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前梁拍平收口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9395发布日期:2022-06-01 23:3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下前梁拍平收口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下前梁拍平收口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和压力铸造。
3.下前梁拍平收口,原需要两道工序完成,即先拍平后序收口,人工取放料过程中可能会误放导致产品报废,甚至模具严重损坏,因此,亟需设计下前梁拍平收口一体化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下前梁拍平收口一体化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下前梁拍平收口一体化结构,包括一体化结构体,所述一体化结构体包括机架、上模座、上模板、下模座和外导柱,所述下模座的顶部外壁焊接有下模板,所述下模座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等高套筒,所述下模板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辅导柱,所述等高套筒和辅导柱的顶部外壁套设有浮升板,所述下模座顶部的一侧焊接有弹簧,所述浮升板的一侧开设有垫压槽,所述下模板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口,所述浮升板的底部和操作口之间设置有料片,所述下模座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机构。
7.进一步的,所述下模板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等高套筒设置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弹簧的顶端焊接在浮升板底部的一侧。
8.进一步的,所述料片的一端设置有垫压部,所述料片的一侧设置有拍平部。
9.进一步的,所述料片的一侧设置有压弯部,所述拍平部设置在操作口和浮升板的底部之间。
10.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外导柱、外筒和衔接螺丝,所述外筒的外部固定安装在下模座的一侧。
11.进一步的,所述衔接螺丝的外壁螺纹连接在外筒的内部,所述外导柱的底端通过衔接螺丝固定安装在外筒的内部。
12.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下垫块,所述下垫块的底部外壁焊接有下托板。
13.进一步的,所述上模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衔接杆,所述上模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导杆,所述上模板的顶部通过衔接杆和导杆固定安装在上模座的底部。
14.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底部焊接有若干个间隔板,所述上模座的顶部焊接在间隔
板的底部外壁。
15.进一步的,所述外导柱的顶部焊接有阻挡板,且阻挡板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上模座的顶部。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1.通过设置的浮升板与下模座,浮升板能够向下移动使料片的拍平部受压在浮升板和操作口之间,收口拍平融合在一副模具里,达到收口拍平一体化的目的,且只需一序就可以完成拍平收口,节省资源,有效控制成本。
18.2.通过设置的上模板与上模座,上模座和上模板稳定安装后,上模板向下将浮升板进行加压,料片的垫压部能够在垫压槽中稳固,防止料片顶部的偏移,并使拍平部稳压在浮升板下方,一体化结构即可完成。
19.3.通过设置的导向机构,外导柱通过衔接螺丝能够安装至外筒的内部,外导柱使上模座和下模座在拍平收口时进行上下的竖直导向,提高了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平稳效果。
20.4.通过设置的辅导柱与阻挡板,辅导柱装设在浮升板和下模板之间,在浮升板活动时防止浮升板的倾斜,阻挡板使得外导柱的顶部稳固在上模座上,提升一体化结构体的强度。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下前梁拍平收口一体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下前梁拍平收口一体化结构的右视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下前梁拍平收口一体化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下前梁拍平收口一体化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下前梁拍平收口一体化结构的料片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下前梁拍平收口一体化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下前梁拍平收口一体化结构的背面示意图。
28.图中:1上模座、2上模板、3下模板、4浮升板、5下模座、6下垫块、7下托板、8外导柱、9间隔板、10阻挡板、11等高套筒、12辅导柱、13弹簧、14机架、15料片、16垫压槽、17垫压部、18拍平部、19压弯部、20操作口、21限位槽、22衔接杆、23导杆、24外筒、25衔接螺丝、26一体化结构体、27导向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
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2.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7,下前梁拍平收口一体化结构,包括一体化结构体26,一体化结构体26包括机架14、上模座1、上模板2、下模座5和外导柱8,下模座5的顶部外壁焊接有下模板3,下模座5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等高套筒11,下模板3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辅导柱12,等高套筒11和辅导柱12的顶部外壁套设有浮升板4,等高套筒11的顶部在浮升板4的下方,浮升板4能上下活动在等高套筒11和辅导柱12的外部,浮升板4的底部可与下模板3的顶部相贴合,下模座5顶部的一侧焊接有弹簧13,浮生板4挤压弹簧13,弹簧13发生形变使浮升板4下移,且弹簧13能在压动后回弹,使浮升板4回到原本的位置,浮升板4的一侧开设有垫压槽16,上模板2底部的一侧刚好和垫压槽16贴合,下模板3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口20,浮升板4的底部和操作口20之间设置有料片15,料片15在操作口20中加工拍平收口,下模座5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机构27。
33.进一步的,下模板3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21,等高套筒11设置在限位槽21的内部,弹簧13的顶端焊接在浮升板4底部的一侧,使浮升板4上下移动。
34.进一步的,料片15的一端设置有垫压部17,垫压部17位于垫压槽16中,料片15的电压部17稳设在垫压槽16内,料片15的一侧设置有拍平部18,拍平部18能在操作口20和浮生板4底部的一侧加工。
35.进一步的,料片15的一侧设置有压弯部19,拍平部18设置在操作口20和浮升板4的底部之间,在拍平部18受压过后,压弯部19可折弯。
36.进一步的,导向机构27包括外导柱8、外筒24和衔接螺丝25,外筒24的外部固定安装在下模座5的一侧。
37.进一步的,衔接螺丝25的外壁螺纹连接在外筒24的内部,外导柱8的底端通过衔接螺丝25固定安装在外筒24的内部,外导柱8和外筒24对上模座1和下模座5支撑限位。
38.进一步的,下模座5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下垫块6,下垫块6的底部外壁焊接有下托板7,下垫块6和下托板7对下模座5稳定支撑。
39.进一步的,上模板2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衔接杆22,上模板2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导杆23,上模板2的顶部通过衔接杆22和导杆23固定安装在上模座1的底部,衔接杆22和导杆23便于上模板2和上模座1的连接。
40.进一步的,机架14的底部焊接有若干个间隔板9,上模座1的顶部焊接在间隔板9的底部外壁。
41.进一步的,外导柱8的顶部焊接有阻挡板10,阻挡板10防止外导柱8的掉坠,且阻挡板10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上模座1的顶部。
42.工作原理:操作人员将料片15放在上模板2和浮升板4之间,且料片15的垫压部17放在垫压槽16的内部,料片15的拍平部18设置在浮升板4和下模座5的操作口20之间,在上模座1和上模板2向下压动后,上模板1与浮升板4接触料片15在上模板1和浮升板4之间靠形状固定,上模板2的底部处于浮升板4上,上模板2底部的一侧在垫压槽16中使料片15的垫压
部17稳定,此时浮升板4向下移动,使料片15的拍平部18加压在浮升板4和操作口20内使料片15一侧形成压弯部19,可将料片15拍平收口,浮升板4可在等高套筒11和辅导柱12外,上模板1继续下行,浮升板4在机床力的作用下沿辅导柱12的导向下压,上模板1继续下行,料片15靠上模板1和浮升板4的固定收口的地方角度不变,开始拍平,辅导柱12使浮升板4不能偏移,上模板1继续下行,模具完全闭合,拍平完成,浮升板4向下压动后弹簧13使浮升板4回弹,收口拍平完成后上模板1上行至机床设备上死点,模具打开,浮升板4在弹簧13力的作用下沿辅导柱12方向向上,浮升板4与下模板3分离,产品从浮升板4中抽出,至此模具的一个完整工作过程结束,外导柱8安装在外筒24的内部外导柱8使上模座1稳定移动在下模座5的上方。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