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地板件翻边、修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86328发布日期:2021-08-24 12:4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汽车后地板件翻边、修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模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地板件翻边、修边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私家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市场上制作汽车零部件的厂家也越来越多,对汽车的精细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汽车配件的要求自然也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配件的质量上,也体现在对于配件制造过程的控制上。

汽车构件的生产涉及汽车的各个部位,汽车外壳构件的加工一般都是通过钢板或铝板逐步变形加工而成,对于一些长条形结构的汽车部件,一般是先冲压成型,然后进行修边、翻边、冲孔等工艺过程才能完成最终工件的制造,现有技术中对于修边、翻边、冲孔等基本上都是通过不同的模具来实现各个工序加工,每个工序都需要一套对应模具及压力机,每个工序加工耗时较长,生产连续性较差,同时设备投资巨大,占用车间面积也很大,需要多次加工,就需要对工件进行多次定位,也容易造成工件加工质量不稳的问题,使得工件次品率较高,且工件需要反复上、下模具,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总体来说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浪费人力和物力资源,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这一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后地板件翻边、修边模具。

具体内容如下:汽车后地板件翻边、修边模具,其包括位于上层的上模组件、位于下层且与上模组件位置对应匹配的下模组件,其特征是:

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和上压料芯,所述的上压料芯滑动安装在上模座的上模腔内,上压料芯的侧面与上模腔的侧面设有相互配合的滑动面,在上模座的侧面设有水平伸入上压料芯侧面定位槽内的定位销,上模腔的顶面固定有若干个顶撑在上压料芯顶部的氮气弹簧,在上压料芯的两侧设有对称的且固定在上模座下表面的上翻边模块,在上压料芯的两侧设有对称的且固定在上模座下表面的上修边刀块甲,该上修边刀块甲位于对应上翻边模块的端部,在上压料芯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在上模座下表面的上修边刀块乙和上修边刀块丙;

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下压料芯和翻边斜锲,所述的下压料芯固定在下模座的上表面,在下压料芯的边沿设有分别与上修边刀块甲、上修边刀块乙和上修边刀块丙对应的下修边刀块甲、下修边刀块乙和下修边刀块丙,在下压料芯两凸出的顶端均设有固定在下模座上表面的翻边斜锲,该翻边斜锲包括上端开口的固定壳、竖直并排滑动安装在固定壳内的下压驱动块和翻边顶升块,在固定壳的底部还设有水平自由滑动的转化滑块,该转化滑块的上端通过两个相交的斜面分别与下压驱动块的下端斜面、翻边顶升块的下端斜面构成平面滑动副,在翻边顶升块的上端面固定有下翻边模块;

所述的上模座和下模座的两端设有互相匹配的合模导向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下压驱动块的背面还设有限位槽,在固定壳的上端面固定有水平伸入限位槽内的挡块。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壳的上端面还固定有l型的限位块,该限位块的水平段伸入翻边顶升块上部的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的合模导向结构包括位于上模座两端向下伸出的导向凸起块和下模座两端与该凸起块形状匹配的让位凹槽,导向凸起块的两端部均设有竖向的导向孔,该导向孔贯穿上模座,在让位凹槽的两端部设有竖向的导杆,该导杆与导向孔匹配成滑动副,导向凸起块的侧面与让位凹槽的侧面为互相匹配的滑动面。

优选的,所述的下压料芯的两端面固定有带弧形导斜面的定位柱,在下模座上固定有位于下压料芯两侧面的定位杆。

优选的,所述的下模座的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有竖直向伸出的聚氨酯吸震组件和垫块,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分别与垫块和聚氨酯吸震组件对应的支撑凸台甲和支撑凸台乙。

优选的,所述的上模座的两侧面和下模座的两侧面均固定有至少两个吊装棒。

优选的,所述的上模座的两端面和下模座的两端面均固定有至少两个固定条。

优选的,所述的下模座的两端面的上边沿对称铰接有至少两对支撑块。

优选的,所述的下修边刀块甲、下修边刀块乙和下修边刀块丙的侧面均设有向下倾斜废料导流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后地板件翻边、修边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上压料芯、上翻边模块和上修边刀,下膜组件包括下模座、下压料芯、翻边斜锲和下修边刀,翻边斜锲上设有下翻边模块,通过上下压料芯将翻边模块、修边切刀安装在一套模具内,再通过设置的翻边斜锲,在一套模具中能够完成工件的上、下翻边,同时实现冲压型工件的一次定位,多工序同步完成的目的,从而减少了工件的上下模次数,提升加工尺寸精度,减少了模具和压力机的用量,大幅度降低了设备投资,一模完成多工序,提升了生产效率,总体上是节约了大量的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工件的质量稳定性,有利于消费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后地板件翻边、修边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模组件去除上压料芯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压料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翻边斜锲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翻边斜锲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1.上模组件、12.下模组件、13.上模座、14.上压料芯、15上修边刀块乙、16.上修边刀块甲、17.上翻边模块、18.导向凸起块、19.导向孔、20.支撑凸台甲、21.支撑凸台乙、22.上模座上的吊装棒、23.导向凸起块的滑动面、24.上修边刀块丙、25.氮气弹簧、26.定位销、27.上模腔的滑动面、28.上模腔、29.定位槽、30.上压料芯的滑动面、31.下模座、311.下压料芯、32.让位凹槽、33.导杆、34.让位凹槽的滑动面、35.固定条、36.聚氨酯吸震组件、37.垫块、38.支撑块、39.下模座上的吊装棒、40.废料导流槽、41.下修边刀块甲、42.下修边刀块丙、43.下修边刀块乙、44.翻边斜锲、45.定位柱、46.定位杆、47.固定壳、48.下压驱动块、49.挡块、50.限位块、51.下翻边模块、52.翻边顶升块、53.限位槽、54.转化滑块、55.工件、56.下翻边模块加工出的翻边、57.上翻边模块加工出的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9,汽车后地板件翻边、修边模具,其包括位于上层的上模组件、位于下层且与上模组件位置对应匹配的下模组件;

