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温金属表面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78990阅读:8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除油剂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常温金属表面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除油剂是以水基质的有机与无机化学品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是利用“乳化”“皂化”原理而研制的新型工业除油剂。在金属加工、食品、纺织、交通、船舶、建筑、电器、医药、化工等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虽然清洗的表面基质不尽相同,但清洗目的是一致的,都是恢复基质表面的洁净度及保持基质表面的完整性。中国专利CN102108321A公开了一种金属除油剂,该除油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溶剂和缓蚀剂,其中所述缓蚀剂包括重量比为10-1∶1的一元羧酸和二元羧酸。本发明还提供了将金属材料浸渍在除油剂中进行超声除油,时间为1-3min,除油剂温度为50-80℃,所述除油剂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油剂。该专利的除油剂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有效的除去金属表面的油污,对金属没有腐蚀性,同时除油剂的配方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中国专利CN1730729A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金属加工业前处理除油脱脂的生物除油剂及其处理金属表面油污的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油污处理的现状,创造性地提出将除油与分解油污这两个相互独立的工艺作为一个工艺来研究的思想。本发明的工程师们经过长期的艰苦攻关,首次成功研制出了含有表面活性剂和嗜油微生物菌种的新型生物除油剂。含有嗜油微生物的生物除油剂不但能够将油污从金属表面剥落下来,而且同时还能将油污分解,从而实现了将除油与分解油污作为一个工艺来处理的目的。该专利的生物除油剂应用于重污染行业的油污处理,跟现有的化学除油剂、溶剂型除油剂相比,具有节能、降耗、减污、环保等显著优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常温金属表面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金属表面除油剂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除油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常温金属表面除油剂,所述除油剂包括40-100重量份烷基酚聚氧乙醚、3-15重量份磷酸三钠、100-300重量份钼酸钠、5-18重量份的尼钠尔、6-40重量份的有机酸、2-10重量份的金属螯合剂、3-12重量份的色氨酸、1-8重量份的海藻酸钠和100-600重量份的水。优选地,所述除油剂包括50-80重量份烷基酚聚氧乙醚、5-10重量份磷酸三钠、200-250重量份钼酸钠、6-12重量份的尼钠尔、12-30重量份的有机酸、5-8重量份的金属螯合剂、5-10重量份的色氨酸、2-6重量份的海藻酸钠和200-500重量份的水。优选地,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草酸或乙酸。优选地,所述金属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氨基三乙酸、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或三乙醇胺。优选地,所述除油剂还包括30-50重量份的葡萄糖酸钠和10-15重量份的正庚烷。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常温金属表面除油剂的制备方法,将40-100重量份烷基酚聚氧乙醚、3-15重量份磷酸三钠、100-300重量份钼酸钠、5-18重量份的尼钠尔、6-40重量份的有机酸、2-10重量份的金属螯合剂、3-12重量份的色氨酸、1-8重量份的海藻酸钠和100-600重量份的水混合,得到所述金属表面除油剂。优选地,所述除油剂包括50-80重量份烷基酚聚氧乙醚、5-10重量份磷酸三钠、200-250重量份钼酸钠、6-12重量份的尼钠尔、12-30重量份的有机酸、5-8重量份的金属螯合剂、5-10重量份的色氨酸、2-6重量份的海藻酸钠和200-500重量份的水。优选地,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草酸或乙酸。优选地,所述金属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氨基三乙酸、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或三乙醇胺。