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挂车对开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1260发布日期:2020-12-04 14:0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半挂车对开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半挂车技术,特别是提供一种半挂车对开门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半挂车对开门生产,见图1,全部采用人工组装、点焊、焊接、修补等工序进行。这样,造成:1.组装精度差,焊接质量不稳定;2.人工劳动强度大,弧光、烟尘危害大;3.生产效率低;4.不符合国家倡导的智能制造、绿色工厂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半挂车对开门生产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点焊、自动焊接、实现对开门互换的标准化生产的半挂车对开门生产线,即机器人操作的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换代的智能制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半挂车对开门生产线产出的对开门,其组成包括门芯板、竖称、横撑、方管,竖称的两端分别连接横撑,方管、门芯板作为上下二层在横撑之间固定连接。

一种半挂车对开门生产线,包括传输设备,组装工装,专用焊接机器人,电弧焊机器人以及控制系统;采用所述组装工装组装门芯板、竖称、横撑、方管等零件;采用所述专用焊接机器人焊接门芯板;采用所述电弧焊机器人焊接方管;采用所述控制系统对所述传输设备上的每个工位节点位置和节拍进行控制,以此完成生产线工作。如此,人工组装—专机焊接—机械手焊接,在组装工位,将门芯板、竖称、横撑、方管采用所述组装工装组装夹紧,保证形状尺寸不变化;采用人工点焊,定位门芯板、竖称、横撑和方管;然后从所述组装工装移出,工件被传输到下一焊接工位,所述专用焊接机器人焊接门芯板与横撑的横焊缝,焊接门芯板与竖称的纵焊缝;然后工件被传输到下一焊接工位,所述电弧焊机器人焊接方管与横撑;采用所述控制系统对所述传输设备上的每个工位节点位置和节拍进行控制,使得流水线生产顺畅,节拍合理,节点位置精准;最后完工后码垛工件,完成对开门整个生产线的工作。

一种半挂车对开门生产线的作业步骤,在组装工位,将门芯板、竖称,横撑、方管采用所述组装工装组装夹紧;点焊,定位门芯板、竖称、横撑和方管;然后从所述组装工装移出,工件被传输到下一焊接工位,所述专用焊接机器人焊接门芯板横缝、纵缝;然后,工件被传输到下一焊接工位,所述电弧焊机器人焊接方管与横撑;然后,工件被传输到下一补焊工位,进行人工补焊;最后工件被传输到下一码垛工位,码垛工件。如此,对开门的生产线,人工组装—专机焊横缝、纵缝—机械手焊接—人工补焊—下线,在组装工位,将门芯板、竖称、横撑、方管采用所述组装工装组装夹紧,夹紧保证形状尺寸不变化;采用人工点焊定位竖称、横撑、门芯板和方管;然后从所述组装工装移出,工件被传输到下一焊接工位,所述专用焊接机器人焊接门芯板横缝、纵缝;然后工件被传输到下一焊接工位,所述电弧焊机器人焊接方管与横撑;然后,工件被传输到下一补焊工位,采用补焊工装装夹工件,进行人工补焊;最后工件被传输到下一码垛工位,码垛工件。组装工位的用料全部使用agv物料小车配送。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半挂车对开门生产线的作业步骤,在机器人焊接设备,以及生产线工位节点位置,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信息传送到物联网,所述物联网与所述控制系统、云平台互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点焊、自动焊接、实现对开门互换的标准化生产的机器人操作的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属于传统产业改造换代的智能制造,优点是,实现生产自动化,标准化组织生产,生产的工件完全达到互换性要求,并且工件精度高,自动化生产,减少员工劳动强度,生产效率提升100%,节省人力70%,降低成本,改善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及其说明与示意性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示出了与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半挂车对开门生产线的示意图;

图2、3、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半挂车对开门生产线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半挂车对开门生产线产出的对开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不同说明性实施例更加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细节及效果。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半挂车对开门生产线产出的对开门,见图5,其组成包括门芯板、竖称、横撑、方管,竖称的两端分别连接横撑,方管、门芯板作为上下二层在横撑之间固定连接。

