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棒的校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74019发布日期:2023-02-04 03:1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棒的校直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棒的校直机构。


背景技术:

2.铝棒是铝产品的一种,目前的铝棒均是通过熔铸的方法制成的,熔铸的步骤包括熔化、提纯、除杂、除气、除渣与铸造;铸造成型后的铝棒在冷却以及从成型模具中移出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弯曲,因此必须在出厂前对铝棒进行校直,现有铝棒的校直大都是将铝棒固定在简易的自制校直工具上,然后由人工手动操作自制校直工具来将铝棒进行校直,虽然上述自制校直工具因造价低而使投入成本少,但是操作极为费力,导致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而且工作效率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省时省力以大幅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的铝棒的校直机构。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棒的校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板、固定在台板右侧的校直电机、以及横向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台板中的轴杆;所述校直电机的转动轴横向并同心连接在轴杆的右端,所述台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倒置t型槽,对应地,所述轴杆上形成有两个螺旋方向互为相反的丝杆部,两个所述丝杆部分别设于两个倒置t型槽中,两个所述倒置t型槽中还均设有一个可活动的倒置t型块,两个所述倒置t型块分别套设螺接在两个丝杆部外;两个所述倒置t型块的顶部还均固定有一个垫块,两个所述垫块的顶部还均固定有一个校直块,两个所述校直块的顶部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同心分布的第一半圆形槽;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台板前后两侧的撑板、横向固定在两个撑板之间的顶板、固定在顶板底部的压紧气缸、以及固定在台板顶部并介于两个倒置t型槽之间的托块;所述压紧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并位于托块的上方,所述托块的顶部还固定有底块,对应地,所述压紧气缸的伸缩端上还固定有压块;所述底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半圆形槽,所述第二半圆形槽与第一半圆形槽同心设置,所述压块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设于第二半圆形槽的正上方;前方的一个所述撑板的后侧以及后方的一个所述撑板的前侧还均固定有两个夹紧气缸,两个所述夹紧气缸分别对称设于底块的左右两侧,前侧撑板上的两个所述夹紧气缸的伸缩端均横向向后设置,后侧撑板上的两个所述夹紧气缸的伸缩端均横向向前设置,每个所述夹紧气缸的伸缩端上还均固定有一个夹块。
5.优选地,所述压块的前后宽度小于第二半圆形槽开口处前后两侧边缘之间的距离。
6.优选地,所述台板的顶部还固定有基块,所述基块的顶部还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中开设有横孔,所述横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弧形开口槽,所述弧形开口槽中还嵌设有弧形压板,所述弧形压板的内壁与横孔的内壁相互配合。
7.优选地,所述定位块的顶部还穿插螺接有两个竖直设置的旋钮螺钉,两个所述旋钮螺钉的螺纹端均可转动的连接在弧形压板上。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能自动校直铝棒以使操作省时省力,进而大幅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前侧结构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后侧结构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倒置t型槽和倒置t型块的右视剖面结构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14.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15.如图1~4所示,一种铝棒的校直机构,包括台板1、固定在台板1右侧的校直电机7、以及横向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台板1中的轴杆6;校直电机7的转动轴横向并同心连接在轴杆6的右端,台板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倒置t型槽101,对应地,轴杆6上形成有两个螺旋方向互为相反的丝杆部61,两个丝杆部61分别设于两个倒置t型槽101中,两个倒置t型槽101中还均设有一个可活动的倒置t型块4,两个倒置t型块4分别套设螺接在两个丝杆部61外;两个倒置t型块4的顶部还均固定有一个垫块5,两个垫块5的顶部还均固定有一个校直块14,两个校直块14的顶部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同心分布的第一半圆形槽141;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台板1前后两侧的撑板2、横向固定在两个撑板2之间的顶板3、固定在顶板3底部的压紧气缸10、以及固定在台板1顶部并介于两个倒置t型槽101之间的托块8;压紧气缸10的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并位于托块8的上方,托块8的顶部还固定有底块9,对应地,压紧气缸10的伸缩端上还固定有压块11;底块9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半圆形槽91,第二半圆形槽91与第一半圆形槽141同心设置,压块11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111,弧形槽111设于第二半圆形槽91的正上方;前方的一个撑板2的后侧以及后方的一个撑板2的前侧还均固定有两个夹紧气缸12,两个夹紧气缸12分别对称设于底块9的左右两侧,前侧撑板2上的两个夹紧气缸12的伸缩端均横向向后设置,后侧撑板2上的两个夹紧气缸12的伸缩端均横向向前设置,每个夹紧气缸12的伸缩端上还均固定有一个夹块13。
16.压块11的前后宽度小于第二半圆形槽91开口处前后两侧边缘之间的距离。
17.台板1的顶部还固定有基块15,基块15的顶部还固定有定位块16,定位块16中开设有横孔161,横孔16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弧形开口槽162,弧形开口槽162中还嵌设有弧形压板19,弧形压板19的内壁与横孔161的内壁相互配合。
18.定位块16的顶部还穿插螺接有两个竖直设置的旋钮螺钉18,两个旋钮螺钉18的螺纹端均可转动的连接在弧形压板19上。
19.台板1的底部还固定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撑块17。
20.使用方法:将铝棒从右往右穿过横孔161并放置在两个校直块14上的第一半圆形槽141中以及底块9上第二半圆形槽91中,再驱动压紧气缸10的伸缩端向外伸出以带动压块11向下移动,直到压块11上的弧形槽111压紧在铝棒的上侧外壁,进而将铝棒压紧固定以防止其上下移动,然后驱动每个夹紧气缸12的伸缩端均向外伸出以带动每个夹块13均朝着铝棒的方向移动,直到每个夹块13均顶紧在铝棒的前侧或后侧外壁上以防止其前后移动;若铝棒的外径小于横孔161的内径,则需要旋拧两个旋钮螺钉18以带动弧形压板19向下移动,直到弧形压板19的内壁压紧在铝棒的上侧外壁以固定铝棒,若铝棒的外径等于横孔161的内径时,弧形压板19必须上移到底并完全嵌入在弧形开口槽162内。
21.接着,启动校直电机7以使其转动轴旋转,进而带动轴杆6转动,从而依据螺旋连接的原理并借助两个丝杆部61带动两个倒置t型块4均朝着底块9的方向相对移动,进而借助两个垫块5带动两个校直块14均朝着底块9的方向相对移动,此过程中,铝棒上的向下弯曲的部分就会在校直块14的作用下向上抬升以实现校直;当两个校直块14均移动到最内侧时,再驱动校直电机7的转动轴反向以带动两个校直块14均向外侧移动,进而对向下弯曲的部分再次进行校直,重复上述步骤多次,直到铝棒上的向下弯曲的部分消失;随后,微微松开弧形压板19以使其离开铝棒,同时驱动压紧气缸10的伸缩端和每个夹紧气缸12的伸缩端均向内收缩分别带动压块11和每个夹块13均以离开铝棒,然后将铝棒转动一定角度并重新借助弧形压板19、压块11和每个夹块13将铝棒再次固定,然后重新进行多次的校直;重复上述步骤多次,直到铝棒的每个角度均被校直一遍。
22.本实用新型能自动校直铝棒以使操作省时省力,进而大幅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