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金属表面前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27963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金属表面前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金属表面前处理液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的防腐蚀是一世界难题,每年因腐蚀造成的损失是所有自然灾害的总 和,因腐蚀造成的工程结构失效与灾难更是难以估算。因此对金属材料和构件进行防腐蚀 处理不但刻不容缓,而且相当浩繁。而传统的金属表面处理基本都分为酸洗、钝化、磷化等 工艺步骤,不能够一次到位;而且整个工艺过程都离不开盐酸、硫酸、硝酸处理,对操作人员 有毒害作用;而处理完成后的污水中含有很多有毒物质,不进行处理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 重,且生产成本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金属表面前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其集 除油、除锈、钝化、磷化四大功能于一体,而且环保卫生,可循环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金属表面前处理液,按重量百 分比计算,由下述组分配制组成氧化锌0. 2 0. 6%,磷酸10 3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 2 1. 5%,季胺盐0. 5 2%,双氧水0. 5 2%,羟甲基咪唑啉2 6%,乙二醇2 3%, 酒石酸8 15%,三聚磷酸钠1 3%,RH促进剂0. 1 0. 3%,苯并三氮唑0. 1 0. 5%, OP系列乳化剂1 6%,渗透剂0. 5 1. 5%,葡萄糖酸钠0. 5 1%,水30. 6 7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由下述组分按比例配制组成氧 化锌0. 5%,磷酸18. 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季胺盐1.0%,双氧水0. 8%,羟甲基咪 唑啉4.0%,乙二醇2.5%,酒石酸10%,三聚磷酸钠1.4%,RH促进剂0.2%,苯并三氮唑 0. 3%,OP系列乳化剂5%,渗透剂1.0%,葡萄糖酸钠0.8%,水5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磷酸浓度为85%。所述乳化剂选用乳化剂0P-10,具有优良的勻染、乳化、润湿、扩散,抗静电性能,在 金属表面技术行业,用作镀锡光亮剂的载体,帮助主光亮剂的溶解并提高阴极极化。所述RH促进剂选用植酸,而植酸对绝大多数金属离子有极强络合能力;每个植酸 分子可提供六对氢原子使自由基的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避免被保鲜物氧化变质;植酸有良 好导电性;且植酸基本无毒性。本发明中,各成分的主要功能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用于隔离稀酸和碱的中和反 应;季胺盐提供溶液电介质,除油;双氧水增强除锈功能;羟甲基咪唑啉用于除油、增白;乙 二醇作为助溶剂使用;氧化锌为成膜助剂;磷酸用于除锈、磷化;酒石酸能增强除锈效果; 三聚磷酸钠用于增强磷化;RH促进剂作为金属螯合剂,促进剂使用;苯并三氮唑起到增亮、 缓蚀剂的作用;乳化剂用于除油、并起防锈剂作用;渗透剂起到提高渗透效果,葡萄糖酸钠 作为促进剂使用。本发明中讲述的制备金属表面前处理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锌用4倍水化成糊状,再加入小部分磷酸搅拌为A溶液;(2)按下列次序依次向反应釜投入水、脂 肪醇聚氧乙烯醚、季胺盐、双氧水、羟甲基咪唑啉、乙二醇、A溶液、剩余部分磷酸、酒石酸、三 聚磷酸钠、RH促进剂、苯并三氮唑、OP系列乳化剂、渗透剂、葡萄糖酸钠;(3)最后,在常温下 搅拌1. 5-3. 0个小时,达到透明无结块的成品。作为本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1)中,所述磷酸浓度为85%,而磷酸得加入 量可按与氧化锌摩尔比为21的比例加入。本发明是一种水基金属表面处理剂,其通过多种表面活性剂配合形成,具有较强 的润湿、乳化、分散、渗透、增容等综合效果,使金属表面油污得到清除并溶解,并可进一步 渗透进锈层,将锈渍一层层分解剥离,并能和黑色氧化皮化学反应,而达到除锈的目的。而 其磷酸及处理液中的金属螯合物、络合物在金属表面能立即形成钝化、磷化层,阻止金属表 面再度氧化锈蚀。同时致密粗糙的钝化、磷化层提供了金属部件油漆涂装和镀锌、镀镍的良 好附着力介面。本发明所述前处理液处理金属件时,可采用浸泡、喷淋、涂刷三种方法。浸泡法为 将本产品倒入浸洗槽内宜;将工件表面除尘后完全浸入处理液中;根据温度及锈蚀程度, 控制浸泡时间20-80分钟,并可加温处理;而后取出工件,干燥。喷淋法将处理液泵入喷啉室上方的喷嘴,使工件对着喷嘴下方,喷雾,并保持工 件湿润;一般控制时间为20 60分钟;后干燥、涂镀。涂刷法先清除工件表面浮尘、脏物; 用毛刷醮处理液刷于工件表面,并保持湿润;反复多次涂刷达到处理要求后干燥、涂镀工。本产品的主要成分为酒石酸、季铵盐、乙二醇、苯并三氮唑、磷酸、乳化剂、咪唑啉 和渗透剂,同时具有可循环使用,无污染、无排放的特点;即消耗后再添加,产生的少量残渣 可回收利用,不需要安装污水处理设备,节水节能,降低综合成本。同时,本产品无毒害废气 释放,改善了生产场所的空气质量,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并减轻了引发安全事故的 几率;节能环保,综合使用成本大大降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金属表面前处理液,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由下 述组分配制组成氧化锌0.4%,磷酸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8%,季胺盐1%,双氧水 1 %,羟甲基咪唑啉3 %,乙二醇3 %,酒石酸10 %,三聚磷酸钠2 %,RH促进剂0.2%,苯并三 氮唑0.2%,0P-10乳化剂3%,渗透剂1%,葡萄糖酸钠1%,水61.4%。本产品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锌0.4%用4倍水化成糊状,再 加入浓度为85%的磷酸3%搅拌为A溶液;(2)按下列次序依次向反应釜投入水61. 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8%、季胺盐1%,双氧水1%,羟甲基咪唑啉3%,乙二醇3%,A溶液、 磷酸9 %、酒石酸10 %,三聚磷酸钠2 %,RH促进剂0. 2 %、苯并三氮唑0.2%,0P-10乳化剂 3%,渗透剂1%,葡萄糖酸钠;(3)最后,在常温下搅拌2个小时,达到透明无结块的成品。实施例2 —种多功能金属表面前处理液,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由下述组分配制组 成氧化锌0.5%,磷酸18.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季胺盐1.0%,双氧水0.8%,羟 甲基咪唑啉4. 0 %,乙二醇2.5%,酒石酸10 %,三聚磷酸钠1.4%,植酸0.2%,苯并三氮唑 0.3%, OP系列乳化剂5%,JFC渗透剂1. 0%,葡萄糖酸钠0. 8%,水54%。
