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f钢包内脱磷方法

文档序号:3275113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if钢包内脱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用超低碳钢(简称IF钢)在钢包精炼炉(简称LF)精炼时进行钢包内脱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真空循环脱气炉(简称RH)精炼生产工艺规程要求,汽车用超低碳钢即IF钢在RH精炼过程中,应尽量少升温或不升温,因此要求炼钢工序的出钢温度较高。然而,高温出钢非常不利于钢水中磷含量的降低,加之无其他的脱磷措施,所以经常出现IF钢磷成分超标的现象,不得不进行改钢处理,不仅严重影响钢的质量合格率,而且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能降低钢水中磷含量,提高IF钢的磷控制水平,确保磷成分达标的包内脱磷方法。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解决措施一种IF钢包内脱磷方法,其具体步骤为1、钢水到达钢包精炼炉即LF精炼位后,分2 3批向钢包内加入一定量的白灰;2、LF根据出站温度的需要进行升温,升温结束后,进行钢包大氩气流量吹氩操作。所述白灰加入量为每吨钢加入6 10kg。所述大氩气流量为80 100Nm3/h本发明分别利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原理,实现了 IF钢在LF精炼过程中的钢包内脱磷处理。从热力学的角度看,脱磷的方法包括氧化脱磷和还原脱磷两种。但IF钢在转炉出完钢后,钢液是以氧化性状态存在的,因此IF钢罐内脱磷必须采取氧化脱磷。而氧化脱磷比还原脱磷在炼钢生产中更有效。在炼钢生产中,钢水中〔P〕的氧化方程为2〔P〕+5 (FeO)+4 (CaO) = 4CaO · P205+5〔Fe〕经热力学分析认为,低温、高碱度、高氧化性将有利于磷的脱除。转炉出钢后,钢水温度大约在1600_1650°C,对于脱磷属于低温状态;LF可以向钢包内添加CaO,提高钢渣碱度;LF在升温过程中,电弧对空气中的氧气形成电离,发生O2 — 2 〔0〕反应,增加了钢渣中FeO的含量。从动力学的角度看,钢包在LF工位可以进行吹氩操作,提供脱磷所需的充分的钢渣接触界面。此外,钢水经LF升温后,可以弥补RH的降温幅度。因此,IF钢在LF精炼时进行钢水罐内脱磷方法不仅可行,而且行之有效,实施效果显著,可提高IF钢磷的控制水平,降低钢水中的磷含量50%以上,确保磷含量达标,减少因钢水中磷含量超标造成的改钢几率, 提高了钢的质量合格率,避免了改钢导致的经济损失。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具体描述。实施例1 采用250t转炉,250t钢包精炼炉,250t钢包。1、钢水到达钢包精炼炉即LF精炼位后,分2批向钢包内加入白灰;第一批按每吨钢加入4kg的比例加入IOOOkg白灰;第二批按每吨钢加入3kg的比例加入750kg白灰。2、LF根据出站温度的需要进行升温,当温度升至1645°C后,再按80Nm3/h的氩气流量进行钢包吹氩操作。实施例2 采用250t转炉,250t钢包精炼炉,250t钢包。1、钢水到达钢包精炼炉即LF精炼位后,分3批向钢包内加入白灰;第一批按每吨钢加入3kg的比例加入750kg白灰;第二批按每吨钢加入3kg的比例加入750kg白灰;第三批按每吨钢加入^cg的比例加入500kg白灰。2、LF根据出站温度的需要进行升温,当温度升至1650°C后,再按100Nm3/h的氩气流量进行钢包吹氩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IF钢包内脱磷方法,其特征在于(1)、钢水到达钢包精炼炉即LF精炼位后,分2 3批向钢包内加入一定量的白灰;(2)、LF根据出站温度的需要进行升温,升温结束后,进行钢包大氩气流量吹氩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F钢包内脱磷方法,其特征在于,白灰加入量为每吨钢加入 6 IOkg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F钢包内脱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氩气流量为80 IOONmVh。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IF钢包内脱磷方法,当钢水到达钢包精炼炉即LF精炼位后,分2~3批向钢包内加入一定量的白灰;LF根据出站温度的需要进行升温,升温结束后,进行钢包大氩气流量吹氩操作。本发明分别利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原理,实现了IF钢在LF精炼过程中的钢水罐内脱磷处理,其实施效果显著,可提高IF钢磷的控制水平,降低钢水中的磷含量50%以上,确保磷含量达标,减少因钢水中磷含量超标造成的改钢几率,提高了钢的质量合格率,避免了改钢导致的经济损失。
文档编号C21C7/064GK102296148SQ20101020925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5日
发明者吴世龙, 孙艳霞, 孟宪娟, 毛志勇, 王鹏, 郭猛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