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加工挤压模的保压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41908发布日期:2021-03-19 12:2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加工挤压模的保压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治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加工挤压模的保压治具。



背景技术:

卧式加工中心是通过水平布局主轴的机构实现铣削加工的机床,由于主轴水平布置,刀具沿工件侧面往复运动,以促使切屑有效排出,卧式加工中心还可以配备双交换工作台,以实现无人值守运行及缩短工件加工周期,挤压模是利用动力将物品挤压到模具中,使成品形成某种型状的模具。

目前,挤压模具在卧式加工中心加工,模具前后两面都必需加工,存在着以下的使用问题:

1、使用上下压块手动夹紧,装夹非常不方面,装夹直径范围小,要配备多套规格夹具;

2、如果使用上下液压夹紧,也需配备多套规格夹具,没有输送装置结构模具装卸困难;

3、没有配备可360°自动旋转的双交换工作台,加工效率低,无法实现正反面或多种角度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加工挤压模的保压治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加工挤压模的保压治具,包括本体座,所述本体座的顶部嵌设有上推拉缸,且上推拉缸的自由端通过浮动接头与上垫板固接,所述上垫板的底部固设有两组上定位模块,所述本体座底部表面两侧均固接有下承重块,且两个下承重块相对的一侧壁上均安装有滑轨,且两个滑轨上共同滑动连接有下垫板,所述下垫板的底部与下推拉缸的自由端固接,且下推拉缸安装在本体座的底部,所述下垫板上固设有两组下定位模块,所述本体座顶部的背面上固设有球形垫片,所述本体座靠近顶部的侧壁内嵌设有单动直线缸,且两个单动直线缸延伸出本体座的部分分别贴合在上垫板的两侧凹槽内,所述本体座的底部位于下垫板背部两侧的位置处均安装有顺序阀。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

滑轨的型号为hgr30,其生产品牌为上银;

上推拉缸的型号为cll090ca200,下推拉缸的型号为cll0750ca260,单动直线缸的型号为ctc-25a,其三者的生产品牌均为嘉缸;

联接阀的型号为vcb-lgs,顺序阀的型号为vef-lg,其二者的生产品牌均为pascal。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垫板两侧的顶面分别与两个定位导向杆的底端固接,且两个定位导向杆均套设在直线轴承内,且两个直线轴承均嵌设在本体的顶部,直线轴承具体为带法兰直线轴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定位模块由上定位安装板、上位置块和上夹紧座组成,下定位模块由下定位安装板、下位置块和下夹紧座组成,上定位安装板和下定位安装板的底部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调节螺孔,上位置块和下位置块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上定位安装板和下定位安装板的底部侧壁上,上位置块和下位置块也通过螺栓分别与上夹紧座和下夹紧座固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上夹紧座和下夹紧座均面向内侧中心处倾斜,且上夹紧座和下夹紧座的斜面上均设有防滑凸起。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座的底部固设有工作台,且工作台上开设有t型沟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承重块的侧壁上安装有油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座靠近顶部的侧壁上安装有油压表,所述本体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安装有联接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座的前后两侧上均安装有挡屑钣金,且下承重块、滑轨以及下推拉缸均处于挡屑钣金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座背部底面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主蓄能器和备用蓄能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推拉缸、下推拉缸和单动直线缸均采用plc控制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加工挤压模的保压治具,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利用导轨的作用,下推拉缸工作时可带动下垫板前后移动,从而能够自动输送,实现吊装和装夹分离,方便模具装卸吊运,且采用门字形结构,整个夹具体非常紧凑,上推拉缸上下运行保证行程的最大化;

(2)两组上定位模块和两组下定位模块形成夹持部位,可通过改变两组上定位模块和两组下定位模块两两之间的距离或更换其整体,从而适合直径285mm~640mm不同规格的模具夹持作业,夹持范围更广,适用性更高;

(3)将工作台装配在自动交换工作台上,整体配合可360°旋转的自动交换工作台,实现多种角度加工,提高加工效率,能实现正反面或多种角度加工;

