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水晶的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3785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固定水晶的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水晶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水晶加工设备包括夹持机构和砂轮,当待加工的水晶固定在夹持机构上时,砂轮旋转并与水晶表面产生摩擦,以实现水晶磨削成指定的形状。然而,现有的夹持机构无法实现水晶的自动上料和下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固定水晶的夹持机构,以实现夹持机构自动上料和自动下料。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固定水晶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第一推杆、夹持件、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工作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推杆沿其轴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推杆另一端与所述夹持件连接,所述夹持件上设有用于固定水晶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二推杆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工作以使所述第二连接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推杆的另一端插入或者退出所述夹持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二推杆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杆上设有第一避让通道,所述夹持件上设有与所述夹持空间连通的第二避让通道,所述第一避让通道与所述第二避让通道对应,所述第二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避让通道内,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工作过程中,所述第二推杆可贯穿所述第二避让通道并插入所述夹持空间内;或者是,所述第二推杆设置在所述第二避让通道内,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工作过程中,所述第二推杆可插入所述夹持空间内;或者是,部分第二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避让通道内,剩余部分第二推杆设置在所述第二避让通道内,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工作过程中,所述第二推杆可插入所述夹持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第一推杆通过第一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推杆包括大径段和与所述大径段连接的小径段,所述大径段与所述第一螺钉之间夹持有套在所述小径段上的第一弹性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包括夹块,所述夹块上设有若干卡爪,所述夹持空间为若干卡爪所围成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上设有与所述夹块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夹块插入所述安装孔后,所述安装孔的槽壁挤压所述卡爪以使卡爪向夹持空间方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套在所述第一推杆上的衬套,所述衬套与所述锁紧块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螺杆、活动板和与所述第一推杆连接的端帽,所述活动板设置在所述端帽上方并且该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杆一端插入所述螺纹孔内,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为电机并且该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工作过程中,所述螺杆周向转动以使所述活动板推动所述端帽向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推杆对应的第三推杆,所述第三推杆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为气缸并且该气缸通过所述第三推杆推动所述第二推杆轴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第一推杆和设置有夹持空间的夹持件,第一推杆一端与第一驱动单元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当第一驱动单元工作时,第一驱动单元通过第一连接机构驱动第一推杆沿其轴向往复运动,在第一推杆沿其轴向运动过程中,夹持件随第一推杆运动,以实现夹持空间沿第一推杆的轴向方向运动。如此设计,水晶(该水晶与夹持空间相匹配)放置在夹持空间的运动轨迹上,夹持机构就可以实现自动上料。

2、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二推杆,第二推杆一端与第二驱动单元连接,当第二驱动单元工作时,第二驱动单元通过第二连接机构驱动第二推杆的另一端插入或者退出夹持空间。如此设计,当夹持空间内固定有水晶,并且第二推杆端部插入夹持空间时,第二推杆推动至少部分水晶运动至夹持空间外,以实现夹持机构自动下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夹持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推杆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推杆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锁紧块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夹块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一种用于固定水晶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第一推杆1、夹持件3、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二推杆2,第一推杆1一端与第一驱动单元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第一驱动单元工作以使第一连接机构驱动第一推杆1沿其轴向往复运动,第一推杆1另一端与夹持件3连接,夹持件3上设有用于固定水晶的夹持空间31,第二推杆2一端与第二驱动单元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连接,第二驱动单元工作以使第二连接机构驱动第二推杆2的另一端插入或者退出夹持空间31。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第一推杆1与第二推杆2平行。如此设计,夹持机构所占据的空间得以缩小。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之间的夹角为15°。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第一推杆1上设有第一避让通道11,夹持件3上设有与夹持空间31连通的第二避让通道33,第一避让通道11与第二避让通道33对应,部分第二推杆2设置在第一避让通道11内,剩余部分第二推杆2设置在第二避让通道33内,在第二驱动单元工作过程中,第二推杆2可插入夹持空间31内。如此设计,第二推杆2与第二驱动单元以及夹持空间31之间的间隔距离将得以缩小。如此设计,提高夹持机构的结构紧凑性。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推杆设置在第一避让通道内,在第二驱动单元工作过程中,第二推杆可贯穿第二避让通道并插入夹持空间内;或者是,第二推杆设置在第二避让通道内,在第二驱动单元工作过程中,第二推杆可插入夹持空间内。

参照图1和图5,本实施例的夹持件3与第一推杆2通过第一螺钉4固定连接,具体的:夹持件3包括夹块,夹块上设有第二避让通道33,第二避让通道33为第二台阶孔,第二台阶孔包括第二大径段333、第二小径段331和用于连接第二大径段333与第二小径段331的第二连接段332,当夹持件3与第一推杆2通过第一螺钉4固定连接时,第一螺钉4的头部与第二连接段332相抵,第一螺钉4的杆部贯穿第二小径段331并锁紧到第一避让通道11内。如此设计,夹块拆装方便。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夹持件与第一推杆通过焊接连为一体,或者是,第二避让通道为孔径不变的第二通孔,第一螺钉贯穿第二通孔并锁紧到第一避让通道内。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螺钉4的杆部贯穿第二小径段331并锁紧到第一避让通道11内时,第一螺钉4上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第三避让孔41,第二推杆2贯穿第三避让孔41后,可插入夹持空间31内。

从图1、图2和图3不难看出,本实施例的第一推杆1下端面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卡槽13,夹块上端面设有向上延伸的卡块35,当卡块35插入卡槽13时,夹持件3与第一推杆2通过第一螺钉4固定连接。如此设计,阻止夹块相对第一推杆1发生转动。

