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渣式下料口水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渣式下料口水套,包括下料口水套,在下料口水套内设有进水箱,排渣管穿过回水箱与外部的排污管相连。排渣管独立的穿过回水箱连接到外部的排污槽上,这样通过把水套回水管阀门关小,从而加大了排渣管水流的压力和流量,于是水套底部的积渣就可以通过排渣管顺着水流排了出来,确保了下料口水套特别是底部鸭嘴出的冷却循环,即可达到排渣确保冷却的目的,使用效果非常好,有效的延长下料口水套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排渣式下料口水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钢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排渣式下料口水套。
【背景技术】
[0002]烟罩是炼钢厂转炉炼钢的重要设备之一。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对环保要求、成本控制和炼钢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炼钢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目前的转炉移动烟罩如图1所示,它包括转炉烟罩本体11和下料口系统12氧枪口系统13组成。炼钢时,由于使用的是循环水,加之水质不理想,使得下料口水套内部结渣严重,使得水套冷却循环管路受阻,尤其是最底部鸭嘴处,渣往往都是沉淀在此,所以冷却不好,所有下料口水套漏水百分之九十五都是鸭嘴处爆焊缝,引起漏水,导致影响炼钢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将下料口水套最底部的进水管改成外排式排渣管,在循环泵的加压下将进水套所积的渣排出去,有效地避免因积渣而影响冷却循环引起爆焊缝漏水,从而提高炼钢生产效率的排渣式下料口水套。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渣式下料口水套,包括下料口水套,在下料口水套内设有进水箱,排渣管穿过回水箱与外部的排污管相连。
[0006]所述排渣管延展到下料口水套底部鸭嘴处。
[0007]在所述进水箱内设有通入有冷却水的进水管。
[0008]在所述回水箱内设有循环冷却水的回水管。
[0009]在下料口水套内设有下料口水套内层管、下料口水套外层管及冷却分水管。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排渣管独立的穿过回水箱连接到外部的排污槽上,这样通过把水套回水管阀门关小,从而加大了排渣管水流的压力和流量,于是水套底部的积渣就可以通过排渣管顺着水流排了出来,确保了下料口水套特别是底部鸭嘴出的冷却循环,即可达到排渣确保冷却的目的,使用效果非常好,有效的延长下料口水套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现有转炉移动烟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展开图。
[0014]图中:1-下料口水套外层管,2-下料口水套内层管,3-冷却分水管,4-排渣管,5-进水管,6-回水管,7-进水箱,8-回水箱,11-转炉烟罩本体,12-下料口系统,13-氧枪口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参见图2和图3,一种排渣式下料口水套,包括下料口水套,在下料口水套内设有进水箱7,排渣管4穿过回水箱8连接到外部的排污槽上,排渣管4延展到下料口水套底部鸭嘴处,在进水箱7内设有通入有冷却水的进水管5,在回水箱8内设有循环冷却水的回水管6,在下料口水套内设有下料口水套内层管2、下料口水套外层管I及冷却分水管3。
[0017]排渣管4刚好设计在整个下料口水套的最底部,渣往往都是汇集在此,通过人为地减少从回水管的排水,变相的加大了排渣管4水流压力和流量,这样积渣就很容易从排渣管4排出水套本体,保证了冷却的效果。
[0018]排渣管4是独立的穿过进水箱连接到回水箱8上,这样通过把水套回水管阀门关小,从而加大了排渣管4水流的压力和流量,于是水套底部的积渣就可以通过排渣管4顺着水流排了出来,确保了下料口水套特别是底部鸭嘴出的冷却循环,即可达到排渣确保冷却的目的,使用效果非常好,有效的延长下料口水套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排渣式下料口水套,包括下料口水套,其特征是:在下料口水套内设有进水箱,排渣管穿过回水箱与外部的排污管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渣式下料口水套,其特征是:所述排渣管延展到下料口水套底部鸭嘴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渣式下料口水套,其特征是:在所述进水箱内设有通入有冷却水的进水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渣式下料口水套,其特征是:在所述回水箱内设有循环冷却水的回水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渣式下料口水套,其特征是:在下料口水套内设有下料口水套内层管、下料口水套外层管及冷却分水管。
【文档编号】C21C5/40GK203569133SQ201320698363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7日
【发明者】李献京, 李小强, 金耀忠, 余游, 邝玉富, 高伟, 段江郴 申请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