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无氧铜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上引连铸法铜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ー种无氧铜杆的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氧铜杆是生产漆包铜线的主要原料,生产无氧铜杆的主要方法为上引连铸法,目前,上引连铸法的生产线主要由熔化炉、上引机构、收线机构和电控系统构成,电控机构主要控制铜杆的上引速度和收线的速度,上引速度一般保持勻速,收线速度与上引速度保持一致。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熔化炉中的铜液量会随着铜杆的生产发生改变,当熔化炉中铜液的液面发生升降变化吋,熔化炉上引区中铜液向上的压カ会出现变化,导致结晶器中铜液向上的压カ产生波动,由于在结晶器中,铜杆上引的速度均勻不变,位于铜杆下端的铜液在上引凝固成铜杆的过程中,向上的压カ变化会导致铜杆的密度出现微量的不均勻,甚至在铜杆的表面和内部出现气孔等缺陷,影响铜杆的质量;另外,在上引区结晶器附近,在上引速度恒定的情况下,铜液温度的微小差异,同样影响上引铜杆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氧铜杆在生产过程中,熔化炉中铜液量的变化和上引区中温度的微小差异,容易导致无氧铜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密度不均勻和出现气孔的问题,提供一种无氧铜杆生产线,该生产线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氧铜杆生产线,由熔化炉、 上引机构和收线机构构成,该生产线上安装有生产速度控制系统;生产速度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和与计算机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压カ传感器、上引电机、收线电机,红外传感器。熔化炉呈长方体结构,包括熔化区、静置区和上引区,三个区的底部均安装有恒温加热装置;其中熔化区顶部设有铜料加料ロ,右上部设有铜液流动ロ,熔化后的铜液经此ロ 进入静置区;静置区的右下部设有铜液流动ロ,铜液经此ロ进入上引区;上引区的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压カ传感器和结晶器,温度传感器和压カ传感器与生产速度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连接。上引机构主要包括牵引器和上引电机,牵引器与上引电机连接,上引电机与计算机连接。收线机构主要包括收线臂、传感器支架和收线机构,收线臂安装在上引机构的后端,收线臂上安装有滑轮组,传感器支架安装在收线臂的后端,传感器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別安装有红外传感器,收线机安装在生产线的末端;铜杆由结晶器引出,经过滑轮组后,从红外传感器之间穿过,最后由收线机构收卷,红外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收线机构包括有导线轮、收线轮和收线电机,导线轮安装在收线轮前端,收线电机安装在收线轮上,收线电机与计算机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在生产过程中,当熔化炉内铜液量发生变化时,牵引区上方的压力传感器将压カ数据及时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控制上引电机,及时调整上引铜杆的速度,使结晶器内铜液的凝固压カ保持恒定;当上引区内的温度有差异时,温度传感器将数据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通过调节上引速度,来控制铜杆的结晶密度和质量,同吋,通过控制恒温加热装置调整铜液的温度;当铜杆的上引速度变化吋,上线机构前端的铜杆会出现松紧变化,铜杆过松时铜杆整体下沉,当下沉的铜杆触碰到传感器支架下端的红外传感器时,传感器会通知计算机控制收线电机加速收线,平衡收线速度;当收线机构收线速度过快时,铜杆被拉紧,铜杆整体位置会上移,当上移的铜杆触碰到传感器支架上端的红外传感器时,计算机会控制收线机构放慢收线,平衡收线速度。采用本技术方案,不仅可以提高铜杆的质量,还可以平衡收线盘上铜杆的张力。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无氧铜杆生产线,由熔化炉1、上引机构9和收线机构19 构成,该生产线上安装有生产速度控制系统;生产速度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22和与计算机 22连接的温度传感器6、压カ传感器7、上引电机11、收线电机21,红外传感器14和16,生产速度控制系统控制铜杆的上引和收线速度。