(4)采用plc控制,方便实现各种自动操作,自动化程度好,控制精度高,确保适应各种高精度的加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座;2、上推拉缸;3、浮动接头;4、上垫板;5、定位导向杆;6、直线轴承;7、上定位模块;71、上定位安装板;72、上位置块;73、上夹紧座;8、工作台;9、下承重块;10、油嘴;11、滑轨;12、下垫板;13、下推拉缸;14、下定位模块;141、下定位安装板;142、下位置块;143、下夹紧座;15、油压表;16、联接阀;17、挡屑钣金;18、球形垫片;19、单动直线缸;20、顺序阀;21、主蓄能器;22、备用蓄能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加工挤压模的保压治具,包括本体座1,本体座1的顶部嵌设有上推拉缸2,且上推拉缸2的自由端通过浮动接头3与上垫板4固接,上垫板4两侧的顶面分别与两个定位导向杆5的底端固接,且两个定位导向杆5均套设在直线轴承6内,且两个直线轴承6均嵌设在本体的顶部,直线轴承6具体为带法兰直线轴承6(见图1和图2);通过定位导向杆5的作用,从而使得上垫板4在上下移动时更具稳定性,减少晃动,同时直线轴承6使得定位导向杆5在移动时更加稳定有效。

上垫板4的底部固设有两组上定位模块7,本体座1底部表面两侧均固接有下承重块9,下承重块9的侧壁上安装有油嘴10(见图1);便于润滑油加入到下承重块9内,实现润滑功能。

且两个下承重块9相对的一侧壁上均安装有滑轨11,且两个滑轨11上共同滑动连接有下垫板12,下垫板12的底部与下推拉缸13的自由端固接,且下推拉缸13安装在本体座1的底部,下垫板12上固设有两组下定位模块14,上定位模块7由上定位安装板71、上位置块72和上夹紧座73组成,下定位模块14由下定位安装板141、下位置块142和下夹紧座143组成,上定位安装板71和下定位安装板141的底部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调节螺孔,上位置块72和下位置块142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上定位安装板71和下定位安装板141的底部侧壁上,上位置块72和下位置块142也通过螺栓分别与上夹紧座73和下夹紧座143固接(见图1和图3);两组上定位模块7和两组下定位模块14形成夹持部位,可通过改变两组上定位模块7和两组下定位模块14两两之间的距离或更换其整体,从而适合直径285mm~640mm不同规格的模具夹持作业,夹持范围更广,适用性更高。

两个上夹紧座73和下夹紧座143均面向内侧中心处倾斜,且上夹紧座73和下夹紧座143的斜面上均设有防滑凸起(见图1和图3);易贴合挤压模的外侧壁,形成的夹持效果更好,同时防滑凸起的设置可提高上夹紧座73和下夹紧座143摩擦力,避免挤压模夹持后产生位移。

本体座1顶部的背面上固设有球形垫片18,本体座1靠近顶部的侧壁内嵌设有单动直线缸19,且两个单动直线缸19延伸出本体座1的部分分别贴合在上垫板4的两侧凹槽内,本体座1的底部位于下垫板12背部两侧的位置处均安装有顺序阀20。

本体座1的底部固设有工作台8,且工作台8上开设有t型沟槽(见图1和图3);将工作台8装配在自动交换工作台8上,整体配合可360°旋转的自动交换工作台8,实现多种角度加工,提高加工效率,能实现正反面或多种角度加工。

本体座1靠近顶部的侧壁上安装有油压表15,本体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安装有联接阀16(见图1);油压表15可实时监测液压油压数据,而联接阀16用于与外部油管连接。

本体座1的前后两侧上均安装有挡屑钣金17,且下承重块9、滑轨11以及下推拉缸13均处于挡屑钣金17内(见图4);挡屑钣金17可将加工时产生的碎屑挡住,避免碎屑进入下承重块9或导轨上,确保下承重块9或导轨温度运行。

本体座1背部底面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主蓄能器21和备用蓄能器22(见图5);本方案中只需采用主蓄能器21,备用蓄能器22仅当主蓄能器21无法使用后,充当临时备用。

上推拉缸2、下推拉缸13和单动直线缸19均采用plc控制运行(见图1、图3和图5);采用plc控制,方便实现各种自动操作,自动化程度好,控制精度高,确保适应各种高精度的加工作业。

在使用时,将整体装配在自动交换工作台8上,先根据挤压模的尺寸大小对两组上定位模块7和两组下定位模块14进行调节,也可对两组上定位模块7和两组下定位模块14进行更换,将适用于该挤压模的两组上定位模块7和两组下定位模块14调节或安装完毕,再将挤压模放置于两组下定位模块14上,利用下推拉缸13工作带动下垫板12移动,下垫板12移动带动挤压模移动至两组上定位模块7的正下方,利用上推拉缸2工作产生推力,进而带动上垫板4移动,使得两组上定位模块7和两组下定位模块14对挤压模形成夹持效果,再通过单动直线缸19工作对上垫板4进行稳压效果,确保加工过程中夹持稳定,不会产生松动等,夹持完毕后即可进行加工作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