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形弹簧压淬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44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蝶形弹簧压淬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蝶形弹簧、波形弹簧类压淬模具,属于机械加工模具,现有冲压成型制得的蝶形弹簧容易产生很大的变形从而导致碟簧报废,本实用新型的上模装配在上底板上,在上底板与上模之间设有上衬板;下模装配在下底板上,在下底板与下模之间设有下衬板,上模的上端面向下开设环形槽,上模的上端面密封接触在上衬板上形成上模的循环冷却腔;下模的下端面向上开设环形槽,下模的下端面密封接触在下衬板上形成下模的循环冷却腔。在该压淬模具中同时完成蝶形弹簧冲压成型和淬火,由于工件处于高温状态,具有金属可塑性,消除了冲压工艺导致的变形及机械应力集中,使蝶形弹簧的尺寸一致性大大提高,并获得良好的疲劳寿命。
【专利说明】蝶形弹簧压淬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模具,具体是蝶形弹簧压淬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开槽蝶形弹簧是自动变速箱的精密件,精密度很高,普通的冲压成型制得的蝶形弹簧容易产生很大的变形,从而导致碟簧的报废。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冲压成型制得的蝶形弹簧容易产生很大的变形从而导致碟簧报废的缺陷,提供一种蝶形弹簧压淬模具。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蝶形弹簧压淬模具,包括对应的上模、下模,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模、下模中设有循环冷却腔;所述的上模装配在上底板上,在所述的上底板与上模之间设有上衬板;所述的下模装配在下底板上,在所述的下底板与下模之间设有下衬板;所述上模的上端面向下开设环形槽,所述上模的上端面密封接触在所述的上衬板上形成所述上模的循环冷却腔;所述下模的下端面向上开设环形槽,所述下模的下端面密封接触在所述的下衬板上形成所述下模的循环冷却腔。
[0005]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上模的上端面与所述的上衬板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下模的下端面与所述的下衬板之间设有密封圈。
[0006]作为优选技术手段:用螺栓穿过所述的上模、上衬板将上模、上衬板装配在所述的上底板上;用螺栓穿过所述的下模、下衬板将下模、下衬板装配在所述的下底板上。
[0007]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上底板与上衬板之间装配有定位销。
[0008]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上模、下模上分设对应的定位芯和定位孔。
[0009]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下模的上端设有定位圈,所述上模的下端面设有对应所述定位圈的容纳槽。
[0010]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定位圈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的下模上。
[0011]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循环冷却腔设有进口和出口。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蝶形弹簧在该压淬模具中同时完成冲压成型和淬火,由于工件处于高温状态,具有金属可塑性,消除了冲压工艺导致的变形及机械应力集中,使蝶形弹簧的尺寸一致性大大提高,并获得良好的疲劳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蝶形弹簧压淬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标号说明:
[0015]01-上模,11-循环冷却腔,12-定位芯,13-容纳槽;
[0016]02-下模,21-循环冷却腔,22-定位孔,23-定位圈;
[0017]03-上底板;[0018]04-上衬板;
[0019]05-下底板;
[0020]06-下衬板;
[0021]71-密封圈,72-密封圈;
[0022]81-螺栓,82-螺栓;
[0023]09-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5]本实用新型的蝶形弹簧压淬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对应的上模01、下模02,上模
01、下模02中设有循环冷却腔11、21。
[002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虽然图1包含了以下所有附加技术特征,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该情形,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根据具体作用将它们选用在上段所述的技术方案上。
[0027]首先,为了实现结构装配,上模01装配在上底板03上,在上底板03与上模01之间设有上衬板04 ;下模02装配在下底板05上,在下底板05与下模02之间设有下衬板06。为了构成循环冷却腔,上模01的上端面向下开设环形槽,上模01的上端面密封接触在上衬板04上形成上模01的循环冷却腔11 ;下模02的下端面向上开设环形槽,下模02的下端面密封接触在下衬板06上形成下模的循环冷却腔21。为了避免循环冷却腔渗漏,上模01的上端面与上衬板04之间设有密封圈71,下模02的下端面与下衬板06之间设有密封圈72。为了实现简单装配,用螺栓81穿过上模01、上衬板04将上模、上衬板装配在上底板03上;用螺栓82穿过下模02、下衬板06将下模、下衬板装配在下底板05上。上底板03与上衬板04之间装配有定位销09用于保证装配关系。
[0028]其次,上模01、下模02上分设对应的定位芯12和定位孔22 (图示的定位芯设于上模上,定位孔设于下模上,具体实施时定位芯和定位孔可以互换位置),合模冲压时可以对上模、下模导向。
[0029]第三,下模02的上端设有定位圈23,用于对工件定位,上模01的下端面设有对应定位圈23的容纳槽13,用于合模时容纳定位圈23,避免定位圈23障碍合模。具体的,定位圈23通过螺钉紧固在下模02上,避免脱模时定位圈被工件带走。
[0030]第四,循环冷却腔设有进口和出口,具体的可设于上模、下模的侧壁上。
[0031]基于本实用新型的蝶形弹簧压淬模具,加工时,将冲压而成的蝶形弹簧的坯料加热到淬火温度(900°C ),在工件还在820-860°C的时候通过机械手将工件放进压淬模具(具体的放在定位圈内侧),合模成型,适时向循环冷却腔内通入水流用于急速降温实现淬火。由于工件处于高温状态,具有金属可塑性,消除了冲压工艺导致的变形及机械应力集中,使蝶形弹簧的尺寸一致性大大提高,并获得良好的疲劳寿命。
【权利要求】
1.蝶形弹簧压淬模具,包括对应的上模(01)、下模(02),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模(01)、下模(02)中设有循环冷却腔(11、21); 所述的上模(01)装配在上底板(03)上,在所述的上底板(03)与上模(01)之间设有上衬板(04);所述的下模(02)装配在下底板(05)上,在所述的下底板(05)与下模(02)之间设有下衬板(06); 所述上模(01)的上端面向下开设环形槽,所述上模(01)的上端面密封接触在所述的上衬板(04)上形成所述上模的循环冷却腔;所述下模(02)的下端面向上开设环形槽,所述下模(02)的下端面密封接触在所述的下衬板(06)上形成所述下模的循环冷却腔。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蝶形弹簧压淬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模(01)的上端面与所述的上衬板(04)之间设有密封圈(71),所述下模(02)的下端面与所述的下衬板(06)之间设有密封圈(7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蝶形弹簧压淬模具,其特征是:用螺栓(81)穿过所述的上模(01)、上衬板(04)将上模、上衬板装配在所述的上底板(03)上;用螺栓(82)穿过所述的下模(02)、下衬板(06)将下模、下衬板装配在所述的下底板(0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蝶形弹簧压淬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底板(03)与上衬板(04)之间装配有定位销(09)。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蝶形弹簧压淬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模(01)、下模(02)上分设对应的定位芯(12)和定位孔(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形弹簧压淬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下模(02)的上端设有定位圈(23),所述上模(01)的下端面设有对应所述定位圈(23)的容纳槽(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蝶形弹簧压淬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圈(23)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的下模(0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蝶形弹簧压淬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循环冷却腔(11、21)设有进口和出口。
【文档编号】C21D1/673GK203778594SQ201320867909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章碧鸿 申请人:浙江美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