此实施例中,开合动力设备桶过带动v形杆转动实现移载梁上所有夹臂的开合,且开合动力设备无需安装于移载梁上,具有节省能源的作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夹臂开合机构包括杆件、提拉组件、偏心轮机构,所述第二端开设杆件孔,所述杆件穿过所述杆件孔,所述提拉组件包括拉杆,所述提拉组件开设组件孔,所述杆件穿过所述组件孔,所述提拉组件可相对所述杆件沿所述杆件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拉杆与所述偏心轮机构连接,所述开合动力设备与偏心轮机构直接或间接连接。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偏心轮与提拉模组将开合动力设备的动力传递给v形杆,使夹臂的开合更加稳定。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往复机构包括同步带轮、同步带、同步轴承座,所述往复动力设备带动同步带轮转动,同步带与同步带轮啮合,同步轴承座包括啮合部,所述啮合部包括能与所述同步带啮合的啮合齿,所述啮合齿与所述同步带啮合,所述同步轴承座与所述往复轴连接。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同步轴承座设置啮合齿,由同步带轮带动同步带再带动同步轴承座,使输送装置做往复运动,具有传动准确,利于提供加工精度的优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同步轴承座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所述啮合部固定,所述轴承座与啮合部形成带孔,所述同步带横穿所述带孔,所述啮合齿向所述轴承座方向突出。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啮合齿向所述轴承座方向突出使同步带不需要两面均为啮合齿,降低同步带的加工成本。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开设座沟,所述轴承座包括抱紧器、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沟部,所述沟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开设第一轴承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座开设第二轴承安装孔,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孔同轴,所述抱紧器位于座沟,所述抱紧器开设抱紧孔,所述抱紧孔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孔、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孔同轴,所述抱紧器存在经过所述抱紧孔圆心且大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孔孔径、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孔孔径的弦。在此实施例中,同步轴承座同构设置抱紧器,使同步轴承座不仅可以支撑往复轴旋转,而且可以使同步轴承座与往复轴做往复运动而不相对滑动。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以上各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所述第一设备的操作位置与所述第二设备的操作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桶距离。在此实施例中,可以较大程度降低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距离,有效减小安装制桶流水线所需要的场地面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五种任一种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夹臂包括上夹臂、下夹臂、连接柱、固定部,所述连接柱与所述上夹臂、所述下夹臂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移载梁固定连接,所述上夹臂与所述下夹臂同轴。在此实施例中,因桶为圆形不易受力,夹臂包括上夹臂、下夹臂,可以有效提供输送桶过程中的稳定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五种任一种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为翻边机、所述第二设备为胀筋机。

第二方面,一种制桶工艺切换方法,所述制桶工艺切换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桶流水线,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加工的桶加工完成后,包括如下步骤:s1:所述夹臂开合机构控制所述夹臂闭合夹紧所述桶;s2:所述往复机构带动所述输送装置将所述桶输送至所述第二设备;s3:所述夹臂开合机构控制所述夹臂打开所述桶;s4:所述往复机构带动所述输送装置与步骤s2呈反向运动,运动距离大小相等。这种方法,通过输送装置直接在各加工设备之间输送,省略了定位过程,可有效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桶流水线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制桶流水线的输送装置的部分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输送装置的夹臂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输送装置的往复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往复机构的同步轴承座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同步轴承座的另一视图。

图7是图2所示输送装置的夹臂开合机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之前已有的夹臂开合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了一种制桶流水线80,至少包括第一设备81、第二设备,制桶流水线80包括输送装置50。比如在一种情况下,第一设备81为翻边装置,第二设备82为胀筋装置。

图2为输送装置50的部分示意图,因为输送装置50的两边是对称的,因此本文中均只描述一边。输送装置50包括移载梁51、夹臂54、夹臂开合机构53、往复机构52。

移载梁51穿过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夹臂54等距固定于移载梁51。定义夹臂与夹臂之间的距离为桶距离,第一设备的操作位置与第二设备的操作位置之间的距离为桶距离的整数倍。待加工桶放上流水线后,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由带夹臂的输送装置直接输送,由于夹臂等距固定于移载梁,第一设备的操作位置与第二设备的操作位置之间的距离为桶距离的整数倍,因此进入第一设备加工与第二设备加工无需反复定位。特别的,第一设备的操作位置与第二设备的操作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桶距离,可以较大程度降低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距离,有效减小安装制桶流水线所需要的场地面积。

如图3所示,夹臂54包括上夹臂541、下夹臂542、连接柱543、固定部544,连接柱543与上夹臂541、下夹臂542固定连接,连接柱543与固定部544固定连接,固定部544与移载梁51固定连接。上夹臂541与下夹臂542同轴,应当说明,此处的同轴是指上夹臂541弧形对应的轴与所述下夹臂542弧形对应的轴同轴,对待输送的桶状物具有更好的夹持效果。

