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eAl+Cr<sub>7</sub>C<sub>3</sub>)/γ-(Fe,Ni)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35113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FeAl+Cr<sub>7</sub>C<sub>3</sub>)/γ-(Fe,Ni)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表面涂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Fe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包括熔点高,密度低,热传导性能好以及优 异的抗氧化性能,是潜在的高温结构材料。但是其广泛的工业化应用还存在以下问题。一 是室温脆性和低的屈服强度,限制了FeAl金属间化合物在室温下的加工性能。众多的研究 者在这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据材料热处理学报(2007, Vol. 28, No.4,P16 21)的报道, 采用热压烧结的方法提高了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室温力学性能;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4, Vol. 44, No. 5, P 585-588)报道,在45钢的表面预涂纯A1粉,用光束合金化 的方法合成了具有分层特征的Fe/Al化合物涂层,存在组织梯度过渡特点,从而提高了其综 合力学性能。昆明理工刘安强(热加工工艺,2006, Vol. 35, No. 20, P26-42)采用机械 合金化和真空烧结的方法制备FeAl合金,获得了良好的室温力学性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 还有很多,但是富有成效的比较少,并且所采用方法的共同点就是制备条件比较苛刻,设 备复杂,能耗高,生产周期长。这些较高的成本不能满足FeAl材料的工业化需求。另外, 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制备FeAl整体材料,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制备研究较少, 而这种整体材料往往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这是因为在很多的工况条件下,需要材料的表面 高硬度和内部韧性的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涂层技术的发展。目前制备FeAl金属间 化合物的涂层技术主要有热喷涂和激光熔覆,热喷涂涂层结合性不好,涂层孔隙率较大; 而激光熔覆的大型激光器成本昂贵,不利于工业化应用。等离子熔覆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表面涂层技术,高能等离子束流能量高,稳 定性好,可在大气中操作,采用同步送粉方式,并且在等离子熔覆过程中不受组成物的相 溶性、熔点、密度等性质的限制,利用任意粉末的任意配比,获得通常冶金方法不能得到 的合金层,即^"料在冶金反应前后是A—B,或A+B—C,或A+B—C+D等(当然也包括A —A,或A+B—A+B),为原位生成金属间化合物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并且在高能束流作用 下,粉末和基体表层同时熔化,冶金层与基体达到冶金结合状态。等离子熔覆设备不需真 空系统,造价仅为同功率激光熔覆设备的1/5 1A0,生产效率高,操作维护简便。但是 目前在等离子熔覆涂层的制备开发方面还远远不足,等离子熔覆技术在涂层的制备方面仅限于Fe基、Ni基等常规涂层,难以拓展其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eAI+Cr7C3)/Y-(Fe,Ni)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将FeAI金 属间化合物和Cr7C3硬质相引入涂层中,并与韧性相Y-(Fe,Ni)复合,有效提高金属间化 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拓宽金属间化合物的应用领域。所采用的等离子熔覆技术,可 以克服原有制备金属间化合物涂层技术涂层热应力大、与基体结合力较差、成本昂贵等不 足。本发明(FeAl+Cr7C3) / y - (Fe, Ni)复合涂层的制备工艺为将基体材料放置于等离子熔 覆工作台上,与等离子矩的距离为27 30mra;在铁基合金粉末体系的基础上,添加重量 百分比为10 15%的Al203粉末,将粉末球磨30 60min,使粉末充分混合配制成涂层材 料;将涂层材料装入等离子熔覆设备的送粉器中,设定等离子熔覆工艺参数为工作电流 250 300A,扫描速度350 400mm/min,送粉气(Ar): 0.4 0.8m7h,等离子气(Ar): 0.4 0.8 mVh,保护气(Ar): 0.4 0.8 m7h。