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抗拉强度≥600MPa的高韧性低屈强比耐火耐侯钢,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0.015~0.065%,Si:0.05~0.15%,Mn:1.00~1.45%,P≤0.005%,S≤0.002%,Mo:0.10~0.75%,Cr:0.05~0.80%,Cu:0.10~0.70%,Ni:0.15~0.65%,Nb:0.005~0.060%,V:0.010~0.065%,Ti:0.005~0.015%,Als:0.015~0.035%,Zr:0.0005~0.0075%,Re:0.0005~0.0060%,N:0.0015~0.0050%,O:0.0015~0.004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且部分组分的百分含量满足如下关系式:Zr/(O+N)=0.61~0.86,(Mo+2Cr+Cu)/2Ni=1.25~3.25,5C+3Mn=3.2~4.5%,Pcm=C+Si/30+(Mn+Cr+Cu)/20+Ni/60+Mo/15+V/10+5B≤0.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拉强度≥600MPa的高韧性低屈强比耐火耐侯钢,其特征在于:部分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Mo:0.20~0.65%,Cr:0.15~0.60%,Cu:0.20~0.65%,Ni:0.20~0.60%,Nb:0.010~0.050%,V:0.015~0.060%,Zr:0.0010~0.0070%,Re:0.0010~0.00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拉强度≥600MPa的高韧性低屈强比耐火耐侯钢,其特征在于:Zr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20~0.0060%,Re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0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抗拉强度≥600MPa的高韧性低屈强比耐火耐侯钢,其特征在于:钢的屈服强度530MPa≤ReL≤580MPa,抗拉强度700MPa≤Rm≤760MPa,屈强比ReL/Rm≤0.78,600℃时的400MPa≤Rp0.2≤450MPa,延伸率25%≤A≤30%,-40℃KV2≥280J,且耐腐蚀性能优于CortenB。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抗拉强度≥600MPa的高韧性低屈强比耐火耐侯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冶炼并连铸成坯、加热、高压水除磷、轧制、冷却及矫直工艺步骤,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加热工艺:将铸坯以4.0~8.0℃/s的加热速率加热至750~850℃,然后再以8.0~12.0℃/s的加热速率加热至1200~1300℃,再将温度控制在1100~1200℃之间,保温20~50min;
2)轧制工艺:轧制包括第Ⅰ阶段粗轧和第Ⅱ阶段精轧,所述第Ⅰ阶段粗轧的开轧温度为1080~1120℃,终轧温度为1020~1060℃;所述第Ⅱ阶段精轧的开轧温度为860~950℃,终轧温度为790~860℃;
3)冷却工艺:对轧制后的钢板进行层流冷却,且冷却速度控制在6~20℃/s之间,冷却返红温度为650~780℃,最后空冷至室温;
4)矫直工艺:轧制后的钢板温度冷却至250℃以下,即进行冷矫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抗拉强度≥600MPa的高韧性低屈强比耐火耐侯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加热工艺中,将铸坯以6.0~8.0℃/s的加热速率加热至800℃,然后再以8.1~10.0℃/s的加热速率加热至1200~1240℃,再将温度控制在1120~1200℃之间,保温30~40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抗拉强度≥600MPa的高韧性低屈强比耐火耐侯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轧制工艺中,第Ⅰ阶段粗轧的轧制道次为4~6道,总压下率为60~75%。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抗拉强度≥600MPa的高韧性低屈强比耐火耐侯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轧制工艺中,第Ⅱ阶段精轧的轧制道次为6~10道,总压下率为50~60%,且末三道次累计压下率控制在25~4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抗拉强度≥600MPa的高韧性低屈强比耐火耐侯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冷却工艺中,层流冷却时上下水量之比为0.7~0.9,冷却速度控制在8~15℃/s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