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球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8921阅读:16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球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球加工,特别涉及一种磨矿用钢球的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攀枝花矿山公司、西昌铁工厂1992年4月27日申请的“钢球热处理工艺”(申请号92108118.9)存在以下不足1、该工艺只适应于U71Mn材质,不适合其它高碳高硅材质。
2、该工艺在淬火时滚动淬火时间短,钢球在淬火池中堆积淬火,钢球的淬透性和硬度均匀性很差,进入球磨机磨矿后正圆率低,影响磨矿效果。
3、回火油温偏低,时间短,不能消除淬火后产生的内应力,导致钢球破碎率很高、影响磨矿效果。
四川省西昌市西昌农专西昌铁工厂1996年3月28日申请的“一种钢球加工工艺”(申请号96102787.8)也存在以下不足1、锻后余热温度范围小,不便于控制。
2、淬火时在水中滚动时间短,影响淬透性和硬度均匀性。
3、淬火后未立即回火,不易消除淬火内应力,容易使钢球产生内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球淬透性和硬度均匀性都很好的钢球热处理工艺,该钢球的特点是高硬度、低破碎、耐磨、经济实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利用高碳钢坯,采用选择钢坯、下料、加热、模锻、预冷、淬火、回火、空冷工艺路线。钢坯含碳为0.70~0.90%,含硅为0.70~0.90%,利用锻后余热,使其预冷到800℃左右进入淬水池滚动淬火,滚动淬火时间不少于35秒,淬火介质为清水,水温保持在30℃左右,淬火完毕后立即回火,回火油温为250℃±20℃,时间为6~8小时。3本发明与其它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钢坯的含碳量、含硅量较高,便于组织原材料。
2、滚动淬火时间长,钢球淬透性和硬度均匀性好。
3、钢球淬火后立即回火,回火时间长,可以基本消除淬火后产生的应力。
4、用该工艺生产的钢球硬度高,其表面硬度为62HRC,中心硬度为58HRC,平均体积硬度(AVH)值为60HRC,冲击韧性13j/Cm2,破碎率低于1%。
5、用该工艺生产的钢球在选矿厂使用,其磨矿单耗大大降低,经攀钢集团矿业公司选矿厂工业试验,磨矿单耗由原来的1.0kg/t原矿降到0.66kg/t原矿。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钢球加工工艺流程是选择钢坯→下料→加热→模锻→预冷→淬火→回火→空冷→入库。
热处理工艺具体要求如下1、预冷钢球始锻温度为1150℃左右,终锻温度必须在850℃以上、待钢球温度从850℃左右预冷到800℃左右,即钢球表面颜色变为暗红色时开始入水进行淬火,淬火温度过低过高均会影响钢球的硬度和韧带性。
2、淬火淬火池应有足够的容积,最好采用循环水,防止水温超过35℃,淬火滚动轨道要长要缓,钢球滚动淬火时间不得少于35秒。
3、回火为及时消除淬火应力,防止炸裂,钢球淬火后应及时回火。回火油温为250℃左右,恒温回火6~8小时,回火介质为50~100号机械油,回火后空冷至常温。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球热处理工艺,利用高碳钢坯,采用钢坯选择、下料、加热、模锻、预冷、淬火、回火、空冷工艺路线,其特征在于,钢坯含碳为0.70~0.90%,钢球始锻温度控制在1150℃±10℃内,终锻温度控制在850℃以上,利用锻后余热,使其预冷到800℃±10℃即钢球表面颜色变为暗红色时开始放入水中淬火,淬火介质为清水,水温30±5℃,淬火后立即回火,回火油温为250℃±20℃,回火时间6~8小时,回火后空冷至常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球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钢球在水中淬火时需连续不断地滚动,且时间不少于35秒。
全文摘要
一种钢球热处理工艺,利用高碳钢坯,采用选择钢坯、下料、加热、模锻、预冷、淬火、回火、空冷工艺路线。钢坯含碳为0.70~0.90%,含硅为0.70~0.90%,利用锻后余热,使其预冷到800℃左右进入淬水池滚动淬火,滚动淬火时间不少于35秒,淬火介质为清水,水温保持在30℃左右,淬火完毕后立即回火,回火油温为250℃±20℃,时间为6~8小时。该工艺易于掌握和控制,钢球表面硬度为62HRC,中心硬度为58HRC,平均体积硬度为60HRC,冲击韧性为13j/Cm
文档编号C21D1/18GK1584061SQ0313564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0日
发明者凌源君, 詹芳春, 白顺 申请人:攀钢集团钢城企业总公司矿山工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