参照图1和图5,本实施例的第二大径段333在第二台阶孔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一螺钉4在其头部处的高度尺寸。如此设计,固定在夹持空间31内的水晶将不会与第一螺钉4发生干涉。

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夹块上设有若干卡爪32,相邻卡爪32之间具有间隙34,夹持空间31为若干卡爪32所围成的空间,当水晶固定在夹持空间31内时,水晶与卡爪32过盈配合。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夹持件包括夹钳,夹钳的钳口处形成所述夹持空间,夹钳工作以实现水晶固定在夹持空间内。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机构包括与第二推杆2对应的第三推杆,第三推杆与第二驱动单元连接,第二驱动单元为气缸并且该气缸通过第三推杆推动第二推杆2轴向运动,具体的:所述第三推杆固定在气缸的活塞上,在气缸工作过程中,第三推杆沿其轴向方向运动,以实现第三推杆与第二推杆2相抵,当第三推杆与第二推杆2相抵时,气缸继续工作以实现第三推杆推动第二推杆2沿其轴向方向运动。如此设计,第三推杆的制造精度要求可以适当降低。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三推杆和联轴器,第三推杆与第二推杆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为第二液压缸并且该第二液压缸推动第三推杆沿其轴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三推杆不与第二推杆2连接,因此,第二推杆2在工作后需要自动复位,以方便第三推杆再次推动第二推杆2工作。

参照图1和图3,所述第二推杆2包括大径段和与大径段连接的小径段,本实施例为便于区分将所述大径段称为第三大径段以及将所述小径段称为第三小径段,第三大径段与第一螺钉4之间夹持有套在第三小径段上的第一弹性元件5,具体的:所述第一避让通道11为第一台阶孔,第一台阶孔包括第一大径段113、第一小径段111和用于连接第一大径段113与第一小径段111的第一连接段112,第一大径段113上设有与第一螺钉4配合的内螺纹,第一弹性元件5设置在第一台阶孔位于第一大径段113处,当第三大径段运动至第一台阶孔位于第一大径段113处时,第三大径段挤压第一弹性元件5,以实现第一弹性元件5发生弹性变形;当第三大径段运动至第一台阶孔位于第一小径段111处时,第一弹性元件5与第一连接段112相抵。如此设计,第二推杆2可以在第一避让通道11内自动复位。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推杆包括杆体,杆体与第一螺钉之间夹持有第一弹性元件,并且所述杆体与第一弹性元件固定连接。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避让通道为孔径不变的第一通孔,当第二连接机构撤销作用在第三大径段上的作用力时,第一弹性元件驱动第二推杆轴向运动,直至第二弹性元件的弹力与第二推杆的重力抵消为止。

参照图1、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还包括锁紧块6,锁紧块6上设有与夹块配合的安装孔61,夹块插入安装孔61后,安装孔61的槽壁挤压所述卡爪32以使卡爪32向夹持空间31方向运动,具体的:安装孔61包括依次设置的安装部611、止转部612和卡接部613,当夹块插入安装孔61时,卡爪32与卡接部过盈配合,以实现卡爪32向夹持空间31方向运动。如此设计,进一步提高水晶与卡爪32之间的连接强度。

参照图2和图4,第一推杆1上设有花键12,止转部612上设有与花键12配合的键槽6121,当花键12插入键槽6121时,第一推杆1将无法带动夹块相对锁紧块6转动。如此设计,增加卡爪32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

参照图1和图4,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还包括套在第一推杆1上的衬套,本实施例为便于区分将其称为第一衬套7,第一衬套7与锁紧块6通过第二螺钉8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衬套7上设有第一螺纹孔71,锁紧块6上设有与安装孔61连通的通孔62,第二螺钉8贯穿通孔62并锁紧到第一螺纹孔71内,以实现第一衬套7与锁紧块6通过第二螺钉8固定连接。如此设计,锁紧块6拆装方便。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衬套与锁紧块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机构包括螺杆、活动板和与第一推杆1连接的端帽10,活动板设置在端帽10上方并且该活动板上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纹孔,本实施例为便于区分将其称为第二螺纹孔,螺杆一端插入第二螺纹孔内,第一驱动单元为电机并且该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驱动单元工作过程中,螺杆周向转动以使活动板推动端帽10向下运动。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四推杆,第四推杆与第一推杆通过焊接连为一体,第一驱动单元为第一液压缸并且该第一液压缸通过第四推杆推动第一推杆轴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由于活动板不与端帽10接触,因此,端帽10需要在工作后自动复位,以方便活动板再次推动端帽10工作,具体的: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20和第二衬套9,端帽10上设有与第二衬套9配合的凹槽101,凹槽101的顶壁上设有用于避让第三推杆的第一避让孔102,第一避让孔102与第一避让通道11对应,第一推杆1与端帽10固定连接,第二弹性元件20夹持在凹槽101的顶壁与第二衬套9的上端面之间,当第二弹性元件20夹持在凹槽101的顶壁与第二衬套9的上端面之间时,第二弹性元件20套在第一推杆1上。如此设计,端帽10可实现自动复位。

优选的,端帽10上设有垫块30,垫块30上设有与第一避让孔102对应的第二避让孔301。如此设计,减小活动板与端帽10之间的间隔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和第二弹性元件20为弹簧。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为柔性橡胶。

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尽管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通过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形式和细节的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