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钢水罐粘渣的方法

文档序号:324958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控制钢水罐粘渣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水罐顶渣改质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钢水罐粘渣的方法。
背景技术
炼钢厂转炉要求钢水罐的盛钢量要稳定,生产过程中发现,由于钢渣粘,钢水罐壁 粘渣严重,造成罐容偏小,严重影响了生产顺行,使得转炉剩钢炉次增多,钢水罐净空控制 不稳定,导致转炉钢铁料消耗高,成分的命中率下降,钢水热回收现象时有发生。钢水罐壁 粘渣较多,在使用后期无法对衬砖的残厚进行准确判断,增加了对漏钢事故进行有效预防 的难度,被迫提前大修,对成本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对钢水罐粘渣进行控制。
针对钢水罐粘渣,原有的做法是出钢过程加入萤石,降低大罐顶渣的粘度。但由于 在高温和炉渣作用下,萤石中CaF2与炉渣作用生成气态氟化物,对设备和人身有腐蚀作用, 严重的危害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小的有效控制钢水 罐粘渣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钢水罐粘渣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加入改质剂控制顶渣成分,使顶渣中 CaOAl2O3≥1. 0,MgO含量在8 12%之间,SiO2≤8% ;改质剂中各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 % =CaO 50% 80%,CaF2 J2O3 或 Li2O 10 30%,MgO 6% 20%,其中,改质剂的加入量 为每吨钢2 7kg。
所述的加入改质剂的时间为出钢过程中出钢量1/4-1/3时加入,出钢量至3/4时 加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不但有效的减轻了钢水罐的粘渣的想象,还显著降低了萤石的用量, 从而减轻了改质剂对设备和工作人员身体的危害,有着很好的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控制钢水罐粘渣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加入改质剂控制顶渣成分,使顶渣中 CaOAl2O3≥1.0,MgO含量在8 12%之间,SiO2≤8%,改质剂中各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 % =CaO 50% 80%,CaF2 J2O3 或 Li2O 10 30%,MgO 6% 20%,其中,改质剂的加入量 为每吨钢2 Ag。出钢过程中出钢量1/4-1/3时加入加入改质剂,出钢量至3/4时加完。
顶渣改质剂中配加6% 20%的MgO,能够降低顶渣的熔点,使得钢水浇注过程 中,顶渣熔点低于钢水浇注温度,顶渣为液态,避免顶渣粘附在钢水罐罐衬表面。
改质剂中配加10 30%的CaF2、化03或Li2O,可以显著降低顶渣的粘度,使得顶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对避免钢水罐表面粘渣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改质剂中配加50 % 80 %的CaO,能够保证水罐顶渣成分中CaO处于过饱和状态, 防止渣中Al2O3比率过高而与罐衬结合造成钢水罐衬砖粘渣。
实施例一
175吨转炉生产铝镇静钢时,采用含有(Ca0+Mg0+CaF2)成分的改质剂,成分配比为 CaO 65%, MgO 10%, CaF2 :25%。
在出钢氧含量为650ppm,出钢过程采用铝合金完全脱氧的情况下,出钢过程加入 3kg/吨钢的改质剂,得到的顶渣成分为
权利要求
1.一种控制钢水罐粘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加入改质剂控制顶渣成分,使 顶渣中CaCVAl2O3彡1. 0,Mg0含量在8 12%之间,SiO2彡8% ;改质剂中各成分及重量百 分含量为CaO 50% 80%,CaF2 J2O3或Li2O 10 30%,MgO 6% 20%,其中,改质剂的 加入量为每吨钢2 7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钢水罐粘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入改质 剂的时间为出钢过程中出钢量1/4-1/3时加入,出钢量至3/4时加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钢水罐粘渣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加入改质剂控制顶渣成分,改质剂中各成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CaO 50%~80%,CaF2、B2O3或Li2O 10~30%,MgO 6%~20%,加入改质剂后,保证顶渣中CaO/Al2O3≥1.0,MgO含量在8~12%之间,SiO2≤8%,从而大幅度降低了萤石的用量,降低顶渣的熔点和粘度,避免钢水罐罐壁粘渣。
文档编号C21C7/076GK102031340SQ20091018779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于守巍, 刘伟, 刘文东, 孙群, 张颖, 李伟东, 林洋, 费鹏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