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注行波管阴极镀膜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990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注行波管阴极镀膜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镀膜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多注行波管阴极镀膜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多注行波管用阴极的表面覆一层贵金属膜,可以降低阴极的逸出功,提高阴极的发射能力,在同等工作电流条件下,降低了阴极工作温度,并延长了阴极工作寿命。传统工艺是将金属钽片点焊在阴极上,通过钽片将阴极固定在镀膜模具内,然后再将金属钽片点焊在多余放置阴极的镀膜模具孔内,以避免阴极其余部位覆一层贵金属膜;缺点是工艺复杂,阴极基体容易受到点焊伤害,且不易将阴极表面与模具保持水平,影响镀膜质量,模具的光洁度不高又会影响模具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点焊,可将多注行波管阴极准确放置于模具孔内直接镀膜的镀膜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多注行波管阴极镀膜模具,包括形成有内部空间的敞口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塞子和用于封闭上述基座内部空间的顶盖,上述基座的下端面设有多个贯穿的镀膜孔,上述塞子的外形与上述镀膜孔的形状相同。前述的多注行波管阴极镀膜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座的外壁形成有固定台阶。前述的多注行波管阴极镀膜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顶盖的周围形成有防溅台阶。前述的多注行波管阴极镀膜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镀膜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前述的多注行波管阴极镀膜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塞子的相应外径等于或大于上述镀膜孔的相应内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阴极基体直接放入与之相匹配的模具中,所以不存在因用钽片点焊固定而造成对阴极基体的损伤,也因而成本低廉;同时避免了因用钽片点焊而导致的磨损,保证了阴极基体具备与热丝组件紧密接触,有利于降低阴极基体与热丝组件之间的温度差,进而提高阴极组件热效率,更不会因阴极基体与模具端面不水平而降低膜层质量,工艺重复性和稳定性好。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多注行波管阴极镀膜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多注行波管阴极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I、基座,2、顶盖,3、塞子,4、镀膜孔,5、镀膜孔台阶,6、固定台阶,7、防溅台阶,8、多注行波管阴极,9、下端面,10、多注行波管阴极的发射面,11、钥筒,12、阴极基体,13阴极基
体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多注行波管阴极镀膜模具主要包括基座I、顶盖2、塞子3,其中基座I形成有内部空间,在其顶部设有顶盖2,顶盖2能够将基座I的内部空间完全封闭起来,基座I的下端面形成有多个贯穿的镀膜孔4。塞子3的形状与镀膜孔4的形状相同,当某些镀膜孔4不使用时,用塞子3塞进镀膜孔4将其封堵起来。而镀膜孔4的形状和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具体的所要加工的多注行波管阴极的钥筒11大小而设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I、图2所示,为了防止镀层没有完全覆盖多注行波管阴极的发射面10,镀膜孔4的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镀膜孔4的高度应该与所要加工的阴极基体高度13保持一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I所示,为了防止镀膜过程中模具与设备托架移动,基座I的外壁形成有固定台阶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I所示,为了防止镀膜过程中镀膜设备工作舱内杂质溅射到多注行波管阴极8上,顶盖2的周围形成有防溅台阶7。另外为了能够使塞子3更好的塞进镀膜孔4,塞子3的相应外径等于或大于镀膜孔4的相应内径;也就是说塞子3的外径与镀膜孔4的内径的公差值为负值,使塞子3略大。另外,为了保证硬度,整个本实用新型的镀膜模具料可以采用钥材料制造,并对下端面9抛光处理。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多注行波管阴极镀膜模具,包括形成有内部空间的敞口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塞子和用于封闭上述基座内部空间的顶盖,上述基座的下端面设有多个贯穿的镀膜孔,上述塞子的外形与上述镀膜孔的形状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注行波管阴极镀膜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座的外壁形成有固定台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注行波管阴极镀膜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顶盖的周围形成有防溅台阶。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注行波管阴极镀膜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镀膜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注行波管阴极镀膜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塞子的相应外径等于或大于上述镀膜孔的相应内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注行波管阴极镀膜模具,包括形成有内部空间的敞口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塞子和用于封闭上述基座内部空间的顶盖,上述基座的下端面设有多个贯穿的镀膜孔,上述塞子的外形与上述镀膜孔的形状相同;其有益之处在于将阴极基体直接放入与之相匹配的模具中,所以不存在因用钽片点焊固定而造成对阴极基体的损伤,也因而成本低廉;同时避免了因用钽片点焊而导致的磨损,保证了阴极基体具备与热丝组件紧密接触,有利于降低阴极基体与热丝组件之间的温度差,进而提高阴极组件热效率,更不会因阴极基体与模具端面不水平而降低膜层质量,工艺重复性和稳定性好。
文档编号C23C14/04GK202717835SQ20122028026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4日
发明者吴华夏, 贺兆昌, 孟昭红, 谢智能, 陈爱民, 于晨晨 申请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