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钢板及相关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4048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热轧钢板,所述热轧钢板的屈服强度小于或等于840MPa且至少在横向于轧制方向的方向上大于680MPa,强度为780MPa至950MPa,断裂延伸率大于10%,扩孔率(Ac)大于或等于45%,以重量表示,其化学组成由以下组成:

0.04%≤C≤0.08%

1.2%≤Mn≤1.9%

0.1%≤Si≤0.3%

0.07%≤Ti≤0.125%

0.05%≤Mo≤0.35%

当0.05%≤Mo≤0.11%时,0.15%<Cr≤0.6%,或者

当0.11%<Mo≤0.35%时,0.10%≤Cr≤0.6%

Nb≤0.045%

0.005%≤Al≤0.1%

0.002%≤N≤0.01%

S≤0.004%

P<0.020%

以及任选的0.001%≤V≤0.2%

剩余部分由铁和由加工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其显微组织由面积百分比大于70%的粒状贝氏体和面积百分比小于20%的铁素体,以及可能存在的剩余部分构成,所述剩余部分由下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

其中所述马氏体加所述残余奥氏体含量之和小于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制钢板,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表示,所述化学组成为:

0.04%≤C≤0.08%

1.2%≤Mn≤1.9%

0.1%≤Si≤0.3%

0.07%≤Ti≤0.125%

0.05%≤Mo≤0.25%

当0.05%≤Mo≤0.11%时,0.16%≤Cr≤0.55%,或者

当0.11%<Mo≤0.25%时,0.10%≤Cr≤0.55%

Nb≤0.045%

0.005%≤Al≤0.1%

0.002%≤N≤0.01%

S≤0.004%

P<0.020%

剩余部分由铁和源自加工的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表示,所述钢的组成包含:

当0.05%≤Mo≤0.11%时,0.27%≤Cr≤0.52%,或者

当0.11%<Mo≤0.25%时,0.10%≤Cr≤0.52%。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表示,所述钢的组成包含:

0.05%≤Mo≤0.18%,并且在于

当0.05%≤Mo≤0.11%时,0.16%≤Cr≤0.55%,或者

当0.11%<Mo≤0.18%时,0.10%≤Cr≤0.55%。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表示,所述钢的组成包含:

0.05%≤C≤0.07%

1.4%≤Mn≤1.6%

0.15%≤Si≤0.3%

Nb≤0.04%

0.01%≤Al≤0.07%。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表示,所述钢的化学组成包含:

0.040%≤Tieff≤0.095%

其中Tieff=Ti-3.42×N,

其中Ti为以重量表示的钛含量,

N为以重量表示的氮含量。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是经卷取和酸洗的,其中卷取操作在525℃至635℃的温度下进行,随后进行酸洗操作,并且分布在经卷取的板的n个氧化区域的氧化区域i内的由氧化引起的表面缺陷的深度满足如下标准,其中i为1至n,并且所述n个氧化区域在观测长度lref上延伸:

-由以下定义的第一最大深度标准:

Pimax≤8微米

其中Pimax:该经卷取的板的氧化区域i中由氧化引起的缺陷的最大深度;以及

-由以下定义的第二平均氧化标准:

-微米

其中Piavg:在氧化区域i上由氧化引起的缺陷的平均深度,并且

li:所述氧化区域i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板,其特征在于由氧化引起的缺陷的所述观测长度lref大于或等于100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板,其特征在于由氧化引起的缺陷的所述观测长度lref大于或等于500微米。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在3公吨力的最小卷绕张力下以相邻的卷层的方式被卷取。

11.一种用于制造热轧钢板的方法,所述热轧钢板的屈服强度小于或等于840MPa且至少在横向于轧制方向的方向上大于680MPa,强度为780MPa至950MPa,并且断裂延伸率大于10%,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以液态金属形式获得具有以下组成的钢,其中含量以重量表示:

0.04%≤C≤0.08%

1.2%≤Mn≤1.9%

0.1%≤Si≤0.3%

0.07%≤Ti≤0.125%

0.05%≤Mo≤0.35%

当0.05%≤Mo≤0.11%时,0.15%<Cr≤0.6%,或者

当0.11%<Mo≤0.35%时,0.10%≤Cr≤0.6%

Nb≤0.045%

0.005%≤Al≤0.1%

0.002%≤N≤0.01%

S≤0.004%

P<0.020%

以及任选的0.001%≤V≤0.2%

剩余部分由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以及

其中进行了真空处理或SiCa处理,在后者情况下,以重量表示含量,所述组成还包含

0.0005%≤Ca≤0.005%,

其中

溶解在所述液态金属中的钛[Ti]和氮[N]的量满足(%[Ti])×(%[N])<6.10-42

其中对所述钢进行铸造以获得铸造半成品,

其中

任选地将该半成品再加热至1160℃至1300℃的温度,然后

以如下方式轧制该铸造半成品以获得热轧产品:轧制结束温度为880℃至930℃,倒数第二道次的压下率小于0.25,最后道次的压下率小于0.15,这两个压下率之和小于0.37,并且倒数第二道次的轧制开始温度小于960℃,然后

以20℃/秒至150℃/秒的速率冷却该热轧产品以获得热轧钢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热轧钢板在525℃至635℃的温度下进行卷取。

13.根据权利要求11和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表示,所述组成由以下组成:

0.04%≤C≤0.08%

1.2%≤Mn≤1.9%

0.1%≤Si≤0.3%

0.07%≤Ti≤0.125%

0.05%≤Mo≤0.25%

当0.05%≤Mo≤0.11%时,0.16%≤Cr≤0.55%,或者

当0.11%<Mo≤0.25%时,0.10%≤Cr≤0.55%

Nb≤0.045%

0.005%≤Al≤0.1%

0.002%≤N≤0.01%

S≤0.004%

P<0.020%

剩余部分由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产品的冷却速率为50℃/秒至150℃/秒。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表示,所述钢的组成包含:

当0.05%≤Mo≤0.11%时,0.27%≤Cr≤0.52%,或者

当0.11%<Mo≤0.25%时,0.10%≤Cr≤0.52%。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表示,所述钢的组成包含:

0.05%≤Mo≤0.18%,以及

当0.05%≤Mo≤0.11%时,0.16%≤Cr≤0.55%,或者

当0.11%<Mo≤0.18%时,0.10%≤Cr≤0.55%。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表示,所述钢的组成包含:

0.05%≤C≤0.08%

1.4%≤Mn≤1.6%

0.15%≤Si≤0.3%

Nb≤0.04%

0.01%≤Al≤0.07%。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将所述板在580℃至严格630℃之间的温度下进行卷取。

19.根据权利要求10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轧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板在530℃至600℃的温度下进行卷取,

并且对该板进行酸洗,然后

将经酸洗的板再加热至600℃至750℃的温度,然后以5℃/秒至20℃/秒的速率冷却经再加热和酸洗的板,

然后在合适的锌浴中用锌涂覆所获得的所述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0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轧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板在3公吨力的最小卷绕张力下以相邻的卷层的方式进行卷取。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