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金‑氧化物复相蓄热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70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合金-氧化物复相蓄热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以3~39wt%的硅粉和61~97wt%的铝粉为原料,将硅粉含量由第1级的3wt%逐级递增至第6级的39wt%,相应地,铝粉含量则由第1级的97wt%逐级递减至第6级的61wt%,依次得到硅粉为3wt%和铝粉为97wt%的第1级原料、……、硅粉为39wt%和铝粉为61wt%的第6级原料;

步骤二、将所述第1级原料搅拌均匀,在600~1500℃条件下电熔,冷拔,制得第1级合金丝;与第1级合金丝的制备工艺相同,分别得到由第2级原料、......和第6级原料依次制得的第2级合金丝、......和第6级合金丝;所述合金丝的直径相同,直径为0.1~1mm;

步骤三、用步骤二预先制得的第1级合金丝、第2级合金丝......、第n级合金丝依次绕成合金球,n为3~6的自然数,所述合金球的半径为2~12mm;第1级合金丝、第2级合金丝、......、第n级合金丝沿所述合金球半径方向的绕成厚度相等;

步骤四、先在绕成的合金球表面均匀喷涂一层0.1~0.5mm厚的硅烷偶联剂,再均匀喷涂一层0.2~2mm厚的复合料浆;所述复合料浆是由85~95wt%的金属氧化物和5~15wt%的有机醇混合而成;

步骤五、将所述生球坯在60~150℃条件下干燥24~36小时,然后在1200~1500℃条件下保温1~3小时,得到合金-氧化物复相蓄热耐火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氧化物复相蓄热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粉的Al含量>99.4wt%,粒径为13~1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氧化物复相蓄热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粉的Si含量>99.5wt%,粒径为13~88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氧化物复相蓄热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铝、氧化镁、氧化硅中的一种以上,所述金属氧化物的粒径<88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氧化物复相蓄热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醇为乙醇、聚乙烯醇、叔丁醇中的一种以上。

6.一种合金-氧化物复相蓄热耐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金-氧化物复相蓄热耐火材料是根据权利要求书1~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合金-氧化物复相蓄热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合金-氧化物复相蓄热耐火材料。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