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砂光机,具体涉及一种连有吸尘装置的平板砂。
背景技术:
砂光机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底板摆动,利用夹在底板上的砂纸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或抛光,为了解决打磨过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现有的砂光机通常在壳体后部设置集灰袋等集尘装置,使用该类砂光机的工作环境仍会有大量粉尘,集尘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连有吸尘装置的平板砂,该平板砂中吸尘装置结构简单,整体装置吸尘效率高,能够改善客户使用坏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有吸尘装置的平板砂,包括底板组件、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驱动组件、偏心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偏心组件带动底板组件偏心摆动,所述底板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底板和底板垫,所述底板垫开设有除尘槽,所述除尘槽具有2-5个,所述底板具有与所述除尘槽相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数量与所述除尘槽数量相等,砂光机还具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或端部与所述第一通孔底端齐平的气管,所述气管具有总管和与总管相通的支管,支管数量与第一通孔数量相等,总管露出壳体并与吸尘装置相连。
优选地,所述除尘槽沿所述底板垫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或在底板垫上以非并列方式排布。此处,非并列方式指其他容易想到的无序或有序排列方式,如伞型等,详见实施例。
优选地,所述吸尘装置为吸尘器。
优选地,所述底板垫外覆有砂纸,所述砂纸正对所述第一通孔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除尘槽及气管相通。
优选地,所述砂纸正对除尘槽或/和除尘槽四周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
优选地,所述底板为矩形。
优选地,所述底板为多边形。
所述底板为异形。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平板砂结构简单,与吸尘器等外界吸尘装置相连,吸尘效率高,相较现有的砂光机能够明显改善使用环境,节省成本;
本发明平板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直接通过砂纸上的第二通孔、第三通孔进入除尘槽,除尘槽预留给气管缓冲空间,多个除尘槽设置能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粉尘经除尘槽后进入气管并被外界的吸尘装置吸走,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粉尘被甩出的现象,集尘率高。
除尘槽设置2-5个这个密度设计既能保证砂纸的工作效果,又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吸尘效率,若除尘槽个数过多,不仅增加了设备制造难度,增加成本,还会影响吸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带有吸尘装置砂光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底板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底板组件中底板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中底板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4中底板垫的机构示意图;其中:
1.壳体,11. 出风口,2.气管,21.总管,22.支管,3.底板组件,31.挡圈,32.轴承,33.底板,331.第一通孔,34.螺钉,35.砂纸夹,36.平衡块,37.弹簧垫圈,38.六角薄螺母,39.O型圈,40.底板垫片,401.第四通孔,41.底板垫,411.除尘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连有吸尘装置的平板砂,包括底板组件3、壳体1和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驱动组件、偏心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偏心组件带动底板组件3偏心摆动,所述底板组件3包括上下设置的底板33和底板垫41,所述底板垫41开设有除尘槽411,除尘槽411具有3个,底板33具有与除尘槽411相通的第一通孔331,第一通孔331数量也是3个,砂光机还具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331或端部与所述第一通孔331底端齐平的气管,所述气管具有总管21和与总管21相通的支管22,支管22数量与第一通孔331数量相等,总管21露出壳体1并与吸尘装置相连。此处吸尘装置为吸尘器。
除尘槽411为长条形除尘槽411,该长条形除尘槽411沿底板垫41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底板垫41外覆有砂纸,砂纸正对所述第一通孔331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除尘槽411及气管相通。砂纸正对除尘槽411或/和除尘槽411四周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
本实施例中,底板33为矩形,底板33和底板垫41之间还具有底板垫片40,底板垫片40上具有与第一通孔331一一对应的第四通孔401。底板33上方具有与动力组件相连的挡圈31和轴承32,底板33和底板垫片40之间具有平衡块36、弹簧垫圈37、六角薄螺母38和O型圈39,底板33上还具有能够夹住砂纸的砂纸夹35,底板33、底板垫片40和底板垫41之间通过螺钉34等固定零件固定连接。以上所称底板垫41为海绵底板垫,本实施例的底板组件3不仅能有效集尘,还能减少砂纸的更换次数,延长砂纸使用寿命。
该砂光机的驱动组件具有散热风扇,壳体11两侧具有散热风扇的出风口11,出风口11位于所述底板组件3上方。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长条形除尘槽411在底板垫41中沿底板垫41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底板组件3中第一通孔331、第四通孔401,及砂纸上的第二通孔、第三通孔随除尘槽411位置变化做相应调整,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实施例3中除尘槽411在底板垫41中以伞型方式排列,底板组件3中第一通孔331、第四通孔401,及砂纸上的第二通孔、第三通孔随除尘槽411位置变化做相应调整,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实施例4中除尘槽411在底板垫41中以无序方式排列,如图6所示,可以是两个除尘槽411沿底板垫41长度方向并列,第三个除尘槽411与前两个除尘槽411成一定角度设于底板垫41上,底板组件3中第一通孔331、第四通孔401,及砂纸上的第二通孔、第三通孔随除尘槽411位置变化做相应调整,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