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水直接连铸成钢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25276阅读:24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水不经转炉或电炉、直接连铸成钢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钢铁工业发展的两大课题一是生产超纯净钢,二是大幅度简化工艺流程,向专门化、连续化、自动化和高速化方向发展,而只有使从矿石到钢坯的整个生产过程连续化,才可能达到高速化的要求。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高炉铁水不经过转炉或电炉直接连铸成钢坯的炼钢方法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水直接连铸成钢坯的方法,采用连续化生产方式,将炼钢各工序进行整合,实现铁水的快速处理和直接连铸成坯,省去高炉到转炉之间铁水运输过程,以及转炉冶炼所需的一系列配套设施,大大减化了工序,节约生产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铁水直接连铸成钢坯的方法,工艺流程为:高炉出铁—沟内铁水脱硫预处理—一次除渣—封闭铁沟氧枪吹氧—加入脱磷造渣料-二次除渣—钢构—中间包—结晶器;具体过程如下:

1)铁水通过多条出铁沟汇聚到一个出铁沟,保证铁水出铁的连续性;

2)铁水流到第一u型槽内,在第一u型槽内利用脱硫喷枪进行ca-mg复合脱硫;通过排渣道定时对脱硫渣进行排渣;

3)脱硫后的铁水经过第一出铁口流入密闭铁沟中,在密闭铁沟内使用多支氧枪对铁水进行吹氧,根据铁水深度确定吹氧氧压,保证吹氧熔池深度达到铁水深度的1/2以上;

4)氧化后的钢水经过第二出铁口进入第二u型槽内,按18~22kg/吨钢,通过喷枪将造渣料连续喷吹到钢水中,造渣料采用活性石灰+萤石+轻烧白云石的粉末状复合造渣料,各成分的重量比为活性石灰:萤石:轻烧白云石=12~17:1:4~8;定时对炉渣进行排渣;

5)在第二u型槽的出钢口处对钢水进行脱氧合金化操作,符合成分要求的钢水经钢沟通过长水口进入中间包;

6)中间包钢水经浸入式水口浸入结晶器进行连铸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连续化生产方式,将炼钢各工序进行整合,实现铁水的快速处理和直接连铸成坯,大大减化了工序,节约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2)吨钢综合能耗降低,精炼效率、热效率和金属收得率提高;

3)取消了原料、半成品、成品间的反复装卸和周转工序,涉及装卸、运输、设备、厂区占地、厂房建筑和基建投资大大减少、降低了建设投资及生产成本;

4)本发明具有先进性和技术突破性,该方法的实施是对炼钢工艺的一次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铁水直接连铸成钢坯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出铁沟2.排渣道3.第一u型槽4.脱硫喷枪5.第一出铁口6.密闭铁沟7.氧枪8.第二出铁口9.造渣剂喷枪10.第二u型槽11.出钢口12.出钢沟13.长水口14.中间包15.浸入式水口16.结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铁水直接连铸成钢坯的方法,工艺流程为:高炉出铁—沟内铁水脱硫预处理—一次除渣—封闭铁沟氧枪吹氧—加入脱磷造渣料-二次除渣—钢构—中间包—结晶器;具体过程如下:

1)铁水通过多条出铁沟汇聚到一个出铁沟1,保证铁水出铁的连续性;

2)铁水流到第一u型槽3内,在第一u型槽3内利用脱硫喷枪4进行ca-mg复合脱硫;通过排渣道2定时对脱硫渣进行排渣;

3)脱硫后的铁水经过第一出铁口5流入密闭铁沟6中,在密闭铁沟6内使用多支氧枪7对铁水进行吹氧,根据铁水深度确定吹氧氧压,保证吹氧熔池深度达到铁水深度的1/2以上;

4)氧化后的钢水经过第二出铁口8进入第二u型槽10内,按18~22kg/吨钢,通过喷枪9将造渣料连续喷吹到钢水中,造渣料采用活性石灰+萤石+轻烧白云石的粉末状复合造渣料,各成分的重量比为活性石灰:萤石:轻烧白云石=12~17:1:4~8;定时对炉渣进行排渣;

5)在第二u型槽10的出钢口11处对钢水进行脱氧合金化操作,符合成分要求的钢水经钢沟12通过长水口13进入中间包14;

6)中间包14钢水经浸入式水口15浸入结晶器16进行连铸操作。

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以冶炼q235b钢种为例;

1)铁水温度1480℃,在第一u型槽3内,通过ca-mg复合脱硫将铁水脱硫到含硫量0.010%;

2)脱硫后铁水经过密闭铁沟6,通过氧枪7吹氧使得铁水内feo含量达到18%;

3)在第二u型槽10内,通过喷枪9喷吹活性白灰+萤石+轻烧白云石的复合造渣料,各成分重量比为活性白灰:萤石:轻烧白云石=15:1:6,出钢主要化学成分为:碳0.11%,磷0.015%,硫0.009%,出钢温度1665℃;

4)在出钢口11处对钢水进行合金化处理,处理后的钢水成分为c:0.16%;si:0.080%;mn:0.27%;p:0.014%;s:0.016%;温度1570℃;

5)经过长水口13将钢水流入中间包14内进行连铸操作得到成品钢坯,经检验合格。

【实施例2】以冶炼sphc钢种为例;

1)铁水温度1500℃,在第一u型槽3内,通过ca-mg复合脱硫将铁水脱硫到含硫量0.005%;

2)脱硫后铁水经过密闭铁沟6,通过氧枪7吹氧使得铁水内feo含量达到20%;

3)在第二u型槽10内,通过喷枪9喷吹活性白灰+萤石+轻烧白云石的复合造渣料,各成分重量比为活性白灰:萤石:轻烧白云石=为15:1:6,出钢主要化学成分为:碳0.05%,磷0.013%,硫0.007%,出钢温度1670℃;

4)在出钢口11处对钢水进行合金化处理,处理后的钢水成分c:0.06%;si:0.007%:mn:0.21%:p:0.013%:s:0.005%;温度1575℃;

5)经过长水口13将钢水流入中间包14内进行连铸操作得到成品钢坯,经检验合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水直接连铸成钢坯的方法,工艺流程为:高炉出铁—沟内铁水脱硫预处理—一次除渣—封闭铁沟氧枪吹氧—加入脱磷造渣料‑二次除渣—钢构—中间包—结晶器;本发明采用连续化生产方式,将炼钢各工序进行整合,实现铁水的快速处理和直接连铸成坯,省去高炉到转炉之间铁水运输过程,以及转炉冶炼所需的一系列配套设施,大大减化了工序,节约生产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鲁毅;赵雷;金百刚;马宁;牛兴明;刘文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8.31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