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壳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23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壳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型机,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壳芯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壳芯机,包括底座、立柱、横梁、料斗、压紧缸、压头组件、射砂筒、气包、模架组件和接芯小车等部分。工作时,为了提高和保证射砂效果,由压紧缸、压头组件和射砂筒等构成的机头组件应尽量位于射砂模具的顶部中心部位。但是,由于现有壳芯机的机头调整机构比较复杂,调整十分不便,造成壳芯机的工作效率比较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动壳芯机,以解决现有壳芯机调整不便和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壳芯机,包括底座、立柱、横梁、料斗、压紧缸、 压头组件、射砂筒、气包、模架组件和接芯小车,所述射砂筒通过滚轮吊挂机构吊挂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立柱通过导轨支撑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立柱移位机构和快锁机构,在所述立柱上固定有行走油缸,所述行走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滚轮吊挂机构相接。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提斗机和螺旋送砂机,在所述提斗机上接有上砂斗。由此可实现射芯用砂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壳芯机的自动化水平。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立柱移位机构和快锁机构,可以进行立柱的快速移位和锁紧,方便了机头组件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调整和定位;通过固定在立柱上的行走油缸,可以控制滚轮吊挂机构进行快速移位,方便了机头组件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和调整。由此实现了机头组件的各向移动和调整,方便了机头组件的找中心操作,射砂质量和工作效率均得以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图中各编号部件的名称及标号分别是1、上砂斗,2、螺旋送砂机,3、电控柜,4、横梁,5、压紧缸,6、提斗机,7、料斗,8、射砂筒,9、压头组件,10、气包,11、倒链起重机构,12、模架组件,13、接芯小车,14、行走油缸,15、立柱,16、底座,17、立柱移位机构,18、快锁机构, 19、滚轮吊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立柱15通过导轨支撑连接在底座16上,在底座16上设置有立柱移位机构17和快锁机构18。其中,立柱移位机构17是一种丝杠加滚轮的机械结构;快锁机构18是一种锁紧机构加偏心轴的机械结构。在立柱15的顶部接有前伸的横梁4,在横梁4的上部接有料斗7和压紧缸5,压头组件9连接在压紧缸5的活塞杆下端。在横梁4上设有滚轮吊挂机构19。滚轮吊挂机构19 中的滚轮撑架在横梁4上的滑道中,滚轮吊挂机构19中的吊臂与射砂筒8的外壁相接。在立柱15上通过托块等固定有行走油缸14,行走油缸14的活塞杆与滚轮吊挂机构19相接, 控制射砂筒8前后移动。如图1所示,在底座16后部设置一个直立的提斗机6和一个斜向的螺旋送砂机2。 在提斗机6上接有上砂斗1 ;当上砂斗1中装满砂子后,在提斗机6的作用下,上砂斗1被从地面提升到提斗机6的上口 ;翻转倒砂后,砂子从提斗机6的上口和导引管流入料斗7中, 上砂斗1即被重新下放到地面位置。图1中,在横梁4的前方侧面还固定有提供射砂动力的气包10,在机子的中部装有模架组件12,在底座16前部设置有接芯小车13和倒链起重机构11,在底座16的后部通过固定支架支撑连接电控柜3。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壳芯机,包括底座(16)、立柱(15)、横梁(4)、料斗(7)、压紧缸(5)、压头组件(9)、射砂筒(8)、气包(10)、模架组件(12)和接芯小车(13),其特征是,所述射砂筒(8) 通过滚轮吊挂机构(19)吊挂在所述横梁(4)上,所述立柱(15)通过导轨支撑连接在所述底座(16)上,在所述底座(16)上设置有立柱移位机构(17)和快锁机构(18),在所述立柱(15) 上固定有行走油缸(14),所述行走油缸(14)的活塞杆与所述滚轮吊挂机构(19)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壳芯机,其特征是,在所述底座(16)上设置有提斗机(6) 和螺旋送砂机(2),在所述提斗机(6)上接有上砂斗(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芯盒射芯机快速充气阀,其结构包括底座、立柱、横梁、料斗、压紧缸、压头组件、射砂筒、气包、模架组件和接芯小车,所述射砂筒通过滚轮吊挂机构吊挂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立柱通过导轨支撑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立柱移位机构和快锁机构,在所述立柱上固定有行走油缸,所述行走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滚轮吊挂机构相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机头组件的各向移动和调整,方便了机头组件的找中心操作,射砂质量和工作效率均得以提高。
文档编号B22C15/23GK202224605SQ2011203433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4日
发明者李银铭 申请人:河北欧耐机械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