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耐磨铜合金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630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强度耐磨铜合金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冶炼技术,尤其是一种高强度耐磨铜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铜合金材料具有很强的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大于500MPa,屈服强度大于 350MPa,硬度在150HB以上,延伸率为7%,但是这样的机械性能用于轴承这样的高摩擦高 损耗的机械部件时仍不能达到要求,在专利申请号200410040131. 9的公开文件中公开了 一种高强耐磨复杂铝黄铜,是一种采用铅、锡和稀土元素作为掺入物已达到提高黄铜的机 械性能,但是这样的制作工艺中所采用的稀土的价格比较昂贵,而且所使用的铅是一种毒 性较大的金属元素,在工业中是一种避免使用的金属,在本技术领域中采用的多数使用镍 作为掺杂元素,但是这样的黄铜的机械性能只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不能完全满足作为 轴承部件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提高轴承部件耐磨性 的高强度耐磨铜合金。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度耐磨铜合金,按重量百分比,其组分如 下铁为5 10%,锌为15 20%,锰为2 6%,硅为0. 5-1. 0%,钴为0. 01-0. 03%,硫 为0. 01-0. 03%,磷为0. 01-0. 03%,其余为铜以及其它微量元素。本发明中高强度耐磨铜合金的制备工艺,其制备步骤如下首先将原材料中的废 铜、废锌、锰铁、钴铁放入烤箱烘箱,烘干后的原材料放入坩埚,投放顺序为锰铁、钴铁、废铜 以及废锌,在铜液表面加入覆盖剂,熔化后铜液温度保持在1240-U6(TC并保温30-50分 钟,在熔炼后取样进行化学分析,在1150-1180°C之间进行浇铸,即制备得高强度耐磨铜合
^^ 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得的铜合金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延伸率 都明显提高,用于轴承等磨损材料中时,能够明显提高其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高强度耐磨铜合金,按重量百分比,其组分如下铁为8%,锌为17%,锰 为4%,硅为0. 7 %,钴为0. 03 %,硫为0.03%,磷为0.03%,其余为铜以及其它微量元素。上述高强度耐磨铜合金的制备步骤如下首先将原材料中的废铜、废锌、锰铁、钴 铁放入烤箱烘箱,烘干后的原材料放入坩埚,投放顺序为锰铁、钴铁、废铜以及废锌,在铜液 表面加入覆盖剂,熔化后铜液温度保持在1240-U6(TC并保温30-50分钟,在熔炼后取样进 行化学分析,在1150-1180°C之间进行浇铸,即制备得高强度耐磨铜合金。浇铸后的高强度耐磨铜合金经过固溶时效热处理,加工后可以直接用于轴承。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 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强度耐磨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其组分如下铁为5 10%,锌 为 15 20%,锰为 2 6%,硅为 0. 5-1. 0%,钴为 0. 01-0. 03%,硫为 0. 01-0. 03%,磷为 0. 01-0. 03%,其余为铜以及其它微量元素。
2.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高强度耐磨铜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 下首先将原材料中的废铜、废锌、锰铁、钴铁放入烤箱烘箱,烘干后的原材料放入坩埚, 投放顺序为锰铁、钴铁、废铜以及废锌,在铜液表面加入覆盖剂,熔化后铜液温度保持在 1240-U60°C并保温30-50分钟,在熔炼后取样进行化学分析,在1150-1180°C之间进行浇 铸,即制备得高强度耐磨铜合金。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高强度耐磨铜合金,按重量百分比,其组分如下铁为5~10%,锌为15~20%,锰为2~6%,硅为0.5-1.0%,钴为0.01-0.03%,硫为0.01-0.03%,磷为0.01-0.03%,其余为铜以及其它微量元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得的铜合金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延伸率都明显提高,用于轴承等磨损材料中时,能够明显提高其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C22C1/02GK102115835SQ20091025165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倪志刚 申请人:倪志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