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洁的木料砂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5574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木料砂磨机。



背景技术:

木材加工技术包括木材切削、木材干燥、木材胶合、木材表面装饰等基本加工技术,以及木材保护、木材改性等功能处理技术。切削有锯、刨、铣、钻、砂磨等方法。由于木材组织、纹理等的影响,切削的方法与其他材料有所不同。木材含水率对切削加工也有影响,如单板制法与木片生产需湿材切削,大部加工件则需干材切削等。干燥通常专指成材干燥。其他木质材料如单板、刨花、木纤维等的干燥,都分别是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制造工艺的组成部分。木材胶粘剂与胶合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不仅是木材加工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也是再造木材和改良木材,如各种层积木、胶合木等产品生产的前提。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

木料砂磨通常采用人工砂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使用机器砂磨的,需要经常移动木料,将砂磨面搬来搬去,非常的不便。而且木料在砂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细小的木纤维,这些木纤维、木屑和灰尘一旦遇到强烈的空气流动就会上浮,给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威胁,又不便于清扫,一旦清扫,就会浮起,若是采用湿布或者洒水清洁,清洁人员需要跑来跑去,非常的劳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清洁的木料砂磨机,方便木料加工中的使用,增加使用的灵活性、安全性和便捷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洁的木料砂磨机,包括磨床、活动板、喷头、滑轨和砂盘,所述磨床的一侧通过转轴铰接活动板,所述磨床的边侧中部开设槽孔,转轴呈“T”字型结构,转轴穿过活动板的中部通孔插入磨床边侧的槽孔内,转轴与磨床的边侧将活动板夹设在中间,所述活动板的一侧间隔设置喷头,喷头通过水管连接水箱,水箱内设有水泵,所述磨床的上方平行设置滑轨,所述滑轨与活动板相对的一侧上方连接气缸的伸缩杆,所述滑轨的下方滑动连接电机,电机的下方连接砂盘。

优选的,所述磨床床体设有排水孔。

优选的,所述喷头呈不同的偏斜角度设置。

优选的,所述滑轨的两端设为封闭。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清洁的木料砂磨机,滑轨上的电机带动砂盘旋转,将木料表面打磨光滑,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既能够在不移动木料的情况下,砂磨木料表面,同时能够在木料砂磨完毕,利用喷头喷水,将磨床表面和磨床下方的木屑喷上水,防止木料因为人的走动或者风吹,浮于空气,损害人的身体健康,也便于清洁,提高了加工效率,减轻了劳动负担,降低了劳动强度,更加便捷、卫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洁的木料砂磨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磨床,2、转轴,3、活动板,4、喷头,5、水箱,6、滑轨,7、砂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清洁的木料砂磨机,包括磨床1、活动板3、喷头4、滑轨6和砂盘7,所述磨床1的一侧通过转轴2铰接活动板3,所述磨床1的边侧中部开设槽孔,转轴2呈“T”字型结构,转轴2穿过活动板3的中部通孔插入磨床1边侧的槽孔内,转轴2与磨床1的边侧将活动板3夹设在中间,所述活动板3的一侧间隔设置喷头4,喷头4通过水管连接水箱5,水箱5内设有水泵,所述磨床1的上方平行设置滑轨6,所述滑轨6与活动板3相对的一侧上方连接气缸的伸缩杆,所述滑轨6的下方滑动连接电机,电机的下方连接砂盘7。

所述磨床1床体设有排水孔,防止磨床1积水锈蚀;所述喷头4呈不同的偏斜角度设置,多角度为木屑洒水,防止没有洒到水;所述滑轨6的两端设为封闭,防止电机滑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洁的木料砂磨机,将木料放在磨床1上,气缸的伸缩杆带动滑轨6下压,滑轨6上的电机带动砂盘7旋转,将木料表面打磨光滑,打磨砂盘7下其他木料部分时,利用滑轨6移动电机位置即可,砂磨完毕,在转轴2上旋转活动板3的喷头4位置,喷头4喷水,将磨床1床体表面和床体下方的木屑洒上水,防止木屑被风吹动浮于空气中,同时便于清理木屑,可用干布直接擦拭磨床1上的木屑和灰尘;整个木料砂磨机,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既能够在不移动木料的情况下,砂磨木料表面,同时能够在木料砂磨完毕,利用喷头4喷水,将磨床1表面和磨床1下方的木屑喷上水,防止木料因为人的走动或者风吹,浮于空气,损害人的身体健康,也便于清洁,提高了加工效率,减轻了劳动负担,降低了劳动强度,更加便捷、卫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