熔化炉1呈长方体结构,包括熔化区2、静置区4和上引区5,三个区的底部均安装有恒温加热装置23 ;其中熔化区2顶部设有铜料加料ロ 3,右上部设有铜液流动ロ,熔化后的铜液经此ロ进入静置区4 ;静置区4的右下部设有铜液流动ロ,铜液经此ロ进入上引区5 ; 上引区5的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6、压カ传感器7和结晶器8,温度传感器6和压カ传感器 7与生产速度控制系统的计算机22连接。上引机构9主要包括牵引器10和上引电机11,牵引器10与上引电机11连接,上引电机11与计算机22连接。收线机构主要包括收线臂13、传感器支架15和收线机构19,收线臂13安装在上引机构9的后端,收线臂13上安装有滑轮组12,传感器支架15安装在收线臂13的后端, 传感器支架15的上下两端安装有红外传感器14和16,收线机19安装在生产线的末端;铜杆17由结晶器8引出,经过滑轮组12后,从红外传感器14和16之间穿过,最后由收线机构19收卷,红外传感器14和16与计算机22连接。收线机构19包括有导线轮20、收线轮18和收线电机21,导线轮20安装在收线轮 18前端,收线电机21安装在收线轮18上,收线电机21与计算机22连接。
权利要求
1.无氧铜杆生产线,由熔化炉(1)、上引机构(9)和收线机构(19)构成,其特征在于该生产线上安装有生产速度控制系统;生产速度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22)和与计算机(22) 连接的温度传感器(6)、压カ传感器(7)、上引电机(11)、收线电机(21),红外传感器(14)和 (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氧铜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熔化炉(1)呈长方体结构,包括熔化区(2)、静置区(4)和上引区(5),三个区的底部均安装有恒温加热装置(23);其中熔化区(2)顶部设有铜料加料ロ(3),右上部设有铜液流动ロ,熔化后的铜液经此ロ进入静置区(4);静置区(4)的右下部设有铜液流动ロ,铜液经此ロ进入上引区(5);上引区(5)的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6)、压カ传感器(7)和结晶器(8),温度传感器(6)和压カ传感器(7)与生产速度控制系统的计算机(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氧铜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上引机构(9)主要包括牵引器 (10)和上引电机(11),牵引器(10)与上引电机(11)连接,上引电机(11)与计算机(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氧铜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收线机构主要包括收线臂 (13)、传感器支架(15)和收线机构(19),收线臂(13)安装在上引机构(9)的后端,收线臂 (13)上安装有滑轮组(12),传感器支架(15)安装在收线臂(13)的后端,传感器支架(15) 的上下两端安装有红外传感器(14)和(16),收线机构(19)安装在生产线的末端;铜杆(17) 由结晶器(8)引出,经过滑轮组(12)后,从红外传感器(14)和(16)之间穿过,最后由收线机构(19)收卷,红外传感器(14)和(16)与计算机(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氧铜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收线机构(19)包括有导线轮 (20)、收线轮(18)和收线电机(21),导线轮(20)安装在收线轮(18)前端,收线电机(21)安装在收线轮(18)上,收线电机(21)与计算机(22)连接。
全文摘要
无氧铜杆生产线,由熔化炉、上引机构、收线机构和生产速度控制系统构成;生产速度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和与计算机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引电机、收线电机,红外传感器。在生产过程中,当熔化炉内铜液量发生变化时,牵引区上方的压力传感器将压力数据及时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及时调整上引铜杆的速度,使结晶器内铜液的凝固压力保持恒定;当上引区内的温度有差异时,温度传感器将数据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通过调节上引速度、控制恒温加热装置温度,实现对铜杆结晶质量的控制;当铜杆的上引速度变化时,上线机构前端的铜杆会出现下沉或上升,当铜杆触碰到传感器支架两端的红外传感器时,传感器会通知计算机控制收线速度。
文档编号B22D11/14GK102527967SQ2012100343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6日
发明者师常发, 师海红, 朱光平, 罗炜, 范海俊 申请人:云南通变电磁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