实施例3 —种多功能金属表面前处理液,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由下述组分配制组 成氧化锌0. 6 %,磷酸2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季胺盐1.5%,双氧水1. 5 %,羟甲 基咪唑啉5 %,乙二醇2 %,酒石酸9 %,三聚磷酸钠2.2%,植酸0.1%,苯并三氮唑0. 4 %, OP系列乳化剂4%, JFC渗透剂1.2%,葡萄糖酸钠0. 6%,水48. 7%。本发明能很好的清除金属表面的油污、锈层和黑氧化皮层;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 层磷化、钝化保护膜,其厚度2. 0 3. 5 μ m,室内空气中存放数月不生锈,氯化钠溶液和硫 酸铜溶液试验均大于300秒;磷化、钝化膜的形成为后序涂漆或镀锌、镀镍的过渡层,使其 附着力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磷化、钝化层能大大提高工件涂渡后的耐盐雾性、耐湿热性。 本产品经质监部门检测,符合GB/T12612-2005《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通用技术条件》的 要求。本发明摒弃了传统的盐酸、硫酸、硝酸处理对环境的污染,对操作人员的毒害,对 酸洗、钝化、磷化工艺分步流程的改进达一步到位,使除油、酸洗、钝化、磷化四种工艺过程 一次性完成。本产品经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按照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的方 法和程序进行爆炸、易燃、氧化剂、毒害、放射性、腐蚀及其它共七项危险性监定,无危险性 识别,可按普通货物条件办理包装和运输,确保了运输和保管的安全。本发明可替代传统酸洗、除油、钝化、磷化分步处理工艺,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 景,值得大规模推广。
权利要求
一种多功能金属表面前处理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由下述组分配制组成氧化锌0.2~0.6%,磷酸10~3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1.5%,季胺盐0.5~2%,双氧水0.5~2%,羟甲基咪唑啉2~6%,乙二醇2~3%,酒石酸8~15%,三聚磷酸钠1~3%,RH促进剂0.1~0.3%,苯并三氮唑0.1~0.5%,OP系列乳化剂1~6%,渗透剂0.5~1.5%,葡萄糖酸钠0.5~1%,水30.6~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金属表面前处理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 计算,由下述组分按比例配制组成氧化锌0.5%,磷酸18.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 季胺盐1.0%,双氧水0.8%,羟甲基咪唑啉4. 0 %,乙二醇2. 5 %,酒石酸10 %,三聚磷酸钠 1.4%, RH促进剂0.2%,苯并三氮唑0. 3%,OP系列乳化剂5%,渗透剂1.0%,葡萄糖酸钠 0. 8%,/K 5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金属表面前处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 剂选用乳化剂0P-10,磷酸为磷酸8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金属表面前处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RH促 进剂选用植酸。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前处理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1)将氧化锌用4倍水化成糊状,再加入部分磷酸搅拌为A溶液;(2)按下列次序依次向 反应釜投入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季胺盐、双氧水、羟甲基咪唑啉、乙二醇、A溶液、剩余部 分磷酸、酒石酸、三聚磷酸钠、RH促进剂、苯并三氮唑、OP系列乳化剂、渗透剂、葡萄糖酸钠; (3)最后,在常温下搅拌1. 5-3. 0个小时,达到透明无结块的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金属表面前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多功能金属表面前处理液由氧化锌0.2~0.6%,磷酸10~3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1.5%,季胺盐0.5~2%,双氧水0.5~2%,羟甲基咪唑啉2~6%,乙二醇2~3%,酒石酸8~15%,三聚磷酸钠1~3%,RH促进剂0.1~0.3%,苯并三氮唑0.1~0.5%等组分配制组成。方法步骤1.将氧化锌用水化成糊状,再加入部分磷酸搅拌为A溶液;2.依次向反应釜投入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季胺盐、双氧水、羟甲基咪唑啉、乙二醇、A溶液等物质;3.常温搅拌1.5-3.0小时,达到透明无结块成品。本发明可循环使用,无污染、无排放,节能环保,成本降低。
文档编号C23G1/08GK101949018SQ20101024891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0日
发明者王凤宪 申请人:常州人和地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