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棍棒的精加工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14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陶瓷棍棒的精加工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加工工艺及设备。
技术背景 现有的陶瓷棍棒如4米长的陶瓷棍棒,其陶瓷棍棒泥坯在窑炉内经过160(TC高温 煅烧烧成后,得出的成品陶瓷棍棒的上、中、下外径尺寸是很难达到高标准的均一性的,这 样,使用过程中由数个陶瓷棍棒构成的输送线就很容易因为陶瓷棍棒的不均一使各个陶瓷 棍棒的受力不均,传输面高低不平,造成所传输的产品变形或者导致某根陶瓷棍棒因受力 集中而很快受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大幅度提升成品陶瓷棍棒的上、中、下外 径尺寸高标准的均一性的陶瓷棍棒的精加工的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陶瓷棍棒的精加工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机架、转动设置在机架 上的两平行传动辊、带动传动辊转动的棍棒转动动力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且与传动辊平 行的导轨、沿导轨移动的砂轮座、设置在砂轮座上的且位于两平行传动辊上面的砂轮磨削 机构、带动砂轮座沿平行于传动辊方向移动的砂轮移动动力机构。工作时,将陶瓷棍棒放置 在两平行传动辊上,通过棍棒转动动力机构带动两平行传动辊转动,传动辊则带动陶瓷棍 棒转动,同时,高速旋转的砂轮磨削机构上的砂轮在砂轮移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随砂轮座 移动,对其下面的转动着的陶瓷棍棒进行磨削精加工。 这里,为了方便调节磨削加工量,砂轮磨削机构的其中一侧通过与传动辊平行的 连接轴摆动连接在砂轮座上,砂轮磨削机构的另一侧通过高低调节机构连接在砂轮座上。 高低调节机构是一螺纹穿接在砂轮磨削机构上的螺杆。使用时,旋转螺杆,通过调节螺杆穿 出砂轮磨削机构到砂轮座上的长度来调节砂轮的磨削量。 这里,砂轮磨削机构由电机座、固定在电机座上的电机、由电机带动的砂轮构成, 砂轮采用金刚砂轮。 砂轮移动动力机构由螺纹穿接在砂轮座上的且与传动辊平行的丝杆、带动丝杆转 动的动力机构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两平行传动辊带动陶瓷棍棒转动来对陶瓷 棍棒进行砂轮磨削加工,因此,具有能大幅度提升成品陶瓷棍棒的上、中、下外径尺寸高标 准的均一性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陶瓷棍棒的精加工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机架1、转动设置在机架 1上的用于带动陶瓷棍棒11转动的两平行传动辊2、带动传动辊2转动的棍棒转动动力机 构3、设置在机架1上的且与传动辊2平行的导轨4、沿导轨4移动的砂轮座5、设置在砂轮 座5上的且位于两平行传动辊2上面的砂轮磨削机构6、带动砂轮座5沿平行于传动辊2方 向移动的砂轮移动动力机构7。砂轮磨削机构6的其中一侧通过与传动辊2平行的连接轴8 摆动连接在砂轮座5上,砂轮磨削机构6的另一侧通过高低调节机构9连接在砂轮座5上。 高低调节机构9是一螺纹穿接在砂轮磨削机构6上的螺杆,在螺杆9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螺 丝10,以便确定高低后将砂轮磨削机构6与砂轮座5固定连接起来。砂轮磨削机构6由电 机座6a、固定在电机座6a上的电机6b、由电机6b带动的砂轮6c构成,砂轮6c采用金刚砂 轮。砂轮移动动力机构7由螺纹穿接在砂轮座5上的且与传动辊2平行的丝杆7a、带动丝 杆7a转动的动力机构7b构成。砂轮座5两侧的下面设置有钩5a,以便砂轮座5定位在导 轨4上。
权利要求一种陶瓷棍棒的精加工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两平行传动辊、带动传动辊转动的棍棒转动动力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且与传动辊平行的导轨、沿导轨移动的砂轮座、设置在砂轮座上的且位于两平行传动辊上面的砂轮磨削机构、带动砂轮座沿平行于传动辊方向移动的砂轮移动动力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棍棒的精加工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砂轮磨削机构的其中一侧通过与传动辊平行的连接轴摆动连接在砂轮座上,砂轮磨削机构的另一侧通过高低调节机构连接在砂轮座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棍棒的精加工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高低调节机构是一螺纹穿接在砂轮磨削机构上的螺杆。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陶瓷棍棒的精加工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砂轮磨削机构由电机座、固定在电机座上的电机、由电机带动的砂轮构成,砂轮采用金刚砂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瓷棍棒的精加工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砂轮移动动力机构由螺纹穿接在砂轮座上的且与传动辊平行的丝杆、带动丝杆转动的动力机构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陶瓷棍棒的精加工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两平行传动辊、带动传动辊转动的棍棒转动动力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且与传动辊平行的导轨、沿导轨移动的砂轮座、设置在砂轮座上的且位于两平行传动辊上面的砂轮磨削机构、带动砂轮座沿平行于传动辊方向移动的砂轮移动动力机构。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能大幅度提升成品陶瓷棍棒的上、中、下外径尺寸高标准的均一性的优点。
文档编号B24B5/37GK201446467SQ20092006010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日
发明者陈赞先 申请人:陈赞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