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铅坠机用模具装置,属于机械行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铅坠是打鱼渔网的必备组件,也是消耗品,需用量很大,目前仍以手工制造为主,机械生产用的浇注模具生产效率有所提高,还需要重点研究开发自动化生产用的铅坠机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铅坠机用模具装置,长方形固定座、左摸杆滑座、滑动模块、固定模块、右摸杆滑座依次通过滑柱连接在底板上,滑动模块和固定模块构成组合模块,左摸杆滑座上的左摸杆、右摸杆滑座上的右摸杆在滑动模块、固定模块的摸杆孔A、摸杆孔B内相对形成铅坠摸腔,对铅坠摸腔进行浇注可以得到铅坠。左摸杆滑座、右摸杆滑座、滑动模块上均连接有动力连接杆,动力连接杆连接在设备的自动控制装置上,使左摸杆滑座、右摸杆滑座、滑动模块按程序完成移动,通过移动使浇注后的铅坠直至推出落入铅坠盒并返回原始状态开始下一个工作循环。装置结构简单合理与自动机配套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铅坠机用模具装置,它是由长方形固定座、滑柱、左摸杆、左摸杆滑座、右摸杆、右摸杆滑座、滑动模块、固定模块、支座、底板、地座、动力连接杆、大螺栓、小螺栓、铅坠盒组成。在底板的下面依次连接有六块地座,在底板的上面放置有铅坠盒并分别通过支座连接有长方形固定座和固定模块,在两端的长方形固定座 和中间的固定模块两侧的通孔内分别连接有滑柱并分别通过大螺栓固定,在左侧的长方形固定座和固定模块之间的两个滑柱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左摸杆滑座、滑动模块,在左摸杆滑座的中心通孔上通过小螺栓固定有左摸杆,左摸杆的右端伸入到滑动模块的摸杆孔A内,在右侧的长方形固定座和固定模块之间的两个滑柱上滑动连接有右摸杆滑座,在右摸杆滑座的中心通孔上通过小螺栓固定有右摸杆,右摸杆的左端伸入到固定模块的摸杆孔B内,在滑动模块和固定模块上分别对应设有可开合连接的半圆锥浇注口A、半圆锥浇注口B,在左摸杆滑座、右摸杆滑座和滑动模块上分别固定有动力连接杆。所述的滑动模块、固定模块为组合模块,在其上分别对应设有摸杆孔A、摸杆孔B,摸杆孔A、摸杆孔B为通孔、同心且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滑动模块和固定模块上构成的组合铅坠摸腔进行浇注,通过连接在自动控制装置上的动力连接杆使左摸杆滑座、右摸杆滑座、滑动模块按程序完成浇注后的铅坠的移动,直至推出铅坠落入铅坠盒并返回原始状态。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与自动铅坠机配套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铅坠机用模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铅坠浇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右摸杆滑座向左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右摸杆滑座退回原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摸杆滑座、滑动模块向左联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滑动模块向左移动后铅坠脱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铅坠掉入铅坠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左摸杆滑座退回原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滑动模块退回原位后即装置回到原始状态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长方形固定座 2、滑柱 3、左摸杆 4、左摸杆滑座 5、右摸杆
6、右摸杆滑座 7、滑动模块 8、固定模块 9、支座 10、底板
11、地座 12、动力连接杆 13、大螺栓 14、小螺栓 15、铅坠盒
16、半圆锥浇注口A 17、半圆锥浇注口B 18、摸杆孔A
19、摸杆孔B 20、铅坠。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一种自动铅坠机用模具装置,它是由长方形固定座1、滑柱2、左摸杆3、左摸杆滑座4、右摸杆5、右摸杆滑座6、滑动模块7、固定模块8、支座9、底板10、地座11、动力连接杆12、大螺栓13、小螺栓14、铅坠盒15组成。在底板10的下面依次连接有六块地座11,在底板10的上面放置有铅坠盒15并分别通过支座9连接有长方形固定座1和固定模块8,在两端的长方形固定座1和中间的固定模块8两侧的通孔内分别连接有滑柱2并分别通过大螺栓13固定,在左侧的长方形固定座1和固定模块8之间的两个滑柱2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左摸杆滑座4、滑动模块7,在左摸杆滑座4的中心通孔上通过小螺栓14固定有左摸杆3,左摸杆3的右端伸入到滑动模块7的摸杆孔A 18内,在右侧的长方形固定座1和固定模块8之间的两个滑柱2上滑动连接有右摸杆滑座6,在右摸杆滑座6的中心通孔上通过小螺栓14固定有右摸杆5,右摸杆5的左端伸入到固定模块8的摸杆孔B 19内,在滑动模块7和固定模块8上分别对应设有可开合连接的半圆锥浇注口A 16、半圆锥浇注口B 17,在左摸杆滑座4、右摸杆滑座6和滑动模块7上分别固定有动力连接杆12。所述的滑动模块7、固定模块8为组合模块,在其上分别对应设有摸杆孔A 18、摸杆孔B 19,摸杆孔A 18、摸杆孔B 19为通孔、同心且直径相同。
使用过程:装置水平放置固定,生产过程共分八个程序,图3是通过滑动模块7、固定模块8上的半圆锥浇注口A 16、半圆锥浇注口B 17在摸杆孔A18、摸杆孔B 19组合形成的铅坠模腔内浇注出铅坠20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将右摸杆滑座6向左移动,通过右摸杆5将铅坠20全部推进到滑动模块7内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右摸杆滑座6退回原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左摸杆滑座4连同左摸杆3、滑动模块7、铅坠20一起向左联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滑动模块7继续向左移动,通过左摸杆3将铅坠20顶出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顶出的铅坠20自动掉入铅坠盒15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左摸杆滑座4带动左摸杆3退回原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滑动模块7退回原位即装置回到原始状态后的结构示意图,可连续进行下一次浇注工作。通过程序时间的调整,可以最大限度的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