启动开关,进行等离子熔覆涂层的制备。 待涂层冷却后,砂轮磨掉表面氧化皮等杂质,获得无气孔、无裂纹、光亮、致密的 (FeAl+Cr7C3) / y - (Fe, Ni)的复合涂层。所述基体材料为低碳钢,厚度为5 10mm。所述铁基合金粉末的合金元素重量百分比为Cr 30.0 35.0%、 Ni 4. 5 5. 5%、 Mo 3. 0 4. 5%、 B 2. 0 3. 5%、 Si 3. 5 5. 0%、 Fe余量。 所述粉末粒度范围为106 180微米。本发明是从涂层材料出发,在制备FeAl金属间化合物时,在铁基合金粉末体系的基 础上添加一定量的A1A粉末,均匀混合作为涂层材料。在等离子熔覆过程中,A1A和合 金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原位生成FeAl金属间化合物、硬质相Cr7C3和延展性好的y-(Fe, Ni),如图1所示,由此获得晶粒细小、成分均匀的快速凝固组织;涂层硬度高,耐磨性 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优良。对涂层的组织结构分析发现,涂层组织为晶粒细小,成分均匀,FeAl和Cr7C3弥散分 布的快速凝固组织,其中FeAl金属间化合物和碳化物Cr7C3相依生长。涂层的显微硬度约 为HV。.2900 1100,在SRV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分别进行常温和500 。C的磨损试验,在 常温和高温的摩擦系数分别为0. 35和0. 3左右,无论在常温还是在高温都具有优良的耐 磨损性能。在高温电阻炉中进行700 。C高温循环氧化,每隔10h取出称量一次,试验表 明,在开始的10小时,氧化增重比较快,增重率为0.0152 0.0203mg'cm—、h—',涂层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碍涂层的进一步氧化,之后氧化增重比较缓慢,增重率为 0. 0040 0. 0086 mg , cnf2 h-1。抗高温氧化性能优异。


图1 (FeAl+Cr7C3) / y - (Fe, Ni)复合涂层XRD图谱; 图2实例1 (FeAl+Cr7C3) / y _ (Fe, Ni)复合涂层组织形貌; 图3实例2 (FeAl+Cr7C3) / y - (Fe, Ni)复合涂层组织形貌; 图4实例3(FeAl+Cr7C3)/ y -(Fe, Ni)复合涂层组织形貌。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称取200g涂层材料,其中各成分含量为Cr 60g, Ni 10g, Mo 8g, B 6g, Si 8g, Fe 88g和A1203 20g。将合金粉末放入低温球磨仪中球磨30min,粉末粒度范围为106 180 微米,使其充分混合,配制涂层材料。将涂层材料装入等离子熔覆设备的送粉器中,设定 等离子熔覆工艺参数为工作电流280 A,扫描速度380画/min,送粉气(Ar): 0. 6mVh, 等离子气(Ar): 0.6mVh,保护气(Ar): 0.6m7h;将低碳钢板切割成150mm X IOO咖 大小、厚度为6mm的试块作为基体,放到等离子炬正下方30mm处的工作台上;准备就绪 后,启动等离子熔覆设备,制备复合涂层。熔覆完毕,等涂层冷却后,用砂轮磨掉涂层表 面的氧化皮、熔渣,获得平整、光亮、无缺陷的涂层。涂层中晶粒细小,成分均匀,为 FeAl和Cr7C3弥散分布的快速凝固组织,如图2所示;能谱分析复合涂层的成分(重量百 分比)为Cr 31.5%-Fe 44. 2%-Ni 5.2%-Mo 3. 4%-Si 3. 5%-Al 12.2%。涂层的显微硬度约为HV。.21000,其常温和高温的摩擦系数分别约为0.35和0.3,具 有优良的耐磨损性能。700。C高温循环氧化试验表明,在氧化初始的10h,氧化增重率为 0.018mg,cm—2*h—',涂层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当高温氧化进行到100h时,其增重率 为0. 005 mg cm—2 h-1。抗高温氧化性能优异。实例2.称取200g涂层材料,其中各成分含量为Cr 65g, Ni 10g, Mo 8g, B 6g, Si 8g, Fe 73g和AlA30g。将合金粉末放入低温球磨仪中球磨40min,使其充分混合,配制成涂层 材料。将混合均匀的涂层材料装入等离子熔覆设备的送粉器中,设定等离子熔覆工艺参数 为工作电流300 A,扫描速度400鹏/min,送粉气(Ar): 0. 5mVh,等离子气(Ar): 0. 5mVh, 保护气(Ar): 0.5mVh;将Q235钢板切割成150mm X IOO咖大小、厚度为8咖的试块, 作为基体,放到等离子炬正下方30mm处的工作台上;准备就绪后,启动等离子熔覆设备, 制备复合涂层。熔覆完毕,等涂层冷却后,用砂轮磨掉涂层表面的氧化皮、熔渣,获得光 亮的涂层。涂层组织为晶粒细小,成分均匀,FeAl和Cr7C3弥散分布的快速凝固组织,如图3所示;能谱分析复合涂层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r32.5%-Fe41.2%-Ni4.5%-Mo 3.2%-Si 3.4%-Al 15.2。