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耐热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292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耐热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的具有优异高温力学性能的耐热钢。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现行部分,其为工业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提供基本动力,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当今虽然提倡环保,大力发展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但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家的电力供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火力发电。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火电机组的热效率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而火电机组效率的提高主要在于提高蒸汽的压力和温度。这就对火电机组的相关设备用钢特别是锅炉用钢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高温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钢材在高温下具有足够的持久强度、蠕变强度、抗氧化行、耐腐蚀性、组织稳定性,以及还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冷热加工性能。9Cr-lMo系列耐热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抗蠕变性、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能,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动力等设备的耐热钢材,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对于 9Cr-lMo耐热钢的研究及改良一直是热门课题。时至今日,关于9Cr-lMo耐热钢的开发及改良的研究热情非但没有衰减,反而随着能源短缺的日益严重而变更更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通过调整9Cr-lMo系列耐热钢的成分以及冶炼、热处理工艺,获得一种高温力学性能优异的新型耐热钢。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耐热钢,其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第一,设计所述耐热钢的成分及配料,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包含C 0. 09-0. 11,SiO. 06-0. 3,Mn 0. 5-0. 7,Cr 8-9, Mo 0. 95-1. 05,P 彡 0. 008,S 彡 0. 006,Ni 0. 25-0. 35,Cu 0. 03-0. 05,V 0. 15-0. 20,Nb 0. 09-0. 11,Al 0. 01-0. 02,Ti 0. 005-0. 01,N 0. 02-0. 04,余量为!^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第二,冶炼,包括电弧炉初炼、钢包(LF)精炼、真空脱气(VD)处理,其中电弧炉采用偏心底出钢电弧炉(EBT),出钢温度为1650-1670°C ;出钢前依序加入铬铁、钼铁、锰铁以及硅铁和Al粒;出钢后在钢包内依序加入钒铁、铌铁、钛铁、纯镍以及纯铜,钢包精炼全程底吹氮气,氮气流量为250-300Nm7min,吊包温度也控制在1650_1670°C ;真空脱气处理真空度在671 以下,保持真空10-15分钟后,再次底吹氮气,流量保持在250-300Nm7min。第三,浇注成型,经水平连铸及适当的轧制工艺将耐热钢加工成所需形状。第四,热处理,将浇注成型的耐热钢在1150_1200°C条件下加热1. 5_2h,随后空冷到220-250°C,保温1. 5-2h后,再以25_30°C /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到700-750°C高温回火 1.5-2h,之后空冷至室温。本发明的优点是在QCr-IMo的基础上,合理优化了钢的组分,通过各种微量元素的合理添加及协调作用,能够有效细化MX以及M23C6等碳化物;并通过冶炼工艺准确控制了钢的纯净与成分,以达成上述各元素协同作用的目的;同时,独特的热处理工艺和参数选择,有效提高了硬度、抗蠕变断裂等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一种新型耐热钢,其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第一,设计所述耐热钢的成分及配料,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包含C 0.1,Si 0. 15,Mn 0. 6, Cr 8. 5,Mo Ι,Ρ 0. 006, S 0. 006, Ni 0. 3, Cu 0. 04, V 0. 17, Nb 0. LAl 0. 01, Ti 0.008,N 0.03,余量为!^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第二,冶炼,包括电弧炉初炼、钢包(LF)精炼、真空脱气(VD)处理,其中电弧炉采用偏心底出钢电弧炉(EBT),出钢温度为1660°C;出钢前依序加入铬铁、钼铁、锰铁以及硅铁和Al粒;出钢后在钢包内依序加入钒铁、铌铁、钛铁、纯镍以及纯铜,钢包精炼全程底吹氮气,氮气流量为^ONm3Aiin,吊包温度也控制在1660°C ;真空脱气处理真空度为65 ,保持真空10分钟后,再次底吹氮气,流量保持在300Nm7min。第三,浇注成型,经水平连铸及适当的轧制工艺将耐热钢加工成所需形状。第四,热处理,将浇注成型的耐热钢在1180 °C条件下加热1.8h,随后空冷到 240°C,保温1.他后,再以27°C /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到730°C高温回火2h,之后空冷至室 本发明的耐热钢的硬度约为HV300,略高于普通9Cr-lMo耐热钢HV250的水平; 而在650°C、IlOMPa条件下的蠕变断裂时间超过3000小时,远远超过普通9Cr_lMo耐热钢 1000小时的水平。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耐热钢,其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第一,设计所述耐热钢的成分及配料,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包含C 0. 09-0.11, SiO. 06-0. 3,Mn 0. 5-0. 7,Cr 8-9,Mo 0. 95-1. 05, P ^ 0. 008,S ^ 0.006,Ni 0. 25-0. 35,Cu 0. 03-0. 05,V 0. 15-0. 20,Nb 0. 09-0. 11,Al 0. 01-0. 02,Ti 0. 005-0. 01,N 0. 02-0. 04,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第二,冶炼,包括电弧炉初炼、钢包(LF)精炼、真空脱气(VD)处理,其中电弧炉采用偏心底出钢电弧炉(EBT),出钢温度为1650-1670°C ;出钢前依序加入铬铁、钼铁、锰铁以及硅铁和Al粒;出钢后在钢包内依序加入钒铁、铌铁、钛铁、纯镍以及纯铜,钢包精炼全程底吹氮气,氮气流量为250-300Nm7min,吊包温度也控制在1650-1670°C ;真空脱气处理真空度在671 以下,保持真空10-15分钟后,再次底吹氮气,流量保持在250-300Nm7min。 第三,浇注成型,经水平连铸及适当的轧制工艺将耐热钢加工成所需形状。 第四,热处理,将浇注成型的耐热钢在1150-1200°C条件下加热1.5-2h,随后空冷到 220-250°C,保温1. 5-2h后,再以25_30°C /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到700_750°C高温回火 1.5-2h,之后空冷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热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钢的硬度约为 HV300 ;650°C、IlOMPa条件下的蠕变断裂时间超过3000小时。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耐热钢,其是在9Cr-1Mo的基础上改进得到,合理优化了钢的组分,通过各种微量元素的合理添加及协调作用,能够有效细化MX以及M23C6等碳化物;并通过冶炼工艺准确控制了钢的纯净与成分,以达成上述各元素协同作用的目的;同时,独特的热处理工艺和参数选择,有效提高了硬度、抗蠕变断裂等力学性能。
文档编号C22C33/06GK102337476SQ20111032673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杨学焦 申请人:杨学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