一种半挂车对开门生产线的实施例,见图2、3、4,包括传输设备,组装工装,专用焊接机器人,电弧焊机器人以及控制系统;采用所述组装工装组装门芯板、竖称、横撑、方管等零件;采用所述专用焊接机器人焊接门芯板;采用所述电弧焊机器人焊接方管;采用所述控制系统对所述传输设备上的每个工位节点位置和节拍进行控制,以此完成生产线工作。如此,人工组装—专机焊接—机械手焊接,在组装工位,将门芯板、竖称、横撑、方管采用所述组装工装组装夹紧,保证形状尺寸不变化;采用人工点焊,定位门芯板、竖称、横撑和方管;然后从所述组装工装移出,工件被传输到下一焊接工位,所述专用焊接机器人焊接门芯板与横撑的横焊缝,焊接门芯板与竖称的纵焊缝;然后工件被传输到下一焊接工位,所述电弧焊机器人焊接方管与横撑;采用所述控制系统对所述传输设备上的每个工位节点位置和节拍进行控制,使得流水线生产顺畅,节拍合理,节点位置精准;最后完工后码垛工件,完成对开门整个生产线的工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组装工装是随行工装。组装工装是随行工装,即组装工装可以与工件一起移动,不象固定工装那样固定在产线上的某个位置不能移动,组装工装在产线上的点焊定位节点位置与工件在一起,保证工件点焊后尺寸不变,点焊定位节点任务完成后,组装工装被移出,工件在原有位置进行下一工序(焊接),或者被传输到下一工位进行下一工序(焊接);而固定工装就是在产线上的点焊定位节点位置固定不动,点焊定位节点任务完成后,工件被卸除,工件被传输到下一工位进行下一工序(焊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电弧焊机器人,采用电弧焊机器人点焊定位组装工装组装的门芯板、竖称、横撑、方管等零件。如此,由电弧焊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点焊工序,精准定位,生产效率高,保证质量,与专用焊接机器人共同合作完成焊接作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半挂车对开门生产线,所述专用焊接机器人与电弧焊机器人的作业位置可以更换,即组装工装后是电弧焊机器人和专用焊接机器人,点焊定位后,工件被传输到焊接工位,所述电弧焊机器人焊接方管与横撑,然后,工件被传输到下一焊接工位,所述专用焊接机器人焊接门芯板与横撑、竖称的横焊缝、纵焊缝。如此完成人工组装—点焊—机械手焊中间方管—专机焊门芯板的作业过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包括电弧焊机器人,采用电弧焊机器人点焊定位组装工装组装的门芯板、竖称、横撑、方管等零件的对开门生产线的单行生产线体,由此二条单行生产线体合并为一个生产线,共用一个所述电弧焊机器人;具体资源设备有,组装工装2台,专用焊接机器人2台,电弧焊接设备3台,生产人员36人(双班),物料小车28个;对开门节拍:5分钟/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对开门生产线还包括补焊工装,采用补焊工装装夹工件,进行人工补焊。当工件采用专用焊接机器人焊接门芯板横缝、纵缝,采用电弧焊机器人焊接方管与横撑后,工件被传输到补焊工位,使用补焊工装对工件进行装夹,人工补焊;最后码垛工件。如此,完成人工组装—点焊—专机焊—机械手焊—人工补焊—下线的全生产线作业过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对开门生产线的除焊渣、飞溅物工序由机器人操作。对开门生产线的除焊渣、飞溅物、灰尘等环境污染物是由机器人操作,机器代替人工进行打磨,清灰;生产线上的清理焊渣、飞溅物是在一个专用的房间内进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对开门生产线的码垛工序由机器人操作。对开门生产线的码垛工件工序,是由机器人操作,机器代替人工进行搬运、堆垛。

一种半挂车对开门生产线的作业步骤实施例,见图2、3、4,在组装工位,将门芯板、竖称,横撑、方管采用所述组装工装组装夹紧;点焊,定位门芯板、竖称、横撑和方管;然后从所述组装工装移出,工件被传输到下一焊接工位,所述专用焊接机器人焊接门芯板横缝、纵缝;然后,工件被传输到下一焊接工位,所述电弧焊机器人焊接方管与横撑;然后,工件被传输到下一补焊工位,进行人工补焊;最后工件被传输到下一码垛工位,码垛工件。如此,对开门的生产线,人工组装—点焊—专机焊横缝、纵缝—机械手焊接—人工补焊—下线,在组装工位,将门芯板、竖称、横撑、方管采用所述组装工装组装夹紧,夹紧保证形状尺寸不变化;采用人工点焊定位竖称、横撑、门芯板和方管;然后从所述组装工装移出,工件被传输到下一焊接工位,所述专用焊接机器人焊接门芯板横缝、纵缝;然后工件被传输到下一焊接工位,所述电弧焊机器人焊接方管与横撑;然后,工件被传输到下一补焊工位,采用补焊工装装夹工件,进行人工补焊;最后工件被传输到下一码垛工位,码垛工件。组装工位的用料全部使用agv物料小车配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对开门生产线的作业步骤,在机器人焊接设备,以及生产线工位节点位置,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将设备运行数据以及工位工艺工况(位移、压力、力、振动等)数据传递到控制系统。如此,便于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改善工艺参数带来依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传感器信息传送到物联网,所述物联网与所述控制系统、云平台互联,实现运程监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