/。涂层的显微硬度可达HV。.21100,其常温和高温的摩擦系数分别约 为0.35和0.3,具有优良的耐磨损性能。700 。C高温循环氧化试验表明,在氧化初始的 10h,氧化增重率0.015 mg* cm—2'h—1,涂层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当高温氧化进行到 100h时,其增重率为0. 004 mg cm—2 h—1。抗高温氧化性能优异。实例3.称取200g涂层材料,其中各成分含量为Cr 65g, Ni 10g, Mo 8g, B 6g, Si 8g, Fe 79g和AlA24g。将合金粉末放入低温球磨仪中球磨60min,使其充分混合。将涂层材料 装入等离子熔覆设备的送粉器中,设定等离子熔覆工艺参数为工作电流300 A,扫描速 度400mm/min,送粉气(Ar): 0. 6m3/h,等离子气(Ar): 0. 6mVh,保护气(Ar): 0. 6mVh; 将Q235钢板切割成150mm X 100mm大小、厚度为9mm的试块,作为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涂 层的基体材料,放到等离子炬正下方30mm处的工作台上;准备就绪后,启动等离子熔覆 设备,制备复合涂层。熔覆完毕,等涂层冷却后,用砂轮磨掉涂层表面的氧化皮、熔渣, 获得光亮的涂层。涂层组织为晶粒细小,成分均匀,FeAl和Cr7C3弥散分布的快速凝固组 织,如图4所示;能谱分析复合涂层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r 31. 5%-Fe 43. 2%-Ni 4. 8 %-Mo 3. 4°/。-Si 3. 5%-Al 13.5%。涂层的显微硬度约为HV。.2980,其常温和高温的摩擦系数 分别约为0.35和0.3,具有优良的耐磨损性能。700 。C高温循环氧化试验表明,在氧化 初始的10h,氧化增重率0. 020 mg cm—2 h—、并且涂层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当高温 氧化进行到lOOh,其增重率为0. 007 mg cm—2 h—、抗高温氧化性能优异。
权利要求
1、一种(FeAl+Cr7C3)/γ-(Fe,Ni)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基体材料放置于等离子熔覆工作台上,与等离子矩的距离为27~30mm;在铁基合金粉末体系的基础上,添加重量百分比为10~15%的Al2O3粉末,将粉末球磨30~60min,使粉末充分混合配制成涂层材料;将涂层材料装入等离子熔覆设备的送粉器中,等离子熔覆工作电流250~300A,扫描速度350~400mm/min,送粉气0.4~0.8m3/h,等离子气0.4~0.8m3/h,保护气0.4~0.8m3/h。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材料为低碳钢,厚度为5 10mm。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基合金粉末的合金元素重量 百分比为Cr 30. 0 35. 0%、 Ni 4. 5 5. 5%、 Mo 3. 0 4. 5%、 B 2. 0 3. 5%、 Si 3. 5 5. 0%、Fe余量。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粒度范围为106 180微米。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送粉气、等离子气、保护气均使用 氩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eAl+Cr<sub>7</sub>C<sub>3</sub>)/γ-(Fe,Ni)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将低碳钢作为基体材料放置于等离子熔覆工作台上,与等离子矩的距离为27~30mm;在铁基合金粉末体系的基础上,添加重量百分比为10~15%的Al<sub>2</sub>O<sub>3</sub>粉末,将粉末球磨30~60min,使粉末充分混合配制成涂层材料;将涂层材料装入等离子熔覆设备的送粉器中,进行等离子熔覆涂层的制备。设定等离子熔覆工艺参数为工作电流250~300A,扫描速度350~400mm/min,送粉气(Ar)0.4~0.8m<sup>3</sup>/h,等离子气(Ar)0.4~0.8m<sup>3</sup>/h,保护气(Ar)0.4~0.8m<sup>3</sup>/h。本发明制备的涂层晶粒细小,成分均匀,涂层硬度高,耐磨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优异。
文档编号C23C24/10GK101245461SQ20081010225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9日
发明者俞宏英, 孙冬柏, 孟惠民, 张丽民, 樊自栓, 王旭东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