优选地,所述除油剂还包括30-50重量份的葡萄糖酸钠和10-15重量份的正庚烷。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金属表面除油剂在5-25℃的常温下的除油时间短,而且对金属腐蚀小,不产生锈斑,而且气泡量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常温指的是5-25℃。本发明提供一种常温金属表面除油剂,所述除油剂包括40-100重量份烷基酚聚氧乙醚、3-15重量份磷酸三钠、100-300重量份钼酸钠、5-18重量份的尼钠尔、6-40重量份的有机酸、2-10重量份的金属螯合剂、3-12重量份的色氨酸、1-8重量份的海藻酸钠和100-600重量份的水;优选地,所述除油剂包括50-80重量份烷基酚聚氧乙醚、5-10重量份磷酸三钠、200-250重量份钼酸钠、6-12重量份的尼钠尔、12-30重量份的有机酸、5-8重量份的金属螯合剂、5-10重量份的色氨酸、2-6重量份的海藻酸钠和200-500重量份的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常温金属表面除油剂的制备方法,将40-100重量份烷基酚聚氧乙醚、3-15重量份磷酸三钠、100-300重量份钼酸钠、5-18重量份的尼钠尔、6-40重量份的有机酸、2-10重量份的金属螯合剂、3-12重量份的色氨酸、1-8重量份的海藻酸钠和100-600重量份的水混合,得到所述金属表面除油剂;优选地,所述除油剂包括50-80重量份烷基酚聚氧乙醚、5-10重量份磷酸三钠、200-250重量份钼酸钠、6-12重量份的尼钠尔、12-30重量份的有机酸、5-8重量份的金属螯合剂、5-10重量份的色氨酸、2-6重量份的海藻酸钠和200-500重量份的水。有机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最常见的有机酸包括柠檬酸、草酸或乙酸等。金属螯合剂(metalchelatingagent)可以通过螯合剂分子与金属离子的强结合作用,将金属离子包合到螯合剂内部,变成稳定的,分子量更大的化合物,从而阻止金属离子起作用,所述金属螯合剂可以为乙二胺四乙酸、氨基三乙酸、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或三乙醇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除油剂还可以包括30-50重量份的葡萄糖酸钠和10-15重量份的正庚烷。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将60重量份烷基酚聚氧乙醚、8重量份磷酸三钠、200重量份钼酸钠、16重量份的尼钠尔、20重量份的柠檬酸、5重量份的氨基三乙酸、7重量份的色氨酸、4重量份的海藻酸钠和300重量份的水混合,得到金属表面除油剂1。实施例2将60重量份烷基酚聚氧乙醚、12重量份磷酸三钠、200重量份钼酸钠、15重量份的尼钠尔、20重量份的草酸、7重量份的三乙醇胺、8重量份的色氨酸、4重量份的海藻酸钠和200重量份的水混合,得到金属表面除油剂2。实施例3将200重量份烷基酚聚氧乙醚、12重量份磷酸三钠、100重量份钼酸钠、5重量份的尼钠尔、6重量份的乙酸、2重量份的乙二胺四乙酸、3重量份的色氨酸、30重量份的葡萄糖酸钠、12重量份的正庚烷、5重量份的海藻酸钠和100重量份的水混合,得到金属表面除油剂3。对比例1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加入烷基酚聚氧乙醚,得到金属表面除油剂D1。对比例2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加入海藻酸钠,得到金属表面除油剂D2。对比例3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加入色氨酸,得到金属表面除油剂D3。测试实施例将规格为100mm×50mm×0.5mm的45号钢进入机油和黄油混合物中然后取出放入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除油剂中,在5-25℃下进出除油,以黄铜片表面光亮为标准,计算除油时间,具体数据见表1。除油剂的腐蚀率的测量采用失重法(GB10124-88,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在25℃下将试片在使用前称重为A0,在除油液中浸泡2h,浸泡结束后,从溶液中取出试片,用自来水冲洗,再经丙酮漂洗后吹干,于干燥器中恒重后称重为A,腐蚀率的计算公式:X=A0-A/A0×100%,X为失重率(%),具体数据见表2。将45号钢的表面滴一滴除油剂,在25℃下放置1小时,观察有无锈斑形成,具体数据见表2。按照GB/T7462-94,Ross-Miles仪测试表面活性剂的起泡性,待测表面活性剂浓度均为0.05%,记录5min后的泡沫量,具体数据见表2,泡沫越少代表性能越好,对洗涤干扰越小。表1金属表面除油剂123D1D2D35℃除油时间,分钟68726172910℃除油时间,分钟58518152420℃除油时间,分钟47314102025℃除油时间,分钟46313917表2金属表面除油剂123D1D2D3失重率,%0.20.40.50.70.91.1有无锈斑无无无无无有气泡量,毫升354021607155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金属表面除油剂在常温下不仅除油时间短,对金属腐蚀小,而且气泡量少。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