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桶圈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8088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桶圈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造桶圈的设备,特别是一种自动桶圈成形机。
多年来,困扰我国制桶行业的主要问题是桶圈生产自动化及桶圈高质量两大难题,目前我国生产桶圈多采用单辊冷弯成形,再用冲床人工定尺剪切,由于单辊成形的变形量大,桶圈内外易出现绉折及裂痕,而且单辊成形只能生产U形截面,不能生产目前国际流行的省料、刚性好、密封可靠的U形截面桶圈,同时,目前桶圈生产占用设备场地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原材料浪费较大。
为实现单机生产自动化,目前国内已有两种技术方案,其一将定尺剪切和冷变形轧机联机,但桶圈的导入和导出段存在直线效应。其二在多辊连剪连轧方案中,“堆钢”问题不能解决,即冲剪时后续条料堆积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条料在线同步轧制剪切,桶圈的导入导出段无直线效应,剪切时无“堆钢”现象的自动相圈成形机,以高质量的桶圈满足我国制桶行业的需要。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精整辊(10)由上凸下凹对辊构成,与其相配合的规圆导向辊(7)按装在由滑架(5)支承的滑座(6)上,滑架上的大螺距螺栓(52)与滑座上的小螺距螺栓(53)直线固定连接;套装在主轴(27)上的转套(28)由轴承(29)支承在机架(30)上,转套右端固定具有滑槽的剪架(12),滑槽中的滑板(13)上装有正弦滑块(14),该滑块套装在主轴(27)的偏心段(15),滑板底部固定冲头(11),剪架上的剪口凹模(8)与冲头相对应,剪架底部的档铁(3)与机架上的终点开关(2)周期性接触;主轴左端装有转键离合器(24),其外套固定大皮带轮(25),由终点开关控制的电磁铁(33)的衔铁连接拉杆(34),与该拉杆随动的摆动凸轮(35)与转键离合器的键尾板相接合;转套左端固定有摇臂(26),机架与摇臂之间的拉簧(38)使摇臂与凸轮(40)相啮合,凸轮轴(41)与精整辊(10)由等速传动副相连接,凸轮轴上固定有半离合器(43),套装在该轴上的半离合器(44)同轴固定连接端面凸轮(45)和凸轮(40),与端面凸轮接合的拔销(37)连接在电磁铁(36)的衔铁上,电磁铁(36)由按装在滑板(13)和剪架(12)上的光电开关(16)(16′)所控制,在剪口凹模(8)前端固定有导向顶出器(17),该顶出器的料槽(48)中设有轴支承的顶出杆(49),杆端与槽底之间设有弹簧(47),杆尾设有与槽底部固定的支板(50)相接合的调整螺栓(51)。
凸轮轴(41)上的从动链轮(42)与精整辊(10)上的同齿数主动链轮构成传动副。
下面以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附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
图1左视局部剖面示意图附图3
图1后视局部剖面示意图附图4差动调整机构示意图附图5摇臂、凸轮机构局部剖面示意图附图6导向顶出器局部剖面示意图本成形机的工作原理如
图1、2、3所示,电机由大、小皮带轮(25)(23)减速后,使各工作辊运转,带钢由进料口(22)输入,经送进校平辊(21)、初成形辊(19)、成形辊(18)和精整辊(10)导出,成为包括U形截面在内的各种截面的条料,精整辊与规圆导向辊(7)相配合使条料成为φ295至420毫米的圈料,其直径由差动调整机构调整如图4所示,本例的大小螺距螺栓(52)(53)螺距分别为1.75毫米和1.5毫米,每调一圈大螺距螺栓,滑座(6)将以螺距差0.25毫米的距离移动,使圈料的直径得到精确调整,精整辊(10)的凹凸对辊与常规设置位置相反即上凸下凹,圈料规圆时上旋,经导料板(9)、导向顶出器(17)、剪口凹模(8),再经曲面导料板(31)(32)将螺旋状的圈料引导至光电开关(16)(16′),当圈料始端遮盖光源时,光电开关的输出信号经放大驱动电磁铁(36)吸合,拔销(37)回缩,如图5所示,端面凸轮(45)在弹簧作用下,使两半离合器啮合,凸轮(40)随凸轮轴(41)转动,摇臂(26)通过滚子(39)与凸轮啮合而摆动,通过转套(28)使剪架(