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截面轧件轧机的双层浮动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679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截面轧件轧机的双层浮动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轧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变截面轧件轧制装置。
现有的变截面轧件轧机的送拉料系统由有夹持钳口的小车、 滑轨和液压缸组成。上述小车将被轧工件送入轧机,并在轧制过程中建立张力,其工作过程是将轧件置于夹持钳口中之后,钳口夹紧,小车由液压推动向前(靠近轧辊的方向)运动,轧辊咬钢后,小车带动轧件向后(远离轧辊的方向)运动,从而完成轧制工序。在具有模具辊的变截面轧件轧机中,工艺上要求在轧制过程可靠建立后(即轧辊咬钢后),才允许小车在液压力作用下向后运动,否则将会使开始轧制点产生偏移;并且在要求轧辊咬钢瞬间,小车必须立刻向后运动,否则将会使轧件拱起,即产生拱钢现象。如此苛刻的时间要求,在工程上是很难实现的,在现有技术中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使产品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小车的结构,以便可以放宽对小车后移时间的苛刻要求,使小车由原来的在某一瞬间必须向后运动放宽为在某一时间范围内小车向后运动即可满足轧制工艺需要,解决了产品质量问题,使得在工程上满足工艺要求相当容易。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将由车身、钳口和车轮组成的小车的车身由原来的单层结构改为一种变截面轧件轧机的双层浮动小车,由车身、钳口和车轮组成,所述车身具有双层结构,下层为固定部分(8)包括底座(10)、导轮(11)和车轮(12),以及固定于底座(10)上的V形导轨(1),上层为浮动部分,包括浮动体(9)、两个滚动轴承(2)以及由其支承在两侧V形导轨(1)上的小轴(6)、轮罩(4)、滑块座(5)和安装在该轮罩(4)与滑块座(5)之间的弹簧(3)。
V形导轨(1)上设有凹槽(7),该凹槽具有用以保持小车浮动部分的移动轨迹与小车整体中心线平行的两个侧面。
由于改进了小车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变截面轧件轧机在工作中对小车移动时间的苛刻要求,使得由此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得到解决,具有很显著的经济效益,改进的结构具有简单、易于实施、工作可靠的优点。



图1a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附
图1b是附
图1a的左侧视图;附图2a是本实用新型活动部分局部剖视图;附图2b是附图2a的A-A剖视图;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
图1所示,活动小车分为下部的固定部分和上部浮动部分两层,在初始状态下,由于重力作用使浮动的部分轴6、轴承2停止在固定的初始位置,(即V型导轨1的最低位置),当轧制过程建立后,轧件在轧辊切向力作用下,将小车的上层9向远离轧辊方向推动一段距离△S(0-50mm),所需要的时间是△t,由于小车可以浮动,所以轧件不会拱起,在△t的时间范围内,小车的整体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向后移动,并随之将张力作用于轧制过程。张力建立后,张力由小车下体8作用于轮罩4,再由轮罩4传给小车浮动部分9,最后作用于轧件上,弹簧3起缓冲作用,V形导轨1上制有凹槽7,该凹槽的两个侧面的作用是使小车浮动部分的移动轨迹与小车整体中心线保持平行。轧制过程完成后,小车的上层(浮动部分)由于重力的作用恢复到初始位置,开始下一周期工作。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轧制各种变截面工件的轧机中。
权利要求1.一种变截面轧件轧机的双层浮动小车,由车身、钳口和车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具有双层结构,下层为固定部分(8),包括底座(10)、导轮(11)和车轮(12),以及固定于底座(10)上的V形导轨(1),上层为浮动部分,包括浮动体(9)、两个滚动轴承(2)以及由轴承(2)支承在两侧V形导轨(1)上的小轴(6)、轮罩(4)、滑块座(5)和安装在该轮罩(4)与滑块座之间的弹簧(3)。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车,其特征在于在V形导轨(1)上设有凹槽(7),该凹槽(7)具有用以保持小车浮动部分的移动轨迹与小车整体中心线平行的两个侧面。
专利摘要一种变截面轧件轧机的双层浮动小车,属于金属轧制设备的装置,车身具有下层固定部分和上层浮动部分,上层主要包括浮动体和可以沿V形导轨浮动的滚动轴承以及由其支承的小轴,轮罩和滑块座。小车浮动部分的运动轨迹与小车主体中心线平行,并且在每个轧制周期开始时,小车停驻于同一固定点。解决了变截面轧件轧制过程中对小车运动时间要求苛刻,难于保证轧件质量的问题。适用于变截面轧件轧机配套使用。
文档编号B21B39/02GK2197139SQ94218508
公开日1995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19日
发明者胡水平, 邬月芳, 史伟志, 刘钊, 睢金丽, 李丹黎, 温冰 申请人:北京市和兴冶金机电新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