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74633发布日期:2022-11-22 22: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冲压折弯模具,用于在产品上折弯成型台阶状圆角,所述台阶状圆角包括内圆角和外圆角,所述内圆角和所述外圆角由弧形断差部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折弯模具包括:凸模,其包括相邻设置的内圆角凸模和外圆角凸模,所述凸模的成型面上形成有凸模断差部;凹模,其包括相邻设置的内圆角凹模和外圆角凹模,所述凹模的成型面上形成有凹模断差部,所述凹模断差部与所述凸模断差部相适配;所述内圆角凸模与所述内圆角凹模配合以成型所述内圆角,所述外圆角凸模与所述外圆角凹模配合以成型所述外圆角,所述凹模断差部与所述凸模断差部配合以成型所述弧形断差部,所述凸模断差部的角部宽度由两侧向中心处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断差部的角部宽度最小处对应的宽度值为w
min
,所述w
min
等于所述台阶状圆角折弯成型前对应的台阶结构宽度w,所述凸模断差部的角部宽度最大处对应的宽度值为w
max
,所述w
max
与所述台阶状圆角折弯成型前对应的台阶结构宽度w的差值为

w,且

w=0.2w,所述凸模断差部的两侧直边部的宽度等于所述台阶状圆角折弯成型前对应的台阶结构宽度w。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还包括应力调整部件,其设在所述外圆角凹模与所述内圆角凹模的相邻处,所述应力调整部件设置两处并与所述台阶状圆角的两侧部直边一一对应,所述应力调整部件包括与所述内圆角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外圆角对应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相比所述第二部分向所述凸模所在侧凸出,且凸出高度大于所述台阶状圆角折弯成型前对应的台阶结构宽度w,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用于参与成型所述内圆角的侧部直边的第一斜面部和朝向所述内圆角凸模所在侧的第一平面支撑部,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用于参与成型所述外圆角的侧部直边的第二斜面部和朝向所述外圆角凸模所在侧的第二平面支撑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斜面部圆弧过渡,所述第二平面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斜面部圆弧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调整部件上形成有定位部,用于与所述凹模配合定位所述应力调整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角凸模的两侧部直边成型面垂直于所述凸模断差部,所述内圆角凸模的角部成型面相对所述凸模断差部向远离所述内圆角凹模所在侧倾斜,所述内圆角凹模的角部成型面具有与所述内圆角凸模的角部成型面相适配的斜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角凹模包括外圆角凹模本体和与所述外圆角凹模本体相贴合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具有与所述外圆角凹模相适配的外圆角成型面,所述凹模断差部形成在所述内圆角凹模上,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内圆角凹模固连为一体且位于所述外圆角凹模本体与所述凹模断差部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段的宽度为3-10mm,其一体成型在所述内圆角凹模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角凸模的两侧部直边成型面之间的夹角具有过折角度,所述内圆角凹模具有与所述内圆角凸模相等的过折角度。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角凸模为一整体凸模结构或者由沿产品外圆角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外圆角子凸模组合而成,其两侧部直边成型面之间的夹角具有过折角度,且沿产品外圆角长度方向,所述外圆角凸模两端处的过折角度小于其中间段的过折角度,且所述外圆角凸模两端中,所述凸模断差部所在端处的过折角度小于所述外圆角凸模另一端的过折角度;所述外圆角凹模具有与所述外圆角凸模相等的过折角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压折弯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凸模成型面上形成有凸模断差部,凹模成型面上形成有凹模断差部,内圆角凸模与内圆角凹模配合成型内圆角,外圆角凸模与外圆角凹模配合成型外圆角,凹模断差部与凸模断差部配合以成型弧形断差部,凸模断差部角部宽度由两侧向中心处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冲压折弯模具凸模上的凸模断差部的角部宽度由两侧向中心处逐渐增大,会促使折弯产品料流加速流向上述成型空间的角部中心处,可有效避免挤料、堆料,从而减小由于挤料堆料导致局部应力变强引起产品变形的几率,减小产品不良率,方便产品装配。装配。装配。


技术研发人员:冷云 张东立 秦根 田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2
技术公布日:2022/11/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