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和上压料芯,所述的上压料芯滑动安装在上模座的上模腔内,上压料芯的侧面与上模腔的侧面设有相互配合的滑动面,在上模座的侧面设有水平伸入上压料芯侧面定位槽内的定位销,上模腔的顶面固定有若干个顶撑在上压料芯顶部的氮气弹簧,在上压料芯的两侧设有对称的且固定在上模座下表面的上翻边模块,在上压料芯的两侧设有对称的且固定在上模座下表面的上修边刀块甲,该上修边刀块甲位于对应上翻边模块的端部,在上压料芯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在上模座下表面的上修边刀块乙和上修边刀块丙;

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下压料芯和翻边斜锲,所述的下压料芯固定在下模座的上表面,在下压料芯的边沿设有分别与上修边刀块甲、上修边刀块乙和上修边刀块丙对应的下修边刀块甲、下修边刀块乙和下修边刀块丙,在下压料芯两凸出的顶端均设有固定在下模座上表面的翻边斜锲,该翻边斜锲包括上端开口的固定壳、竖直并排滑动安装在固定壳内的下压驱动块和翻边顶升块,在固定壳的底部还设有水平自由滑动的转化滑块,该转化滑块的上端通过两个相交的斜面分别与下压驱动块的下端斜面、翻边顶升块的下端斜面构成平面滑动副,在翻边顶升块的上端面固定有下翻边模块;

上模座下行的过程中,上模座下压翻边斜锲的下压驱动块,下压驱动块向下移动通过斜面驱动转化滑块移动,转化滑块通过斜面驱动翻边顶升块向上移动,翻边顶升块带动下翻边模块向上移动完成工件对应边的翻边工序。

所述的上模座和下模座的两端设有互相匹配的合模导向结构。所述的合模导向结构包括位于上模座两端向下伸出的导向凸起块和下模座两端与该凸起块形状匹配的让位凹槽,导向凸起块的两端部均设有竖向的导向孔,该导向孔贯穿上模座,在让位凹槽的两端部设有竖向的导杆,该导杆与导向孔匹配成滑动副,导向凸起块的侧面与让位凹槽的侧面为互相匹配的滑动面。

所述的下压驱动块的背面还设有限位槽,在固定壳的上端面固定有水平伸入限位槽内的挡块。通过挡块和限位槽配合限定下压驱动块的行程。

所述的固定壳的上端面还固定有l型的限位块,该限位块的水平段伸入翻边顶升块上部的空间内。通过限位块的水平段限定翻边顶升块向上的移动行程。

所述的下压料芯的两端面固定有带弧形导斜面的定位柱,在下模座上固定有位于下压料芯两侧面的定位杆。便于工件的定位,防止在翻边、修边的过程中工件发生移位,影响产品的质量。

所述的下模座的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有竖直向伸出的聚氨酯吸震组件和垫块,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分别与垫块和聚氨酯吸震组件对应的支撑凸台甲和支撑凸台乙。聚氨酯吸震组件作为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过程中的缓冲减震结构,防止上模座和下模座在合模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刚性接触,通过垫块限定上模座在下行合模过程的行程,防止上模座过渡下行发生碰撞损坏模具。

所述的上模座的两侧面和下模座的两侧面均固定有至少两个吊装棒。通过吊装棒对上模座或者下模座进行吊装搬运,简单方便。

所述的上模座的两端面和下模座的两端面均固定有至少两个固定条,所述的下模座的两端面的上边沿对称铰接有至少两对支撑块,当整个模具进行搬运转移时,将支撑块翻转至下模座的上表面,支撑块支撑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再通过固定条将两者进行固定后即可搬运,支撑块将上模座和下模座隔离开,防止转移运输过程中型面定位模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磕碰损坏。

所述的下修边刀块甲、下修边刀块乙和下修边刀块丙的侧面均设有向下倾斜废料导流槽。便于修边废料的流出和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该模具在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到下模组件的下压料芯上,工件通过下模座上的下压料芯四周的定位柱和定位杆进行定位,上模组件下行,上压料芯与下压料芯把工件夹紧,然后上模组件继续下行,上压料芯挤压氮气弹簧使其往上模腔里面收缩,然后上模座上的上翻边模块和上修边刀块随上模座继续下行,上翻边模块和下压料芯的对应边沿配合完成对工件的对应边的翻边工序,上、下对应的修边刀块相配合完成工件对应边的切边工序,同时在上模座下行的过程中,上模座下压翻边斜锲的下压驱动块,下压驱动块向下移动通过斜面驱动转化滑块移动,转化滑块通过斜面驱动翻边顶升块向上移动,翻边顶升块带动下翻边模块向上移动完成工件对应边的翻边工序,最后,修边的废料通过废料导流槽流出,上模组件上行,取走工件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压料芯将翻边模块、修边切刀安装在一套模具内,再通过设置的翻边斜锲,在一套模具中能够完成工件的上、下翻边,同时实现冲压型工件的一次定位,多工序同步完成的目的,从而减少了工件的上下模次数,提升加工尺寸精度,减少了模具和压力机的用量,大幅度降低了设备投资,一模完成多工序,提升了生产效率,总体上是节约了大量的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工件的质量稳定性,有利于消费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