12)也随之摆动,当摆至最大角度即15°角时,其档铁(3)触及终点开关(2),使电磁铁(33)吸合,并牵动拉杆(34)及随动的摆动凸轮(35)脱离转键离合器(24)的键尾板,该离合器啮合,大皮带轮(25)使主轴(27)转动,当主轴转动一圈时,键尾板与摆动凸轮接合即停止转动,在主轴转动时,其偏心段(15)使正弦滑块(14)作用于滑板(13)使之在剪架的滑槽中上下滑动,并且在剪架摆至15°角时,滑板滑至下端,此时冲头(11)与剪口凹模(8)作用于圈料实现剪切,桶圈自曲面导料板(32)弹出,可见本机实现圈料在线剪切的关键是剪架摆动的角速度与条料送进速度相等,这是由于凸轮(40)与精整辊(10)由等转速传动副连接的作用,因此彻底解决了“堆钢”问题,同时本成形机连续的光电定尺同步剪切,有效的解决了桶圈两端的直线效应问题。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顶出器(17)的作用是克服圈料在剪切时受力卡在剪口凹模中而形成的阻力,防止圈料变形有助于“堆钢”的解决,剪切后的后续圈料在顶出杆(49)和弹簧(47)的作用下被托起,在高于凹模的料槽(48)的导向作用下,延剪口凹模顺利通过,本顶出器还有效的抵消了因圈料自重而形成的位置误差,保证了桶圈直径的精度,调整螺栓(51)可调整顶出杆的高度,如图6A向视图所示,以适应不同剪口凹模的高度。
本成形机的操作面板(20)上,设有“剪机停”,“剪机启动”、“剪机点动”、“轧机前进、点动”、“轧机后退”等操作开关,分别与上述机械控制的相关部分双工运行,以调整本机初始工作状态和剪切整盘带钢首尾的直线段。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从带钢导入直至在线同步轧制剪切的单机自动化全过程,具有省料省工、精度高速度快、可轧制任何形状截面桶圈的显著优点。
权利要求1.自动桶圈成形机,由机架、电机、送进校平辊、初成形辊、成形辊、精整辊、冲头、剪口凹模所组成,其特征是精整辊(10)由上凸下凹对棍构成,与其相配合的规圆导向辊(7)按装在由滑架(5)支承的滑座(6)上,滑架上的大螺距螺栓(52)与滑座上的小螺距螺栓(53)直线固定连接;套装在主轴(27)上的转套(28)由轴承(29)支承在机架(30)上,转套右端固定具有滑槽的剪架(12),滑槽中的滑板(13)上装有正弦滑块(14),该滑块套装在主轴(27)的偏心段(15),滑板底部固定冲头(11),剪架上的剪口凹模(8)与冲头相对应,剪架底部的档铁(3)与机架上的终点开关(2)周期性接触;主轴左端装有转键离合器(24),其外套固定大皮带轮(25),由终点开关控制的摆动凸轮(35)与转键离合器的键尾板相接合;转套左端固定有摇臂(26),机架与摇臂之间的拉簧(38)使摇臂与凸轮(40)相啮合,凸轮轴(41)与精整辊(10)由等速传动副相连接,凸轮轴上固定有半离合器(43),套装在该轴上的半离合器(44)同轴固定有端面凸轮(45)和凸轮(40),与端面凸轮接合的拔销(37)连接在电磁铁(36)的衔铁上,电磁铁(36)由按装在滑板(13)和剪架(12)上的光电开关(16)(16′)所控制,在剪口凹模(8)前端固定有导向顶出器(17),该顶出器的料槽(48)中设有轴支承的顶出杆(49),杆端与槽底之间设有弹簧(47),杆尾设有与槽底部固定的支板(50)相接合的调整螺栓(5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机,其特征是凸轮轴(41)上的从动链轮(42)与精整辊(10)上的同齿数主动链轮构成传动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制造桶圈的自动设备,多辊轧制机构导出的条料经差动调整装置可规成295毫米以上直径的圈料,由光电开关控制的凸轮机构实现剪架摆动,其角速度与条料走行速度一致,剪架摆动的同时,通过终点开关,电磁铁及随动机构使冲头同步动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从带钢导入,在线轧制剪切的单机自动化全过程,所轧制的桶圈两端没有直线效应,桶圈轧制剪切过程连续进行,有效的解决了“堆钢”问题,因此它具有省工省料,桶圈精度高,加工速度快,可轧制各种形状截面的显著优点。
文档编号B21D51/18GK2224048SQ9521169
公开日1996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25日
发明者张以泉 申请人:张以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