如图4所示,往复机构52包括往复动力设备521、同步带轮522、同步带523、同步轴承座524、往复轴525,往复动力设备521为电机,带动同步带轮522转动,同步带523与同步带轮522啮合,同步轴承座524与同步带523啮合,同步轴承座524与往复轴525连接。往复动力设备521带动往复轴525沿往复轴525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往复动力设备可以为气缸,气缸带动往复轴525做往复运动。

往复轴525与移载梁51相对固定,因此,往复轴做往复运动时,移载梁51随往复轴525一起做往复运动。通过同步轴承座524与同步带523啮合,由同步带轮522带动同步带523再带动同步轴承座524,使输送装置50在做往复运动时,可以具有更准确的传动比,利于输送装置将桶更准确地输送到特定的加工位置,利于提高加工精度。

同步轴承座524如图5、图6所示,同步轴承座524包括轴承座526、啮合部527。啮合部527与轴承座526固定,轴承座526与啮合部527形成带孔528,同步带523横穿带孔528,啮合部527包括啮合齿5271,啮合齿5271与同步带523啮合,啮合齿5271向轴承座526方向突出,这样,同步带523不需要两面均为啮合面,降低同步带523的加工成本。轴承座526与啮合齿5271顶部的距离d小于啮合齿5271的深度h,可以防止同步带523与啮合齿5271脱离,具有更好的传动性能。

轴承座526包括抱紧器5241、第一安装座5242、第二安装座5243、沟部5244,沟部5244连接第一安装座5242、第二安装座5243。第一安装座5242开设第一轴承安装孔,第二轴承座开设第二轴承安装孔,第一轴承安装孔与第二轴承安装孔同轴,第一轴承安装孔与第二轴承安装孔均设置轴承。轴承座526开设座沟5248,抱紧器5241位于座沟5248,座沟5248的宽度与抱紧器5241的宽度一致,应当说明,此处的“一致”是指抱紧器5241正好可以置入座沟5248而没有明显的间隙,而非数学意义上的完全一致。这样,抱紧器5241的位移可以与轴承座的位移一致,便于控制传动精度。抱紧器5241开设抱紧孔、缺口5245、螺纹孔。螺纹孔设置抱紧螺钉5247,抱紧螺钉5247可以调整缺口5245的大小。抱紧孔与第一轴承安装孔、第二轴承安装孔同轴。抱紧器5241存在经过抱紧孔圆心且大于第一轴承安装孔孔径、第二轴承安装孔孔径的弦,应当说明,此处的弦是指连接抱紧器垂直于往复轴轴线的截面外周上两点形成的线段。往复轴525穿过轴承、抱紧器5241,抱紧螺钉5247拧紧,抱紧器5241与往复轴525固定。轴承座526包括抱紧器5241,使轴承座526可以支撑往复轴525的旋转,又可以沿往复轴525的长度方向随往复轴525做往复运动。抱紧器5241通过抱紧螺钉5247调节抱紧力,可以使抱紧器5241与往复轴525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

如图7所示,夹臂开合机构53包括开合动力设备531、v形杆532、杆件533、提拉组件534、偏心轮机构535,v形杆532包括顶端5321、第一端5322、第二端5323。顶端5321开设往复轴孔,往复轴525穿过往复轴孔。第一端5322与移载梁51固定,第二端5323开设杆件孔,杆件533穿过杆件孔。提拉组件534包括拉杆5341,提拉组件534开设组件孔,杆件533穿过组件孔,提拉组件534可相对杆件沿杆件长度方向滑动。拉杆5341与偏心轮机构535连接。开合动力机构531与偏心轮机构535直接或间接连接。因此,开合动力设备531间接带动第二端5323运动,使v形杆532转动整体打开移载梁51,开合动力设备531无需随移载梁51做往复运动,与图8所示的每个夹臂配备单独的动力设备并且动力设备随移载梁运动的输送装置相比,更加节约能源。在实施例中,通过偏心轮机构535与提拉组件533将开合动力设备的动力传递给v形杆,可以使夹臂的开合更加稳定,降低夹臂开合过程中对桶造成的冲击。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开合动力设备可以为气缸,气缸直接带动v形杆第二段上下摆动。

采用上述制桶流水线,第一设备加工的桶加工完成后,制桶工艺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夹臂开合机构53控制夹臂54闭合夹紧桶;

s2:往复机构52带动输送装置50将桶输送至第二设备;

s3:夹臂开合机构53控制夹臂54打开桶;

s4:往复机构52带动输送装置50与步骤s2呈反向运动,运动距离大小相等。

这种制桶工艺切换方法,通过输送装置直接在各加工设备之间输送,省略了定位过程,可有效提高加工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