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71989发布日期:2021-02-05 17:4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铸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筑、压射、吸入或其他浇筑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过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新能的物件;
[0003]
铸件冷却成型后,还需要对金属铸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如:钻孔、打磨等,在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冷却,不近会降低铸件加工组件的使用寿命,且高温会对金属铸件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使用冷却液对其进行冷却处理,为了避免浪费,我们通常将冷却液进行循环使用,然而现有的冷却循环装置不能有效的对循环使用的冷却液中混入的杂质进行有效的过滤,导致了冷却液的循环使用次数大大减少,从而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所述横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u型槽,u型槽的两侧顶端均螺纹安装有螺杆,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空心方杆,所述空心方杆的外侧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金属铸件加工组件,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挡板,挡板上转动安装有转轴的一端,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并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壳体内并固定套接有叶轮,所述壳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渣孔,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
[0007]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持板的一侧,夹持板的另一侧固定粘贴有隔热板,使得避免了金属铸件的温度经过夹持板和螺杆传递至转轮,从而不利于操作者的操作。
[0008]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延伸至u型槽外并固定套设有转轮,且转轮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防滑套,方便操作者转动转轮使螺杆带动夹持板对金属铸件进行夹持。
[0009]
优选的,所述横板上开设有泄水孔,u型槽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工作台板,工作台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且u型槽的底部内壁呈倾斜设置有导流板,方便冷却液汇集至泄水孔。
[0010]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冷却喷头,且冷却喷头的底端均朝向金属铸件加工组件,使得方便将冷却液喷洒至指定位置。
[0011]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的底端,过滤网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横板的底侧,所述横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取水管,取水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罩,使得方便对循环使用的冷却液进行沉淀过滤,且能够有效的避免冷却液中的杂质循环至冷却喷头造成堵塞。
[0012]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螺旋辊,且螺旋辊基于排渣孔为中心呈双向设置,使得方便对冷却液沉淀下来的残渣进行清理。
[0013]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使用时操作者通过进水管将冷却液送入壳体内,将待加工的金属铸件放置在工作台板上并通过夹持板进行夹持,通过操作金属铸件加工组件对金属铸件进行加工,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叶轮使冷却液沿取水管向上经空心方杆传动至冷却喷头对金属铸件喷洒冷却液;
[0014]
使用过的冷却液经过通孔向下沿导流板汇集至泄水孔并向下流动壳体内的底部右侧进行沉淀,冷却液的液面漫过挡板的顶端经过滤网后流向左侧,形成循环回路,当壳体的底部右侧冷却液中的沉渣较多时,打开第一电机和排渣孔进行排渣。
[0015]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空心方杆、冷却喷头、挡板和过滤网等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形成循环的回路并对循环使用的冷却液进行沉淀过滤,提高了冷却液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第一电机、双向螺杆和排渣孔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对循环使用的冷却液产生的沉渣进行有效的清理,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壳体;2、支撑腿;3、横板;4、u型槽;5、工作台板;6、转轮;7、夹持板;8、螺杆;9、空心方杆;10、滑动板;11、金属铸件加工组件;12、第一电机;13、转轴;14、挡板;15、第二电机;16、叶轮;17、冷却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
参照图1-3,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3,横板3的顶侧固定安装有u型槽4,u型槽4的两侧顶端均螺纹安装有螺杆8,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
同一个空心方杆9,空心方杆9的外侧设置有滑动板10,滑动板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金属铸件加工组件11,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2,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挡板14,挡板14上转动安装有转轴13的一端,转轴13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外并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上,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延伸至壳体1内并固定套接有叶轮16,壳体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渣孔,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
[0022]
本实施例中,螺杆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持板7的一侧,夹持板7的另一侧固定粘贴有隔热板,使得避免了金属铸件的温度经过夹持板7和螺杆8传递至转轮6,从而不利于操作者的操作。
[0023]
本实施例中,螺杆8的另一端延伸至u型槽4外并固定套设有转轮6,且转轮6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防滑套,方便操作者转动转轮6使螺杆8带动夹持板7对金属铸件进行夹持。
[0024]
本实施例中,横板3上开设有泄水孔,u型槽4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工作台板5,工作台板5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且u型槽4的底部内壁呈倾斜设置有导流板,方便冷却液汇集至泄水孔。
[0025]
本实施例中,滑动板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冷却喷头17,且冷却喷头17的底端均朝向金属铸件加工组件11,使得方便将冷却液喷洒至指定位置。
[0026]
本实施例中,挡板1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的底端,过滤网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横板3的底侧,横板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取水管,取水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罩,使得方便对循环使用的冷却液进行沉淀过滤,且能够有效的避免冷却液中的杂质循环至冷却喷头17造成堵塞。
[0027]
本实施例中,转轴1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螺旋辊,且螺旋辊基于排渣孔为中心呈双向设置,使得方便对冷却液沉淀下来的残渣进行清理。
[0028]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操作者通过进水管将冷却液送入壳体1内,操作者将待加工的金属铸件放置在工作台板5上,旋动转轮6使螺杆8带动夹持板7夹持住待加工的金属铸件,通过操作金属铸件加工组件11对金属铸件进行加工,打开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叶轮16转动,叶轮16转动使冷却液沿取水管向上送至空心方杆9,通过空心方杆9传动至冷却喷头17,冷却喷头17通过倾斜设置的喷嘴对金属铸件喷洒冷却液;
[0029]
使用过的冷却液经过工作台板5上开设的通孔向下流动至u型槽4内,通过u型槽4内倾斜设置的导流板使冷却液通过泄水孔向下流动壳体1内的底部右侧进行沉淀,冷却液的液面漫过挡板14的顶端时,冷却液通过过滤网过滤后流向左侧,再次经第二电机15带动叶轮16通过取水管向上,形成循环回路,当壳体1的底部右侧冷却液中的沉渣较多时,打开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轴13转动,转轴13带动螺旋辊将沉渣输送至排渣孔,打开排渣孔进行排渣。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