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玻璃砂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340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玻璃砂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玻璃砂的处理技术领域,涉及铸钢件生产中废弃水玻璃砂的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水玻璃是各种聚硅酸盐水溶液的统称。铸造上常用的是钠水玻璃,其次是钾水玻璃,其中,由于钠水玻璃的应用最广泛,其既可以用于大量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也适用于大小型、芯。目前广泛采用的CO2-钠水玻璃砂,大都为纯净的人造(或天然)石英砂加入
4.5% 8.0 %的钠水玻璃配制而成。目前,水玻璃砂的再生通常包括干法再生和湿法再生两种方式,干法再生使用的设备投资少,但由于水玻璃砂残留粘结剂多,干法处理难以除净,造成再生砂的质量不高。湿法处理利用了水玻璃砂表面残留物易溶于水的特点,得到的再生砂质量较高,但湿法再生后的污水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再生砂质量高、污染少的水玻璃砂再生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玻璃砂再生装置,包括磨轮机、湿法再生装置、湿砂脱水装置,所述湿法再生装置与清水池和污水池相通,所述污水池还设有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湿砂脱水装置还设有用于湿砂干燥得到再生砂的烘干装置上述磨轮机的筒体内设有砂轮和叶片,所述砂轮通过砂轮轴安装在砂轮轴轴承内,所述砂轮轴轴承安装在所述筒体两侧的外壁上,砂轮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砂轮轴联轴器与所述砂轮轴相联;安装在所述筒体下方的传动轮与所述筒体外侧的端环接触,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低速轴联轴器与所述传动轮相联,筒体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高速轴联轴器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联。上述烘干装置为电加热烘干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磨轮机干法再生处理和湿法再生处理相结合,处理得到的再生砂的除膜率和再粘结强度高,可使用时间和耐火度等性能指标接近新砂。本实用新型耗水量小,产生的污水给处理后可循环利用,运行成本低廉。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玻璃砂再生装置的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磨轮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水玻璃砂再生装置,包括磨轮机1、湿法再生装置2、湿砂脱水装置3,所述湿法再生装置2与清水池4和污水池5相通,所述污水池5还设有污水处理装置6,所述湿砂脱水装置3还设有用于湿砂干燥得到再生砂的烘干装置7。所述磨轮机的筒体107内设有砂轮105和叶片106,所述砂轮105通过砂轮轴103安装在砂轮轴轴承104内,所述砂轮轴轴承104安装在所述筒体107两侧的外壁上,砂轮电机101的输出轴通过砂轮轴联轴器102与所述砂轮轴103相联;安装在所述筒体107下方的传动轮108与所述筒体107外侧的端环接触,减速器110的输出轴通过低速轴联轴器109与所述传动轮108相联,筒体电机112的输出轴通过高速轴联轴器111与所述减速器110的输入轴相联。废弃的水玻璃砂在磨轮机I中经过砂粒和砂粒之间、砂轮105和砂粒之间、砂粒和叶片106之间的摩擦、挤压和撞击后,可除掉旧砂表面覆盖的大部分粘接物;经磨轮机I干法处理后的旧砂进入湿法再生装置2,在清水池4中水的清洗下除掉旧砂表面的水溶性残留物,再经湿砂脱水装置3的脱水和烘干装置7的烘干后,处理得到的再生砂的除膜率和再粘结强度高,可使用时间和耐火度等性能指标接近新砂。
权利要求1.一种水玻璃砂再生装置,包括磨轮机(I)、湿法再生装置(2)、湿砂脱水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再生装置(2)与清水池(4)和污水池(5)相通,所述污水池(5)还设有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湿砂脱水装置(3)还设有用于湿砂干燥得到再生砂的烘干装置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玻璃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轮机的筒体(107)内设有砂轮(105)和叶片(106),所述砂轮(105)通过砂轮轴(103)安装在砂轮轴轴承(104)内,所述砂轮轴轴承(104)安装在所述筒体(107)两侧的外壁上,砂轮电机(101)的输出轴通过砂轮轴联轴器(102)与所述砂轮轴(103)相联;安装在所述筒体(107)下方的传动轮(108)与所述筒体(107)外侧的端环接触,减速器(110)的输出轴通过低速轴联轴器(109)与所述传动轮(108)相联,筒体电机(112)的输出轴通过高速轴联轴器(111)与所述减速器(110)的输入轴相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玻璃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7)为电加热烘干装置。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玻璃砂再生装置,包括磨轮机、湿法再生装置、湿砂脱水装置,所述湿法再生装置与清水池和污水池相通,所述污水池还设有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湿砂脱水装置还设有用于湿砂干燥得到再生砂的烘干装置。本实用新型将磨轮机干法再生处理和湿法再生处理相结合,处理得到的再生砂的除膜率和再粘结强度高,可使用时间和耐火度等性能指标接近新砂。本实用新型耗水量小,产生的污水给处理后可循环利用,运行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B22C5/00GK203155936SQ20132002804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
发明者费贤超 申请人:合肥市瑞宏铸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