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引连续铸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1885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上引连续铸造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引连续铸造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铸造行业中,上引铸造机被普遍应用,它利用金属熔液冷却结晶的机理,从熔融的金属或合金熔液中缓慢连续地抽出具有一定形状的固态金属线材、板材、管等,无需经过铸造、挤压等加工过程,缩短了加工周期,降低了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和损耗,然而这种铸造存在一种缺点,当中频感应炉内的熔液是随时间其成份波动较大的材料时,由于上引铸造机长时间使用,出来的产品会出现同一个产品前后端的组织成份不一样,并且液面起防氧化保护作用的覆盖物效果不足以起到完全防护作用,造成产品的性能降低,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上引连续铸造设备,能够很好的解决同一产品组织成份不均匀现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一种上引连续铸造设备,包括中频感应炉以及设于所述中频感应炉两侧的滑轨,所述中频感应炉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所述中频感应炉的上方设有上引铸造机,所述滑轨上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支架,所述支架的相对位置上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上引铸造机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支架和所述升降装置均由电机控制驱动。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由于使用了多个中频感 应炉,可以挨个进行上引铸造,每个中频感应炉内的熔液的成份在发生变化幅度尚未超过容许的范围的时候,上引铸造完成,通过滑轨和升降装置方便将上引铸造机更换中频感应炉,达到连续铸造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中频感应炉1;滑轨2;上引铸造机3;支架4;升降装置5;结晶器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上引连续铸造设备,包括中频感应炉1以及设于中频感应炉1两侧的滑轨2,中频感应炉1沿滑轨2的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中频感应炉1的上方设有上引铸造机3,滑轨2上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支架4,支架4的相对位置上设有升降装置5,升降装置5与上引铸造机3固定连接,支架4和升降装置5均由电机控制驱动。

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由于使用了多个中频感应炉1,可以挨个进行上引铸造,每个中频感应炉1内的熔液的成份在发生变化幅度尚未超过容许的范围的时候,上引铸造完成,通过滑轨2和升降装置5方便将上引铸造机3更换中频感应炉1,达到连续铸造的效果。

首先上引铸造机3将结晶器6插入中频感应炉1的液面以下,进行上引铸造,并且上引铸造机3跟随升降装置5随着液面下降同时下降保证结晶器6与液面有稳定的相对距离,升降装置5的升降幅度由中频感应炉1内的最高液面与铸造完成之后的最低液面确定,当中频感应炉1内的熔液铸造完成后,电机 驱动升降装置5将上引铸造机3抬升,之后通过滑轨2将上引铸造机3输送到另一个中频感应炉1上,升降装置5再次驱动上引铸造机3下降保证结晶器6插入中频感应炉1的液面以下,进行铸造,同时中频感应炉1进行新一炉次熔化精炼工作,为下一次上引铸造做准备。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发明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引连续铸造设备,包括中频感应炉以及设于所述中频感应炉两侧的滑轨,所述中频感应炉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所述中频感应炉的上方设有上引铸造机,所述滑轨上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支架,所述支架的相对位置上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上引铸造机固定连接。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上引连续铸造设备,能够很好的解决同一产品组织成份不均匀现象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逢荣;李程;李玉兰;王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兴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5.04
技术公布日:2017.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